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家围屋住宅模式到新型社区居住模式的思考

2016-04-11 00:58
艺术评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围屋户型老年人

周 玮

从客家围屋住宅模式到新型社区居住模式的思考

周 玮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高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问题在城镇规划建设中也占据重要比例。截止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比例占总人口的14.9%。已超过2个亿,这一比例明显高于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10%的标准。中国在未来20年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全国人口将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城镇人口老龄化和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尤为凸显,空巢留守老人在农村规模庞大,失去独子的老年人与无子女老人逐渐增多,孤独、苦闷、抑郁甚至厌世等心理问题困扰着他(她)们当中的许多人。

本文围绕客家围屋大的文化背景,结合广州增城2个古村落的围屋住宅为观察对象,一座围屋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小社会,这种血缘宗族关系的多代居的模式能否创新和改良成一种适应现代社会非血缘关系的新型社区模式呢?在调研的初始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思考和求索。

客家围屋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等美誉,无一不证明她是中国南方山中的传奇,是世界

民居建筑中的一块瑰宝。现代客家人已纷纷走出围屋,走向世界各地,剩下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小孩,偌大的围屋无人看管、尘埃满地。这样珍贵的文化瑰宝,应该怎样传承、延续呢?留下的是一串串思考。

一、增城客家围屋多代居住模式

(一)增城客家源流

增城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广客民系杂居地。明末清初之际,粤东及其他地区客家人开始大规模迁入珠三角的增=城地区。编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增城县志》卷三“品族·客民”条中明确记载了客家人明末清初入增的情况:“自明季兵荒迭见,民田多弃而不耕。入版图后,山寇仍不时窃发,垦复维艰。康熙初,伏莽渐消,爰谋生聚,时则有英德、长宁人来佃于增。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未几,永安、龙川等县人亦悄悄至。当清丈时,善税之占业者浸广,益引嘉应州属县人杂耕其间,所居成聚。”增城境内客家人主要聚居点在增城北部和东北、西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目前为止,增城客家围屋数量还尚未有一个准确统计,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增城每个客家行政村中至少保存着一座客家围屋,以增城辖区内164个客家行政村来推算,保守估计至少有两百座以上客家围屋在增城区内。

(二)围龙屋调研案例

派潭镇邓村:邓村石屋在岭南客家古村属于特色鲜明的一例。其始建于清代,占地约3400平方米,保留清代建筑风格的村屋占绝大多数,四合院式的民居,是增城客家围屋古村中典型的大规模古村落。整个村子坐西朝东,南北宽82.5米,东西深41.5米,后面的后龙山树木葱郁,村子前有一个大鱼塘和一片旷地。从屋后浑圆翠绿的小山岗眺望,清代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屋脊的建筑风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两边对称着的青砖大屋,中间为整个村的中轴—一间大祠堂。两个门楼位于村前与村后,就像忠诚的哨兵一样把守着村子;村中还有一座比较高的四方雕楼,可以瞭望到村子的四面八方,村前半月形池塘、胸墙、禾坪晒场,石屋村后面是山前面是水,根据传统的风水理念,水主财山主人丁,正好形成了阴阳相配、天人合一的格局,石屋村在风水上来说是处座落在人杰地灵财旺的一块宝地上。(图1、2)

鹅兜村陈屋:派潭镇鹅兜村陈屋规模相对较大,现状保存较好。其面阔75m,进深42.5m,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形成了上五下五三堂六横一枕杠,枕杠为二层楼屋的格局(图3、4)。

二、德国多代居社区模式

在德国目前官方记载的500个多代居已经被正式建造,此类项目仅在柏林就有100多个,与一般的居住建筑项目不同的是,非血缘关系的多代居建筑设计策略包括3个环节:项目选址、平面户型布局、互动空间设计。

合适的项目选址,选址考虑到老年人对环境安静的要求,尽量避开交通繁忙或者娱乐、商业场所过多的地方,比如主要交通干道或商业区,而选择在住宅去包围地块或者城镇交界地块。

为贴合住户不同年龄产生的不同需求是多样化的平面户型与普通住宅户型的主要区别,凸出对邻里活动空间的更多考虑及户型的多样性。例如在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部分户型更加注重考虑老年人或即将成为老年人对无障碍户型设计的需求,希望能够鼓励住户长久众生居住。

互动空间的设计,包括公共共享空间如公共庭院、公共活动室、种植园、走廊等,其中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公共庭院,它是小孩们玩乐和住户户外聚会的主要交流空间,为住户营造了公共相处场所和时间,利于融洽关系,同时也鼓励老年人的户外活动。

三、启示思考

围屋建筑型制的演变从半圆式—枕杠式—四角楼—直线式,在功能使用上都保留了一个独特性,即户与户之间不设围墙,且共用巷道,户户相通,这种开放式的建筑方式使邻里间的沟通交流来往更加便利可行。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成功的项目经验结合吸取围龙屋在建筑的选址、建筑的基本型制特点和其注重围合的亲和力的空间关系、传统文化等方面来构建适用于我国现行社会需要的一种新型的非血缘关系的互助养老模式的社区。新型的社会互助养老模式将从原来围龙屋以血缘关系的家庭聚居型转变成非血缘关系居住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发展性还体现乡土民居建筑的特色性。

1.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 吴卫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 李秋香、楼庆西、叶人齐.赣粤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乔琦、蔡永洁.非血缘关系的多代居——德国新型社会互助养老模式案例及启示[J].建筑学报. 2014(02). 6.新编版《增城县志》.

周 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围屋户型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客家东生围掠影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