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6-04-10 14:45:39袁付琼
山东化工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实验教学

袁付琼

(赤水市第五中学,贵州 遵义 564700)

浅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袁付琼

(赤水市第五中学,贵州 遵义 56470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也随之改变,教育机构更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学化学实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其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发展就需要教育,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1]。当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较为薄弱,这严重制约了中学化学的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所无法替代的。为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思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总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及规律都是通过长期实践积累总结而得[2]。通过课堂化学实验及学生自主开展化学实验可引导学生探索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及严谨的科学作风。中学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第一站。因此,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分析

2.1 教师实验教学观念落后

大部分老师把课堂化学实验当作课堂理论传授的补充和完善,他们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操作上不轻易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而是机械性的教导学生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正是由于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泯灭了学生勇于探索、尝试的欲望,使得学生产生了服从意识,而缺乏主动创新的能力。

2.2 教师教学方式机械化

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往往都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然后再结合实验现象及结果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学生缺乏时间去思考或者验证,如此一来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实验教学设置不合理

中学化学实验在课时安排上较少,而每个班级学生又相对较多,每次进行实验教师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匆匆忙忙的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且教师对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往往不够,导致实验下来学生没学到什么,但却下课了,严重影响学生对新事物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导致实验效率低下。

2.4 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1)目前,大部分教材中均有演示实验,且给出其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了方便。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在实验前学生都知道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观察和思考就少了,实验过程中更像是看热闹。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降。

(2) 实际教学中,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低。在进行每个实验,学生接触每一种新仪器时,总是先由教师进行实验前讲解,此时学生只是看和听,并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当学生自己实验时,其实他们自己对该实验或该仪器很模糊。例如中和滴定操作中酸碱滴定管的使用,很多学生就不会操作,同时容量瓶和移液管等仪器的操作也是不规范。

3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3.1 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课堂实验尽量让每位同学都上台进行实验演示操作,专门的实验应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实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实验的探索和思考中,主动创新,主动提问、主动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索新事物的能力[3]。

3.2 转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当前,需改革、完善现有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并实现学生进行实验由被动为主动的转变、只注重实验结果到与注重实验过程并重的转变、教师由监管者向引导者转变等三个方面的转变,只有转变实验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方法的同时技能也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验态度、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即最终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3.3 优化实验教学课时

在学校已有的条件下,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转变思维模式,将实验课改为小班制,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独立的观察实验现象及结果,同时,也方便教师能够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

3.4 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激情才会不断的高涨,这样学习效果才会节节攀升。为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引入了一些趣味性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成为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例如在讲“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增加趣味性实验"烧不坏的棉花团",这样可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实验的对比性,贴近了生活,让学生在趣味实验中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

3.5 化学实验需贴近生活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化学知识及化学相关现象生活处处可见[4]。因此,贴近实际生活,成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该主动进行创新,引进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例如,在讲淀粉遇碘变色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中准备少许日常的食物,然后带入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就可以清晰得知哪些食物含有淀粉,哪些食物不含淀粉,这样学习效果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3.6 引入微型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由于学校之间各有差异,且受教学资源和教学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教学可选择进行微型实验,因为微型实验在实验原料使用量上比常规实验节省较多,且许多实验药品可采用替代品,实验仪器可自己组装,从而实现人人手中一套仪器,人人独立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为此,微型实验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方式,且能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及探索精神,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4 结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的今天,为了能够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适应时代及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发展规律,注意其合理性及可行性,突出化学实验的创造性,注重化学现象的鲜明性,将只注重实验结果向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并重的转变,使实验教学结构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并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教学工程,这不是一时一人就能解决好的问题,需要广大中学教师、科技人员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

[1] 颜 汤. 中学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5(4): 118-120.

[2] 王建勇.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巧用多媒体[J]. 教育教学论坛,2010 (1): 110.

[3] 李保林.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5 (36): 109.

[4] 陆国志, 谷伟健, 王 晶.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实践途径[J]. 教学与管理,2016 (4): 69-70.

2016-06-07

袁付琼(1970—),女,贵州赤水人,研究方向:教材教法和实验技巧技能。

G633.8

A

1008-021X(2016)16-0191-01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化学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14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