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2016-04-10 11:30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宁秀霞
中学政史地 2016年27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清华附中朝阳学校 宁秀霞



对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宁秀霞

一、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或正在慢慢消失,世界面临着丧失文化多样性的困境。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是空前的,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是空前的。

(3)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人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多,甚至否定传统文化。

(4)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效果甚微。在以高考为指向的教育背景下,学校普遍面临着升学压力,虽强调素质教育,可应试教育仍然很有市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基本处于缺失状态。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而显著的标志就是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独特的文化已深深地植根并流淌于民族成员的血液之中,是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神依存。如果说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那么丧失传统文化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代表了各民族的优秀品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高考命题中,政治试题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才的重大使命。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提供资源、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

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价值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不讲继承传统是不对的。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也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可值得自豪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这一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我们更加积极向上。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它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与协调。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一思想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并能够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其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有密切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团结奋斗、诚实守信、帮扶济困、自强不息等积极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继承这些积极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华、发展中华文化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心中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今后发展和繁荣的肥沃土壤。

5.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历史传承性,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定传统,割断历史,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没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本、发展之根,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深厚感情。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海内外华人一致认知的思想基础,是海峡两岸统一的文化基石。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具体措施

(一)将政治学科知识中与传统文化有联系的地方进行整合——感悟优秀传统文化

对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梳理,能使同学们更有条理地把握教材知识,有助于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词、成语、典故等,将所积累的成语、典故等巧妙地运用考试中。这样既能了解传统文化,又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一些时代特征,能推进传统文化的普及程度。同学们还可以探究新型的课内课外文化渗透模式,使之为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例如,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寻求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同学们还可对思想政治学习资源进行开发与创新,开发微课资源,建立高中思想政治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微课资源库。

(二)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校内课外活动——体验传统文化

同学们可利用多种形式的校内课外活动走近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好,从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可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读本》开展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将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内容对接;可以参加习大大治国理政方略与传统思想选修课、人生礼仪选修课等,开展“学习国学经典,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等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还可以结合《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内容,充分利用辩证思维开展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辩论赛及蕴含哲学道理的古诗词比赛、成语大赛等。

(三)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践行传统文化

在学习《经济生活》模块中“企业和劳动者”这一内容时,可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参观“中华老字号”的发展,感受中华传统工艺的传承,体会“工匠精神”;可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等一系列活动以走进社区;还可参加敬老爱亲活动,在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文化生活》模块中的知识时,可利用寒暑假设计主题为“中华传统建筑或文化遗产之我行”的实践活动,自己设计活动的目的、研究部署具体行程、总结活动感悟,最后以实践报告或者海报等形式在学校宣传栏中展示。还可以利用中秋、端午、清明、春节等传统节日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以“古剧新演”等多种形式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