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平
卷首
教师要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
○刘中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并作为第七部分“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作为体现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施精准脱贫的具体体现,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内涵,立足实际,切实做好提高教育质量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要明确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事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每个教师、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要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要通过自身努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教材课堂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学科教师,更要结合学科教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要明确工作重点。就是要按照《建议》的要求,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
提高教育质量,要培养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思想素质,也有文化素质,既有身体素质,也有欣赏美、鉴赏美的素质。以文化素质而言,既有语文数学外语等基本学科的文化素质,也有劳动技能、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等文化素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提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前者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后者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认真贯彻这些要求,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不但要重视考试科目,也要重视考查科目;不但要重视文化素质,也要重视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提高教育质量才有保障。
提高教育质量,要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实际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作为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在教育管理学生、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要重视掌握、运用科学方法。首先要爱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古今中外一切有经验的前辈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其次要勇于探索,不封闭保守,不墨守成规,不夜郎自大,不断尝试运用一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时代特征的新方法。再是要善于“扬弃”,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真总结,并从理论上加以提炼,成为经验,指导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既是时代课题,也是永恒主题。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