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荟萃

2016-04-10 15:37
少先队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际化校长孩子



文摘荟萃

基础教育如何国际化

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应把握的重点有:

理念的突破。基础教育国际化重在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潜能开发,给学生以适当的发展倾向指导(如专业发展倾向、人生规划);让学生突破狭窄学习环境的定式,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学生逐步具备在全球化社会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但不要动辄就说培养国际化人才,更不要说要“培养世界公民”,那很容易被质疑,被误解。

开展区域国际化探索。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以区定位比较恰当。基础教育国际化更适合在区域范围内开展,由区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如成都武侯区认为,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一个学校的力量太小,无法产生大的影响力,不具备辐射区域的效应,但是如果以省、市为主体推进教育国际化,范围又太大,无法落在实处,必须以区域为主体推动教育国际化。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要“化”政策导向,建立扩大开放的创新环境;“化”质量、效率、评估等标准;“化”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化”改革课程内容,促进跨文化学习。“化”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

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学校不应将引进多少国际课程作为评价是否国际化的唯一标准,要给孩子们更多的多样化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探究性,突出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内容、新兴学科领域的知识。引进的课程要完整,要适度。要处理好与统编课程的关系。

把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放在核心地位。教育国际化对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包括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探究的能力、进行跨文化学术交流合作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是个别教师的行为,要更多教师参与。应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培训教师,以项目为支撑,师生共同参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各种活动中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报》215年12月27日 周满生/文)

科技教育不能重获奖轻能力

“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能力提升的过程,往往是让学生被动接受‘是什么’,而不是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广东省教研院教研员朱美健直指当前中小学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日,珠三角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暨馆校合作科教成果展示活动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该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东莞市科技馆等单位主办,专家、中小学校长等500多人参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小学科技教育。

在朱美健看来,由于部分中小学校长一味求成绩,过于重视提升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能力,而轻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导致这些中小学的科技教育注重作品、结果,而不是能力、过程。

“目前很多中小学的科技教育注重文献检索、专利,为了获奖而挑出一小部分学生,让这些学生大量练习如何制作新作品,提高他们的夺奖能力,但中小学科技教育不能重获奖而轻能力。”朱美健认为,获奖高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科技教育是本末倒置,因为功利性如此之强,会扼杀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好奇心。

朱美健建议,中小学科技教育需要校领导树立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意愿,配备人财物等物质保障,建立教学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评价与监控机制,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中国教育报》2016年1月2日 刘盾/文)

“全课程”背后的教育哲学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杜威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其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美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尤为深远。

“全课程”教学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全课程”的教育目的是以人为本,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要求、能够面对挑战创造价值的青年,这正是要通过实用主义的经验、活动、实践代替传统的书本、单调的课堂等来实现。

罗杰斯的“全人”教育理论

罗杰斯是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他的思想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全课程”的教育目的也正是要培养这样的“全人”:一个能以开放性的态度面对不同的经验,有能力协调自我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保持自尊和尊重他人,乐于交往、人际关系和睦,有认识自我的能力,知道自己的追求和价值的全面发展的个体。这也正是时代对新一代青年提出的要求,“全课程”的教育实验正是响应了这样的挑战,制订了一系列课程与方法来达到这一要求。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现代美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类应至少拥有8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在“全课程”教育实验中,单一的教材文字变成了绘本、故事、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游戏等丰富的元素,传统的教室多元化为小剧场、戏剧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英语教室等,传统的学科也丰富成由各种主题综合而成的课程。这些由单一向多元的变化,正体现了对学生单一能力向多元素质要求的转变,这些多元的要素体现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体现了“全课程”注重个人发展、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12月4日 孙煦东/文)

家长最看重孩子哪些核心素养

“社会参与”素养

公民广泛的社会参与是提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孩子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对其自身健康成长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仅仅通过书本上的知识灌输,是难以激发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到社会中磨练自己;鼓励孩子了解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鼓励孩子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国家重大决策,为学校和社区献计献策;引导孩子参与班级、社团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主发展”素养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对本该是自己处理的事毫无主张,事事都依靠家长。也有些孩子年龄虽然不大,却很自觉:早上自己按时起床,自己上学,放学回家,自己抓紧时间做作业……向这些家长求教,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家长不要事事限制孩子,要给孩子留下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化修养”素养

文化素质不只是教给孩子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孩子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读、听、说、写、画、理解和观察……家长可以从小就给孩子培养这些技能,交谈、唱歌、演奏、文字游戏、阅读、写作和绘画等都是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文化素养基础的非常好的方式。一些日常活动,比如去图书馆、超市或者是动物园、博物馆等都能给孩子提供培养良好素养的机会。

(《现代教育报》 2015年12月4日 王小艾等/文)

《小王子》里的成长教育

动画版的《小王子》,虽然保留了原著的情节,但在作品的主题上,却更多地融入了关于儿童成长教育的探讨。它更像一个教育故事——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小王子,但至于小王子会长成什么样,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

相比于原著,电影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尾的设置。小女孩遇见了长大后的小王子,此时的小王子已经沦为一个屈服于巨大商业集团的清洁工,无比平庸,为了一把笤帚的丢失都能懊恼不已。更为可恶的是,小王子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小女孩,导致小女孩被邪恶的教授抓住。小王子品格中的高尚、纯真、善良所剩无几,小女孩也体验到成长的残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初心,始终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奋斗。

电影里有一个很有教育意味的画面:邪恶的教授声称要帮小女孩快速成长为成功的大人,于是将小女孩绑在一张课桌上,差一点就将她推进流水线的生产车间。这其实是对现实教育的一种隐喻和批判,不尊重儿童的真正需要,不关注儿童的内心情感,设置过多的限制,就会将儿童的特质打磨掉,剩下的只是流水线上无差别的产品。其实,我们应该很清楚,成功其实更偏向于那些能够突破常规、勇于尝试,心里住着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王子的人。

(《中国教师报》 2015年12月23日 胡祥/文)

一个榜样胜过千言万语

近日有则新闻挺有意思,不久前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施一公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不过,大家对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兴趣点在于施一公对即将升任清华副校长一事作出回应。他说,无论做副校长还是别的什么,教学和科研都绝不能丢掉,这是“对自己的承诺”。关于给学生上课,施一公说:“我每年在清华大学大约有100节课,这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是做副校长还是什么,一节课都不会减少,只会增加。”

可以想见,这100节课并不可能都是非施一公上而其他老师上不了。就如同前阶段大学鼓励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其目的更多的是让初入象牙塔的学生能接触第一流的学者,接触大师。学生可以在大师的身边,接受言传身教甚至朝夕相处,这是对梦想的一种触摸。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无法短视的,因为今天所有在教育上的付出,只能在遥远的将来才能得到收获。所以,校长们、老师们乃至家长们都不妨学一下施一公——校长能更多地给学生上课,老师们能更好地上课,家长能以身作则——因为成人在学生眼里代表着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榜样,这些榜样鼓励着成长中的心灵实现自己哪怕稍显幼稚的梦想。

(《东方教育时报》 2015年10月21日 陈玉/文)

“朴素”的美国校长

美国校长的“三大法宝”:对讲机、垃圾夹、万能钥匙。

美国校长的腰间大多有一个对讲机。大家基本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地找到校长。学校的管理人员都配有一个对讲机,遇到问题大家都能及时联系和沟通,各司其职,效率极高。

很多校长常常会拿上一个垃圾捡拾夹,路上遇到垃圾,便顺手捡起。校长们还不忘观察学生的着装和仪表、学生是否使用手机、是否有过分亲昵的行为等,时不时对学生们作些提醒。此时的校长,俨然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保洁阿姨和行为规范监督员。

校长们手里还有第三大法宝——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所有教室的门,随时进入教室听课。校长听完课,会找机会和老师聊上几句,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发邮件,向老师交流对那堂课的看法和建议。

美国的多元文化造成了美国教育的差异问题。当被问及针对一部分家庭处于社会底层的学生还有些什么好的办法和措施时,史密斯耸耸肩,说:“我只是一名校长。”虽然这个回答听上去有那么一点“消极”,但说到底,家庭问题、社会阶层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事实上学校已经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而学校能做的努力也是有限的。

中美教育的比较或许应该从校长的日常工作开始。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路人,校长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又能够做好些什么?学生、课堂、教师就是校长主要的服务对象和内容。作为校长,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和学生在一起,和老师在一起,和学校在一起,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有时我们自身恰恰忘了,我们只是一名校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坦然承认,积极应对。

(《上海教育》 2015年12月10日 王珏/文)

美国学校给孩子的阅读书单

近日,201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揭晓。亚当·约翰逊的《幸运微笑》、塔那西斯·科茨的《世界与我之间》、尼尔·舒斯特曼的《挑战者深渊》和罗宾·考斯特·刘易斯的《塞布尔的金星旅程》分别摘得了虚构类(小说类)、非虚构类、青少年文学类和诗歌类四大奖项。

美国人的阅读量比较高,年人均阅读量达到了21本,学校、家长对孩子的阅读也格外重视。虽然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书目没有统一标准,但各个学校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推荐。纵观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阅读书目,会发现其中的一些共性:经典与现代共存;不拘泥于题材而更注重书籍所传递的意义;涵盖文学、科学等诸多内容,书目类型均衡。这些书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通过阅读窥探大千世界的机会,也为他们的课余阅读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美国学生的阅读书目包含古典文学、英美文学和外国文学,它们能反映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和孩子的生活相关,让他们感同身受,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这些课外书介绍了孩子眼皮底下的生活以外的内容,同龄人的生存困境,蕴含着人类永恒的追问:是非、爱、友谊、政府、宗教、存在的意义等,它们都能引发热烈的课堂讨论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语文学习不仅仅学习语言,了解文学,还包括了政治、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功能的教育,所以跨学科、跨领域的书目也存在。

全世界的青少年在不喜欢读古典名著这一点上大致相同。因此,一些美国学校的书单也在与时俱进,加入了很多当代炙手可热的作家的作品。《霍比特人》《苏西的世界》《指环王》《追风筝的人》《天使与魔鬼》《少年派奇幻漂流》《饥饿游戏》《哈利·波特》《芒果街上的小屋》等当代书也出现在了学校给孩子推荐的书单之中。

(《现代教育报》 2015年12月4日 白芷/文)

(本栏责任编辑林 频)

猜你喜欢
国际化校长孩子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