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
(燕山大学 监察审计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为“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我国正式设立专业学位教育始于1991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和博士多层次并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各行业领域迫切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范围,目标是到2015年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基本持平。[3]自此,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学术界针对这一领域也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拟对2009-2013年国内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依据,以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以题名“全日制专业学位”进行模糊条件检索,共检索到402条记录,其中期刊论文355篇,学位论文42篇,会议论文4篇,报纸通讯1篇。355篇期刊论文中,源于2012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论文75篇,占21%。由于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能够较好反映国内主流研究动态,[4]故选定这75篇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
1.时间分布。这75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年度分布为2010年9篇,2011年21篇,2012年21篇,2013年24篇。可见,该领域核心期刊刊登论文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论文数量相对于2010年有显著提升。自2011年开始,每年核心期刊论文数均保持在20篇以上,表明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图1 2009-2013年核心期刊论文成果分布
2.期刊分布。75篇核心期刊论文分布于19种学术期刊。其中,《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34篇的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占全部论文总数的45%。其次为《高等农业教育》7篇,《教育与职业》5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篇。再次为《黑龙江高教研究》、《现代教育管理》、《中国成人教育》和《中国高教研究》,这4个期刊发表论文均为3篇。其余11种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均在3篇以下。
表1 全日制专业学位相关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注:上表期刊名称按照首字母音序排列。
1.从第一作者单位来看,这75篇核心期刊论文的作者分布于47所高等学校。其中东部地区32所,中部地区11所,西部地区4所。从高校层次来看,第一作者单位是“985高校”的论文33篇,占总数的44%;第一作者单位是“211高校”的论文17篇,占23%;源于一般普通高校的论文25篇,占33%。从具体来源高校来看,华南理工大学的论文最多,有12篇,占论文总数的16%。其次为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三所高校,各有3篇。再次为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各有2篇。其余的32所高校均为1篇。
图2 论文作者来源地区分布
图3 论文来源高校层次分布
2. 从第一作者职称来看,作者为正高职称的论文20篇,占26.7%;副高职称的26篇,占34.7%;中级职称的22篇,占29.3%;其余7篇作者职称不详。可见,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为61%,约为中级职称的2倍。这一方面是因为高级职称的作者学术经历更为丰富,学术造诣更加深厚,对本研究领域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核心期刊对第一作者的职称要求有一定的限制,高级职称作者发表论文相对中级职称更加容易。
图4 论文作者职称分布
图5 论文作者学历分布
3.从第一作者学历来看,作者是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42篇,占论文总数的56%;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1篇,占论文总数的28%;另外12篇作者学历不详。博士研究生学历作者所占比例也恰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作者的2倍。
从近五年核心期刊论文研究主题来看,主要涉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领域的六个方面:培养模式、基础理论、质量监控、招生就业、课程建设以及导师队伍建设。
1.培养模式。关于“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多,有48篇,占论文总数的64%。19种核心期刊中有15种发表过关于该主题的论文。关于“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也最为丰富,包括课堂教学设计、专业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研究方法涵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既有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般理论研究,又有针对具体高校或某特殊专业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既有专门关于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又有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2.基础理论。关于“基础理论”的研究论文有10篇,占论文总数的13.3%,分布于7种核心期刊。这些文章涵盖的研究内容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结构、改革策略与实践逻辑、培养理念创新、社会认同度测量评价、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特征比较、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比较分析等。
3.质量监控。关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论文有5篇,分布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育与职业》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这3种期刊。具体内容包括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指标选取和权重赋予,涵盖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建设。这5篇论文中有4篇论文作者是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另1篇论文作者则是教学一线的教师。
4.招生就业。关于该领域的论文也有5篇,分布在《黑龙江高教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中国青年研究》这3种期刊,主要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影响因素、选拔方式、就业现状、就业压力来源及应对方法、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策略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这5篇论文作者均来自高校招生就业主管部门,对该领域十分熟悉。其中,4篇论文的作者是知名高校研究生院(部、处)的管理人员,另1篇论文作者是高校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就业工作的团委书记。
5.课程建设。该领域的论文有4篇,其中《教育与职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各2篇。这4篇论文中有2篇是关于“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开发问题的探讨,有1篇是关于“兽医硕士”研究生课程开发理念及改进策略的思考,还有1篇是关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6.导师队伍建设。该方面的论文有3篇,分布在《教师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中国成人教育》这3种期刊,这3篇论文的作者有2位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1位是华东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双导师制落实”和“导师满意度评价”两个方面,研究方法侧重问卷调查。
表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
对近五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主题的论文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去除作者自引后,被引用次数位于前十位的论文有11篇,结果如表3所示。这11篇论文总被引次数为395次,篇均被引次数为35.9次。单篇引用次数最高的为67次,单篇引用次数最低的为18次。
1.从论文研究主题角度分析。这11篇论文中有7篇是关于培养模式研究的,其他4篇分属质量监控、导师队伍、基础理论和课程建设等四个领域,由此可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热点,是学术界关注程度最高的领域。然而,当前学术界对导师队伍、基础理论、课程建设等三个领域的关注度仍比较低,单篇他引次数最高的论文仅为20次左右。招生就业领域的论文关注度最低,该领域的5篇核心期刊中有1篇他引次数为1次,有3篇他引次数为0次。他引次数最高的是天津大学任欣荣等撰写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一文,[5]被引次数为16次。
2.从论文作者特征角度分析。首先,从作者的职称和学历看,这11篇高被引论文作者的职称结构为4个正高、5个副高、2个中职,作者的学历结构为9个博士、2个硕士。其次,从作者的身份来看,11名作者中有6名是“双肩挑”型,既是研究生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又是教学一线普通教师;有2名是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专职研究人员;2名是二级学院的普通教师;还有1名是来自研究生院的专职管理人员。最后,从作者所属单位来看,这1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中有8名来自“985高校”,1名来自省属“211高校”,另外2名来自省属一般高校,其中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3人,武汉大学2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大、南昌大学、宁波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各1人。
以被引次数最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一文为例,该文的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熊玲和李忠,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8期。文章对专业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四个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梳理,指出了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阐述了其系统构成和功能,最后提出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6]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熊玲是研究生院培养办副主任,第二作者李忠是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而且两人均同时为一线教师,职称分别是讲师和教授,属于“双肩挑”型,既是“教学专家”,又是“管理专家”,故而他们撰写的论文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提出的改革措施操作性也较强,因而能获得较高的引用率就不足为奇了。
表3 被引次数最高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
对近五年核心期刊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发现,属于定性研究的62篇,占比83%,属于定量研究的13篇,占比17%。采取定量研究方法的论文远远少于定性研究方法的论文。75篇核心期刊论文中理论研究类为34篇,实践研究类为41篇,二者数量相差不大。理论研究类论文全部采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实践研究类论文中有28篇为定性研究,占68%,13篇为定量研究,占32%。对这13篇定量研究论文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问卷调查和描述统计运用最多,有10篇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描述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此外,还有个别论文采用了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特尔斐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如晋素玲、韩映雄以上海市三所高校的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自主设计“研究生学习体验与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建立了学生对导师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信度和偏回归检验,得出指导方式与指导效果对导师满意度的影响程度。[7]张建功、刘兴华运用协同论的观点,构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以23所“985高校”为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8]以上论文视角独特,方法新颖,堪称数理模型应用的典范之作。但总的来看,该领域论文定量研究较少,研究方法比较陈旧。
近五年来国内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研究质量和研究深度都有较大的提高,研究领域日益扩展,角度逐渐多元,总体上趋于良性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研究主题分布较不均衡。从统计结果可见,当前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方面,占核心期刊发文总量的64%,远远超过其他方面的研究。从论文引用情况看,11篇高引用率论文中有7篇的主题是培养模式,合计引用次数为267次,占核心期刊被引总次数的43%。主题排在第二位的“基础理论”研究,发文量占比13%,比第一位的培养模式相差50个百分点。而质量监控、招生就业、课程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等四个主题的论文比重均为10%以下,这说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引起了大多数专家和学者的兴趣,从而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研究领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培养模式涉及的内容最多,如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各方面均与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培养模式是和一线教师联系最紧密的领域,而教师是学术研究的主体。此外,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还不太成熟,所以容易激发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二,研究成果来源过于集中。这种集中主要体现在期刊分布和作者来源两个方面。首先,教育类和综合类社科核心期刊有近200种,而其中只有19种期刊发表过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论文,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种期刊的发文量就占到45%。除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和《教育与职业》外,其他16种期刊近五年的发文量还不到5篇,平均一年还不到1篇。这说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从作者单位看,发文量最多的是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发文12篇,占总数的16%。排在第二位的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近五年的发文量为3篇,较第一名差距很大,还有32所高校近五年发文量仅为1篇。对近五年发文量为2次以上的作者进行统计,发现仅有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五所高校存在连续关注该领域的学术团队(华南理工大学4个,其他4校各1个)。年均发文量不足1篇的单位其成果存在极大的偶然性。这种学术研究成果过于集中在个别期刊、个别单位和个别学者的现象,表明该学术领域研究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论文作者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从作者来源单位区域看,东部地区作者群体占绝对优势,占比接近70%;西部地区作者群劣势明显,占比不到10%。从来源单位层次看,作者是“985”和“211”高校的比例优势明显,占比为67%,一般高校作者占比仅为33%。从作者职称分布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占相对多数,占比为61%,具有中级职称的作者占比约为30%。从作者学历角度看,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据多数,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2倍。由此可见,论文作者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东部地区、重点高校、高级职称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是该研究领域作者具有的共性优势特征。
第四,定量研究方法应用较少。定性研究的论文占比为83%,定量研究的论文占比仅为17%;理论研究类论文占比为45%,实践研究类论文占比为55%;理论研究类论文全部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实践研究类论文中有28篇为定性研究,占68%,13篇为定量研究,占32%。定量研究论文中以问卷调查法和描述统计方法运用最多(10篇论文),还有个别论文采用了推断统计、特尔斐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总体来看,该领域的论文仍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定量研究成果较少。
第五,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成果缺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然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视角绝大多数局限在本土,没有从更广阔的世界视角审视国内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差异。核心期刊论文中介绍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的仅有屈指可数的2篇。徐小龙、孔媛媛、李梦娥在论文中分别介绍了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和美国的“合作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9]李敬锁介绍了自己在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接受全日制农业MBA教育的经历,并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三段”模式。[10]总体而言,国内期刊关于介绍国外高校先进教学经验的论文还是凤毛麟角,在这一方面学术界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顾越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
[2]曾红权,贺浩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南昌市三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
[3]张志红,潘紫微.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4]魏孟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14,(2).
[5]任欣荣,肖凤翔,张立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6]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7]晋素灵,韩映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满意度评价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
[8]张建功,刘兴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耦合培养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
[9]徐小龙,孔媛媛,李梦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10]李敬锁.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三段”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