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我国就业政策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之一。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当时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强调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从这个表述顺序来看,大学生就业也尚未被放到就业工作的首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再加上大学毕业生的规模日渐庞大,其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开始凸显出来。2009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这样也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将继续成为我国就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解释上,一些学者从高等教育结构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关系,认为当前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因而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张德祥(2009)分析了1998-2007 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各层次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在各层次的比例关系、各科类的层次结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在层次结构上呈现出了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出现上移,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出现下移的特点。此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三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系。[1]陈厚丰、吕敏(2007)对1998-2004年间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应与GDP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同步,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应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制定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规划必须要以就业容量和就业岗位数量作为重要的依据。[2]白玉华(2014)认为,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了系统自身、市场、政府和社会等四个方面,这四个张力形成的“张力场”双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这其中,市场张力影响是最核心的,而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的是高等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匹配的强弱。[3]于建军(2010)等人指出,在造成大学生就业严峻的诸多原因中,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4]
还有一些学者则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结构及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李彬(2009)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了行业构成变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他发现,大学生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就业特征,而且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结构受到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5]闵维方、蒋承(2012)考察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及人才结构的互动关系,并且通过构造一个“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试图解析新时期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6]孙凤、谢维和(2008)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问题,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直接和间接吸纳大学生就业上存在不同的特征,高等教育结构应依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7]
本文遵循的基本逻辑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但其主因还在于,在中国的现行发展阶段,由于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得由此而形成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而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素质劳动力却需求不足。这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两难局面并存的根源所在。实际上,这也可以表述为:正是由于中国现行的发展模式过于偏向投资驱动型、劳动密集型和粗放型,使得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低端劳动力不足、高端劳动力过剩的奇怪现象。
投资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讲,资金向哪些行业倾斜,哪些行业就能得到优先发展,从而影响了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而产业结构又是就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引致需求,产业结构的状况与就业结构的状况紧密相关。这就意味着,投资结构直接影响的是产业结构,但间接影响的则是就业结构。因此,考察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必要认真分析投资结构的特点及其带来的就业效应。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一直占据着前两位的位置,且两者之和早在2003年就已经超过了50%,其中制造业占比26.4%,房地产业占比23.7%;到2013年,两者的占比之和已经超过了60%,其中制造业占比上升到33.1%,房地产业上升到26.6%。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第二产业占比则从2003年的38.4%提高到2013年的41.6%,而第三产业的占比却出现了下降,从68.6%降低到55.4%。
表1 2003-2013年分产业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随着投资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就业比重在2003-2013年间均有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建筑业,从7.6%上升到16.1%,翻了一番还多,房地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也几乎翻了一番。而此期间,正是我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则上升了8.8个百分点,目前已突破50%,也就是说在我国城镇就业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就职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升反降,从2003年的53.6%下降到2013年的47.6%。
表2 2003-2013年就业结构的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劳动年鉴》数据整理。
在产业结构引致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过,从行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我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普遍较低,如果以十二年教育(>12年为大学及以上,≤12年则为中学及以下)来划分的话,那么2012年在我国十九类行业中,仅有公共管理、教育、金融业等8个行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12年,也即达到了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而其他行业劳动力均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中制造业从10.16年微增到10.67年,十年间仅增加了半年左右,建筑业从9.74年微增到10.04年,十年间更是只增加了0.3年。而房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带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反而从12.26年直接下降到11.77年。
表3 2003-2012年分行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劳动年鉴》数据整理。
与国外的情况相比(图1),在美国、欧洲12国以及俄罗斯,大学本科及以上劳动者的行业在制造业、教育和公共管理等行业的分布大都比较平均。与上述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学生行业分布曲线有着较大差异,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要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市场化程度较低、受政府管制较多的行业部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就业的比例明显偏少。[8]
我们再从人力资本强度的情况看,该指标是指各行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劳动力比例除以该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这就是说人力资本强度越大,那么该行业的人力资本使用越密集。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4)的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强度仅为0.04,分别只有法、意、英、美四国的2.7%、3.3%、3.3%和6.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差距十分明显。实际上,正是由于制造业中劳动力队伍的素质太低,严重阻碍了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步伐。建筑业的情况同样如此,我国建筑业的人力资本强度只有0.125,仅及法意英美四国的8.9%、11.4%、9.6%、22.2%,差距也十分明显。这再次证明了作为我国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虽然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但却无法成为吸纳更多大学生的就业场所。
图1 高等教育劳动力行业分布的国际对比*欧洲12国为: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葡萄牙、挪威以及瑞典。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
由此可见,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吸纳了50%以上的投资,其就业人数比例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其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平均受教育年限仍未达到高中以上,其中房地产业甚至还出现了下降。
这就是说,这几个获得大量投资的产业吸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十分有限。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停留在依靠大量投资拉动的阶段,传统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转到依靠人力资本素质提高、依靠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来,并且由于劳动力长期处于“无限供给”状态,经济发展产生“劳动力依赖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技术排斥”的特点。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力市场受到大量投资的驱动,产生了对大量劳动力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中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民工荒”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发展依然停留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并未引发对大学生为代表的较高素质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就不可避免。此外,第三产业历来被认为是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产业,但从最近十余年的发展情况看,第三产业不仅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者比重也出现了持续性的下滑。这显然会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与高等教育结构中职业教育落后有关。客观地说,这种说法并不严密。或许更为科学的说法是:中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职业教育质量却相对较低,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中国是一个职业教育大国,但并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是我国教育结构最重要的变化之一。目前,我国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校生人数近3000万人,每年的毕业生有近1000万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也迅速发展,迄今累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达到2亿多人次,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超过1.3亿,已经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在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些新兴产业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行业中,所需要的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人才中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表4 2005-201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万人)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据人社部数据统计,仅在2014年,我国就有1554.28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62.33万人。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有超过1亿人次取得不同等级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如果加上此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均约1500万人,那么我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累计有1.8亿人次左右,已经占到劳动力总量的约四分之一。
图2 2003-2014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E8%81%8C%E4%B8%9A%E8%B5%84%E6%A0%BC。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职业教育的质量却并不高。这既表现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还表现在所获得的工资水平也比较低。职业教育较低的市场就业率及较低的回报率,是导致家长与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院校就读的重要原因,也是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得不到市场认同的重要体现。
1.就业率相对较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在高校毕业生中处于较低的位置。毕业半年后的情况看,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低于本科毕业生,也要低于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的就业率水平。
图3 2012-201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比较
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工资是劳动力市场中最重要的“信号灯”和“指示器”,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不仅长期低于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也长期低于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
图4 2012-201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工资水平比较(单位:元/月)
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如果从工资比来看,虽然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资与本科毕业生、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在逐渐缩小,但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相比,差距却有所扩大。从2012年的70.1%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68.2%。
图5 高职高专毕业生相对工资比较 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做好我国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虽然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从根源上来说,主要还在于高等教育结构、投资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之间互相“错位”所致。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要加快投资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加大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力度。换句话说,只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大力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匹配度,才能真正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项工作入手:
首先,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增长尽快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目前,投资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就业质量,就必须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由于更多地强调创新、服务和质量,走的是信息化、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及低碳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因此,将会大大增加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无疑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提高产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更多的资金从规模扩张型项目转向质量提高型项目中去,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大力推动“中国工业4.0”规划实施。与此同时,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近些年来,第三产业一直充当了吸纳大学生“主力军”的角色,特别是随着新兴服务业、网络服务业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对于拉动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产业也是吸引大学生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当前,应借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研究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600余万人。而且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会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再次,注重投资结构及其产业结构在区域间的平衡布局,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去,分散大学生在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的就业压力。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看,客观地说,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愿意到经济较发达地区或效益较好、工资福利待遇较高、岗位职业相对稳定的企业去。这就使得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过多地集中于东部地区,对国有企业情有独钟。相比之下,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不发达,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即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也难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盟。因此,在我国的投资结构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更重视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区域发展平衡性。
最后,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使高等教育更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高等院校不能关门办学,而是应该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密切关注经济发展与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变化,以便及时调整专业、层次结构,不断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步伐,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突出特色和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瓶颈问题。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校,应该面向社会需求,紧紧抓住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德祥.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2]陈厚丰,吕敏.扩招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3]白玉华.张力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匹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6).
[4]于建军,耿建暖,王建祥,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7).
[5]李彬.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
[6]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7]孙凤,谢维和.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4).
[8]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J].经济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