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图形建模让规律感知更清晰
——《间隔排列》教学及思考

2016-04-10 20:55王建生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兔蘑菇间隔

○王建生

借助图形建模让规律感知更清晰
——《间隔排列》教学及思考

○王建生

●图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语言,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间隔排列”一课运用形象的图形语言,建立抽象的规律模型,为学生今后探索更多规律积累了经验。

数学学习的本质和结果是模型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总是循着“具象”操作到半具体、半抽象的“表象”操作,最后达到“抽象”操作的结果。借助图形,建立模型,运用模型进行抽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抵近规律的学习本质,更清晰地表达、理解和运用规律。

一、挑战中感受规律,让探索成为自主之需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小兔的家看一看。

师:从图中你看到哪些物体?

生:小兔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

师:这三组对应物体的排列都有相同的特点,有怎样的特点呢?

师:我们先来观察小兔与蘑菇,如果这样排列,你能直接看出是蘑菇多还是小兔多吗?

生:不能。

师:如果这样排列呢?

生:容易多了。

师:为什么下面的排列比上面的更容易看出谁多?

生:因为下面的摆法有规律。

师:真有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看,下面的排列比上面的有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里的规律。

有没有规律,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更深切地感受,为了突出“规律”,我们课上首先展示的是没有规律的排列图,再出示有规律的排列图。以哪一种排列能直接看出小兔多还是蘑菇多为切入,通过无与有的对比,放大认知冲突,从而激发自主探索规律的兴趣,加深对规律排列的感知和理解。杜威说:“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需要在学生直接面对知识的路径教学之外,做出丰富和完善的改进,也就是教学不是直接让学生面对抽象而缺乏生动感、意义感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投身蕴含问题的生活情境,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在问题解决中建构新的知识。

二、共建中凸显规律,让表达获得形象诠释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三组物体,它们都有共同的规律:你能用这里的圆和正方形,或者点和线段把共同的规律摆出来吗?

师:拿出课前发到的信封,用里面的圆片和正方形摆一摆。同桌互相看一看。

师:圆和正方形,谁到屏幕上摆?

(生展示思考结果。)

师:点和线段谁到屏幕上摆?

(生展示思考结果。)

师:我们先来看圆和正方形,屏幕上的摆法能表达刚才的规律吗?

(生没有异议。)

师:除了个数不同外,还有不同的摆法吗?老师在黑板上这样摆,可以吗?

生:可以。

师:屏幕上与黑板上的圆与正方形,个数不同,两端的物体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刚才的规律呢?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1)圆与正方形一个间隔着一个,最后一个是圆;(2)每相邻两个圆之间都有一个正方形。

师:圆与正方形跟点和线段根本不同,为什么也可以表示规律呢?

生:(1)点与线段一个间隔着一个,最后一个是点;(2)每相邻两个点之间都有一根线段。

师:看来,不管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是反映出这两条规律。(1)两种物体一个间隔着一个,最后一个与第一个相同;(2)相邻两个第一种物体中间有一个第二种物体。

学生分步观察小兔与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的排列规律后,三组物体整体观察,然后用圆和正方形、点和线段,分别在屏幕和黑板上表示三组物体的共同规律,借助于图形,让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不但突出了规律的结构特征,去掉了无关细节的干扰;同时图形是可以用眼睛看的,使学生利用相对容易的直觉推理;最后,图形可以再现情境或现实,而后者是认识的源泉。

数学抽象事实上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模式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去情境化”“去时间化”和“去个性化”。用圆和正方形、点和线段,分别表示三组物体的共同规律,就是用一个模型来概括三组物体排列的共同特点,形成半具体、半抽象的图式模型,为抽象规律的建构提供支撑。从实物图到几何图,再从几何图上升到线段图,这一步步提升的过程就是逐步建模,模型不断简化的过程。学习数学,就是学习如何建模,而模型也是有层次的。在这里,我们从实物图入手,但不止于实物图,在实物图的基础上通过几何图、线段图,形成一定的表象,进一步上升到抽象的言语表达,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到达触摸本质的深度与高度。

三、运用中深化规律,让内容自然丰满

师:小兔家的三组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规律。其实生活中的一一间隔还有第二种情况(出示两端不同的一一间隔模型),比一比,谁能发现老师的摆法跟刚才的摆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

师:数学上把这两种情况都叫做一一间隔。

师:又有什么区别呢?表现在数量关系上的区别是——

生:上面是两端一样(两端物体数=中间物体数);下面是两端不一样(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间隔在生活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本课要学习的是两端不封闭的。两端不封闭的又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两端相同,这是本课学习的主体;第二种是两端不同,这是本课学习的补充。说第二种是补充,是因为第一种只有在与第二种的对比中才能更体现出数量上的差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更加需要判断推理,所以及时把第二种一一间隔补充完整,让规律进一步深化。

数学思维离不开判断,只有选择的不同,才有判断的必要。在后面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首先要判断的是否是一一间隔,是哪一种一一间隔。只有确定好哪一种,才能根据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所以,及时把一一间隔知识结构补充完整,正是基于从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把知识学习归纳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根目录之下。规律如何使用与什么情况下使用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避免了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规律学习弊端。

四、反思中提升规律,让本质顺势升华

课堂思考:小兔和蘑菇排成一行,如果相邻两只小兔中间有2个蘑菇,那么6只小兔中间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追问:通过做这一题,你对这里的“一个隔着一个排列”是怎么理解的?

点拨:这里的“一”不但可以指“一个”,还可以指“几个组成的一个整体”。

关于拓展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本课学习内容的综合运用,如贴瓷砖,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瓷砖一一间隔排列,一共有81块瓷砖,问长方形瓷砖有多少块?另一种是本质上的拓展,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每相邻两名女生中间站2名男生,问6名女生中间一共占了多少男生?最终我们选择了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更能反映一一间隔的本质,帮助学生加深对间隔的点数与段数之间的本质联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这里的“一”,不但指“单个的一”,还可以指“几个组成的一个整体”,从而建构起更有包容性的间隔问题的解题模型,最后我们还是采用了小兔与蘑菇作为素材,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因素干扰,便于问题实质的比较。同样的小兔与蘑菇排成一行,小兔不变,蘑菇由“1个”变成“2个”,带来的是什么没变,什么变了,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其中模型的理解。

猜你喜欢
小兔蘑菇间隔
间隔问题
间隔之谜
帮小兔逃跑
爆图团
蘑菇
骄傲的小兔
蘑菇伞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