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学会部 宋小凤
坚持正确方向服从服务大局不断实现社科工作新发展
省社科联学会部宋小凤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历史和现实的高度、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是一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昭示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社科联是党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研究、思想、水准提升到新的水平,更好地服务文化大省建设,不断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第一,要准确把握根本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体现了意识形态领域严格的政治要求。要严守政治底线,坚持高举旗帜、坚定方向、学术立场的内在统一。一是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既是哲学社会科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又是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过程。二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正确方向和党性原则。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坚决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必须站稳学术立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始终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24字思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第二,要正确认识学术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学术属性。要加强理论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弘扬学术精神,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一是加强理论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必须把握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质,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国我省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的建设等重大理论出发,提出新的理论框架、新的学术原理、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话语表达。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回答好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和理论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把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紧密相结合,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阐释事关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自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思路、决策参考和政策咨询。三是弘扬学术精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学术精神。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切磋,鼓励专家学者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成名成家成派。要引导社科工作者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守学术良知,维护学术尊严,努力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
第三,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发挥社会科学组织作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着力调动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性。一方面,切实提高服务社科工作的水平。要要进一步履行好“组织、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责,寓管理于服务,创新工作手段和活动载体,为社科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要密切同社科界专家、学者的联系,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品德高尚、勇于创造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切实加强社会科学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学习,注重修养,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重视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的重要作用,加强中青年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形成合理的社会科学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