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需敏
摘 要:翻开中国的文学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国戏剧大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我们是否深思过这个问题——为何中国的小说会有这种倾向呢?有研究者称:“中国古代是没有严格意义的悲剧的。”四大悲剧也只是情节壮烈,结果依然大团圆。因此,关于如何认识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团圆结局”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民族心理的反映、传统文化的影响、统治阶级的提倡及广大读者的意愿这四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具体阐释,以求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团圆结局”。
关键词:中国戏剧;古典;团圆结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89-01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言简意赅概述: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尼采说过:喜剧就是把个人的局限性,完整展现给人看。翻开中国民间文学的故事,无论情节如何悲惨曲折,在过程之中怎样的“血淋淋地撕破给人看”,但是在结局中绝大多数仍然以大团圆收局,来遂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迎合人民群众崇尚善恶有报的心理欲望。如流传千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祝”动人故事,他们死后可以化作双飞蝴蝶;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双双自杀后,“分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树,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也可以说这类神话式的大团圆,都以善意的心理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美好愿望。“大团圆”是中国民族心理的体现,是中国文艺民族特色的反映,与西方悲剧中一悲到底进行比较,中国的古典悲剧,悲则悲矣,却从不给人以绝望的感觉,往往更讲究一种“团圆之趣”。无论剧情发展多么曲折,主人公命运几多坎坷,人生遭受了多少巨大的不幸,黑恶丑陋势力非常强大,作品最后仍然是以喜剧方式而告终。
这种大团圆现象在中国古典悲剧中十分普遍,表面上看,这削弱了悲剧精神。其实这是一种假定团圆,有其假定性。假定团圆有以下几种方式:通过鬼魂形象的出现,通过复仇团圆,通过升天重圆,通过封赠团圆等。假定团圆的原因包括乐观精神,心理补偿,因果报应,圆形思维。中国古典悲剧具有悲剧冲突的不可解决性和悲剧意境深刻性的特点。假定团圆是对现实苦难的超越,是对有缺憾的人生苦难的超越和理想人生的愿望,是对悲剧性的深化,是中国民族心理的反映。大团圆思想在民间文学种主要表现在“相信一切善良、正义、美好的事物在斗争中会获得胜利,人们所同情喜爱的主人公会获得幸福。如果女主人公不能以自身的力量通过实际斗争创造美好的结局,作者也要驰骋幻想,借助各种神奇力量帮助他们消灾致福。”这种思想不再只是单纯的愿望或理想,而已经被生活的实际进程所肯定,表现了中国广大被压迫民众的心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迎合了市民的文化需要。
此外,儒道文化对这种创作模式形成也有很深的影响。道家提倡“清心寡欲”,对物质生活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儒家在此问题上与道家“不谋而合”。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过着最差的物质生活,却感到异常快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尤其在宋明理学提出之后。宋明理学提倡“心性之学”,主张修身养性,而不关注外在的物质生活。这就使得一些文人们为了精神享受而致力于喜剧的创作。这其实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的。
它深深根植于这个古老的国度。它的出现是必然的。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历史循环观,深深影响了我国文学的创作。“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道者,反之动”等等,都体现了这种哲学观。在古人们看来,宇宙万物是循环的,它们最终会回到原点。这种哲学观在文学作品中则表现为“大团圆”结局。当然在促进这种创作模式形成的不只是这种哲学观,我们长期盛行的“小农经济”也功不可没啊!
打开地图,我们仔细看看中国的地形,就会发现:我国西部有号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北边是广阔的大漠,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这种地形使得我国既不容易走出去,别人也不容易走进来,就连当时强大的拉莫尔王朝也无法侵占这个古老的国度。这样的地形导致了国人的闭塞心理。长江、黄河两条大河给我们提供了适合农业发展的广阔的冲击平原,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洪涝灾害。治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治水尚且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程,更何况那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呢?因而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大一统政权出现了。大禹就是因为治水而被封为王。从此“公天下”变成“私天下”。封建专制制度出现了。“小农经济”的长期盛行导致人们闭塞、麻木、不思进取。面对专制压迫,它们也不去反对。从不考虑这种制度是否合理,只有到无法活下去时,才去反抗。这样就使得文人们创作出来的小说往往都是美好的结局,“大团圆”也就产生。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也大力打压那些写悲剧的文人。他鼓励文人写那些“大团圆”的小说、传奇,以此来麻痹人民,让他们丧失斗志,做一个“顺民”。 胡适在其《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书中认为“团圆”结局的出现,其根源在于“中国人思想上的薄弱”。鲁迅则将其归因于“中国的国民性问题”,认为,现实中的不团圆、没有报应的情形,而悲剧作品中往往给他团圆,给他报应,这正是“国民性”在作怪。他们大力抨击中国古典文学中那些以大团圆结局的作品,原因也就在此。统治阶级的提倡在一定程度上也起了催化作用。大团圆结局是为了为统治者服务,表现社会繁荣和宣扬封建社会的伦理观道德观。
最后应该就是我们自己了。我们广大的读者愿意读那些作品。现实太残酷了,只有这种戏剧才能自我安慰,才能给人以希望,满足我们自身的审美需求。说到底,这只不过是我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一种典型的精神胜利法。
纵观这种以大团圆结局的戏剧,无不以虚构的世界掩盖了生活的真实。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地巧合?哪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我们应该面对现实,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应该被虚构的世界所蒙蔽。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出版1986年版,第238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