本刊评论员
2016年是市县乡集中换届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选出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一届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才能为我省“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四大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换届过程中,有两种人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钻研者,一种是钻营者。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钻营者就像泥鳅,处事圆滑,热衷于捞取政治资本。对领导察言观色,说话办事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骗取信任和荣誉;对同事,打着“讲团结”的旗号,拉拉扯扯,搞“小圈子”,甚至拿原则做交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则心不在焉、敷衍应付,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党员干部热衷钻营,是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扭曲的反映。钻营者之危害,不容轻视。
钻研者则似老黄牛,钻研是为了找准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改进工作的方法,他把心思放在事业成败上,是谋事,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吃苦不叫苦,有为不张扬,自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毕生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有了他们,工作才能推进,难题才能攻克,正气才能弘扬。
选了会钻研的干部是一个地方的福祉,选了会钻营的干部则可能导致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地方发生“病变”。因此,做干部工作决不能让钻研者坐冷板凳、吃哑巴亏,让钻营者占便宜、得实惠,必须旗帜鲜明地欢迎、支持、鼓励和选用钻研者,理直气壮地批评、抨击、抵制和反对钻营者。
那么,如何甄别二者,让钻研者上、钻营者下?
关键在党委。党委要充分发挥把关作用,责无旁贷地担负主体责任。从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政关四关上入手,辩证、历史、纵向地考察识别干部,看理想信念、道德品行、群众口碑、岗位担当、廉洁自律,积极地发现钻研者,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拔重用,让更多的“老实人”担当重任。对拉票、贿选、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等钻营行为,要露头就打,坚决扼杀。
核心靠制度。要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一方面,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监督,将领导干部的用人权置于阳光之下,让领导干部不敢因个人私利而使用钻营者。另一方面,合理引导并充分保障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参与权、评判权、选择权,通过群众的双眼来区别钻研者和钻营者,通过群众的双手来拨开钻研者和钻营者。
只有坚决选用钻研者剔除钻营者,才能换出正能量、换出心齐劲足的好面貌、换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