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嵌入式发展:文化兼容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选择
李明
(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内容摘要】本土化进程中的社会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嵌入性的发展。即在宏观层面体现的是一种包括制度、组织、资源等体制性嵌入;在专业发展和具体的工作领域则体现着“本土化”特点的理论与实务模式建构。而在这一进程中,文化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各个方面。笔者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理想、社会关系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动员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本土化进程中的社会工作理想、行动策略及其资源的支持性问题。并指出嵌入式发展将是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文化兼容及其本土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嵌入式发展文化兼容社会工作本土化
(一)中西文化视角下的专业社会工作
从西方社会工作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来看,社会工作源于宗教的助人活动,其本身与西方宗教文化密切相关;从其工作理念及核心价值来看,西方社会工作更是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之中。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文艺复兴和社会改革运动。在以此为基础的西方社会工作,更是将人的平等、尊严、发展及社会的公平公正、文明进步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并在实务工作中得到贯彻实践。
我国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于20世纪20年代引入的,其间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早期“社会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实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实践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历程。1952年我国的社会学被取消,社工教育也随之停止;经历了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工作完全退出学科体系和实务领域,取而代之的是“全能政府”;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又迎来一个新时期。经过了30年的发展,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特征和发展倾向。
从中西方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发展来看,社会工作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特定的社会环境及文化基础是形成社会工作及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形成的核心因素,并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完善、实务的开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所谓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别国(地区)的社会工作进入其他国家(地区)发生变化的过程。通常指社会工作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理论与实务经验进入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的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现象。这些经验可能是整体意义的,也可能是局部或者细节的。然而不管如何,这里都暗含着一种假设,即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的社会工作在它发生和发挥作用的地方是成功的,是有经验可循的,否则它就不大可能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
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仅仅是指价值观的本土化,也包括了社会工作制度、理论及实务方法经验的本土化,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说法。可以这么认为,本土化进程中的社会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嵌入性的发展。即在宏观层面,体现的是一种包括制度、组织、资源等在内的体制性嵌入;在专业发展和具体的工作领域则体现着“本土化”特点的理论与实务模式建构。而在本土化这一进程中,外来的首先进入的是后者的社会文化区域,即应当与原有的社会制度相配合,共同支持人们共同生活的过程。其实质是进入者对后者的文化适应的过程,对“本土”来说则是文化选择、融合与接收的过程。这是文化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它在这一过程中涉及社会工作本发展的各个方面。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同时,它又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简单来说,其影响主要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当然,对于“舶来品”——社会工作的影响,同样也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发挥作用的。可以这么认为,文化对于社会工作的影响首先反映在制度方面,即通过其特定的文化方式建构出来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产生影响。其次,在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则通过文化的具体形式,如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传统习俗等对人们理解和接受、接纳社会工作的程度产生一个选择性的认识。这本身包括了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理论体系、实务方法及经验等的判断和选择,实际上就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而在本土化这一进程中,社会工作自身特点与特定区域的社会文化之间的选择性、适应性问题就是一个不可不察的现实论题。本节笔者主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理想、社会关系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动员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我国本土化进程中的社会工作理想、行动策略及其资源的支持性问题。
(一)“家—国”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影响,当中尤以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最为深远,作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社会管理方面,儒家文化表现的更为具体,它不仅约制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同时也更加具体的勾勒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家—国”理想。
1.“大同”的国之理想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礼记·大同篇》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描述。这种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极为吻合。它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领域的主要方面建构出了涵盖老人、就业、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主要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这一社会理想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也正是当前社会工作所致力追求的。
2.“孝道”与“家本位”的文化传统
儒家认为“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治身莫先于孝”,非常注重和推崇孝道。孝道观在具有较强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约束力。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个人也并非如西方社会般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人往往被作为集体的一部分,而在中国最小的集体便是家。个人的价值、身份和意义主要是透过“群己关系”得到充分体现的;个人的成就与家庭的成就是你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具体反映在社会工作倡导的养老理念和方式上,在中国,子女赡养、家庭养老一直是传统;西方社会的自我养老、机构养老是主流。在当前中国社会,新型养老模式尚未成型之前,传统的养老方式依然要发挥其作用,这就需要重申孝道的重要性。
此外,在中西文化中关于“人”的理解上也是存在差异。西方社会倡导“个人主义”、讲求“人人平等”个人只需按其拥有的认知行为和才干尽力发挥,这种“自我实现”无需有太多的情境考虑,这与中国文化“推己及人”有所不同;中国社会盛行“集体主义”,将人束于一个“网络”之中,往往“家、家族”是其最小的网络,也是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纵观人的一生,体现在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及其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这一点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同样在个体的求助模式中“家”的影响和介入往往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这个强而有力的家庭关系和群己关系对比于社会工作所强调的个人主义,如案主自决、独立、自主、个人的独特性等观念在方向上有所不同,社工必须在实践中保持一定的文化敏感性,求同存疑、存异,寻求本土化的契入点。
(二)“面子问题”与关系社会
“面子”问题在中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维系体面和关系的基本需要,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都被列入基本行为规范。据此,形成了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而又广为普及的面子与关系社会。
在以“面子”为自我尊严表征下的中国人,一方面,表现的“乐于助人”慷慨大方,却相对不愿意“求助于人”或者接受他人帮助。在社区这样的“熟人社会”中更是恪守“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生怕自己面临的困境成为别人特别是邻居、“熟人”嘲讽的话题。此外,中国人也喜欢和善于拓展“关系”,在传统的理解看来关系需要拓展,只有将自己处于一个稳固的强关系网络中才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差序格局和关系纽带中的中国人,即使个人或者家庭遭遇困境和困难,其求助的对象一般也是遵循着关系的强弱排列的(首先大多依靠的是初级群体,其次会依赖政府)。对于政府机构特别是社会工作者及机构一般是被动接受或排斥,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主动求助社工机构,而对于服务的保密性要求也往往是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这一点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需要社工重新认识,定义和把握。
(三)“身份社会”与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资源动员
“身份”是在中国人的话语体系中常见的词汇,一般指“人的出身、地位、资格。身份现象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传统行为和传统文化的积淀现象,今天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
首先,身份作为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的表示和象征,它能够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即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指这个社会的成员之间按照特定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角色行动与互动的一种社会情境与状态,它是在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框架内进行社会互动的社会关系。
其次,身份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链接和整合媒介。身份现象本身是一种与个体的某种地位、职业等相对应的身份认同标识。身份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本。所以一定的身份就意味着地位、意味着他占有的资源的多寡。
在现代中国社会中,身份意识、身份情结促生了身份的社会资本属性,并且作为一种潜在的行为规则体系长时间、持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本土的社会工作实务开展中,这种“身份”标识下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人在情境中”的实务切入模式,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视角。同时在服务提供过程,“身份”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链接和整合媒介能够有利于资源动员和整合,进而更好地达成服务目标,服务案主。当然,社工自身也需要注重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有效拓展和合理运用这些有利于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宝贵资源。
社会工作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在本质上虽然不同,但两者也非互相排斥。这也是社会工作进入我国并能长期存在下来的原因。同时,来自社会制度和国情,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促使社会工作必须选择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要保留社会工作中超出国界和意识形态之上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引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同时,寻求其个性成分的“本土化”。
从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行动策略来看,嵌入式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最佳路径的选择。所谓嵌入,简单来说即是指一事物(固体A)卡进另一事物(固体B)的过程和结果。一般的,我们把A进入B的过程称为嵌入,而当A已经进入B时,我们会说A已经嵌入于B。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总体还处于嵌入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包括社会工作制度、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体系及其实务方法等的全面对接和深度嵌入将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方向。在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将社会工作的共有价值与个性部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社会工作的有效兼容,将是首先需要考虑的,这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梁祖彬,颜可亲.权威与仁慈——中国的社会福利[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唐晓英,李精华.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文化对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5]Kim,Y.O.(1995).Cultural Pluralism and Asian-Americans:Culturally Sensitive.
[6]王力平.身份——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9).
[7]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作者简介:李明(1976—),男,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理论及弱势群体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3-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