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同时档案信息也来越来多元化,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适应时代和档案管理的需求。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档案管理经验,提出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
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同步共享全球信息,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观点技术、卫星通信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土资源工作量的提高,各种国土资源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基于此,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配齐相关硬件设施、网络设施、软件系统、第三方软件等基础运行平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信息的采集,应该购买相关采集设备,例如扫描仪、录像机、照相机;针对信息的存储,应该购买必需的光盘、磁盘、磁带、光盘库及磁盘阵列;在利用信息方面,应该购买复印机、打印机、电脑、档案管理系统;在共享信息方面,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例如单位内建立内网等。
二、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库
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在于规范纸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档案工作有关法规和基本原则,统一集中管理档案。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把好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关,保证档案的真实、齐全与完整。重点管理档案书写质量,按照材料类型整理归档,内容齐全、真实,文字工整简练,记录更详细,手续齐全。
档案数字化是档案资源建设的关键点。国土资源部门由于其自身部门职能,档案种类多,数量庞大,档案数字化扫描便成为了一项工作量大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前期准备。全面汇总需要数字化的档案数量,对数字化加工进行初步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安排专门的工作场所和购买相关设施设备。针对数字化对象,应该基于档案的特征和利用目的,优先选择长期保管期限中查询利用率较高的建设用地类和地籍管理类档案,实现对其的数字化管理。
(二)加强档案数字化加工的过程管理。对档案交接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做好档案出入库登记工作,保证在加工过程中档案数量和档案编码的准确性,详细规定图像储存格式、图像处理方法、扫描方法及命名方式等内容;防止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对档案原件造成第二次破坏。
(三)全程控制档案数据安全保密。针对外包单位,必须同外包方簽署保密协议,严格审查聘用人员,并进行登记备案;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全面检查数字化设备工作前的安全性和认真清查工作完成后的数据;定期鉴定和筛选相关涉密数据,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进行查看和利用,注意数据的备份,使得国土资源档案数据实现异地备份、异质备份和同城备份。
三、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立足于国土资源工作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国土资源工作需求的档案管理系统,并提供收集、管理、查询利用、安全保密等功能。
其一,提供接口,同地籍管理系统、电子政府系统等相关系统实现数据交换,确保相关业务系统中出现的待归档数据能够迅速、自动归档,成为可利用的标准电子档案。其二,将数字化档案信息构建成规范、统一的档案信息库,并提供管理、查询、检索等相关服务。其三,进一步健全安全保密系统,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权限设置等保护档案管理系统。其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关标准、制度、流程和规范,将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其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所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尤为必要。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其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知识牢固,对国土资源专业了解充分,培养专业技能强、信息技术高、责任意识强的综合性档案管理人员,真正满足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趋势,也是国土资源部门实现信息化的必要途径。对此,国土资源部门必须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注重眼前,展望未来;注重自身,发展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只有这样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切实保障国家和人们群众的合法利益,科学指导和有力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华坤.大数据时代的国土资源档案创新管理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4(3):42-45.
[2]朱梅.浅析如何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4(15):89-91.
[3]江汉清,许卫红,孙建华.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7(2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