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政 冯 渊
阅读,让学生向文本深处漫溯
——以《〈宽容〉序言》教学为例
陈学政 冯 渊
宽容的词典义,学生耳熟能详,在教学房龙这篇序言的过程中,学生很难不带着这种固有的理解进入文本。本案例中,教师的引导基于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及时引入资源帮助学生纠正认知错误;从文字的细微区别处入手,导向对文本的深切理解;依据文本,让学生探究文本的现实意义:层层推进,激活了学生思维,丰富了课堂容量。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文本主旨 解析评价
《〈宽容〉序言》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内涵丰富。文章故事情节较简单,高三学生初读时仿佛一读便懂。学生基本可以把握文章作者对“先驱者”的赞颂,对“守旧老人”的谴责。但是如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此止步,显然辜负了作者房龙的深意。学生的解读角度比较单一,学生的初步认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或不准确的问题。因而,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角度,通过细致品味语言,读出主旨的深层含义显得很有必要。本案例的执教对象是“3+3”高考新政的第一批应届毕业生,学业压力比较大,课外阅读严重被挤压剥夺。在本案例施教的两个班级中,阅读过《宽容》原著的学生人数为零。所以课堂教学更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对语言敏锐的分析感悟能力,并努力用教师引导来弥补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一)教学环节一:分析文本主旨/写作意图
[PPT显示]
依据文本,讨论以下三种对主旨的理解是否准确、完整?
1. 我们要宽容先驱者,也要宽容守旧老人。
2. 文章反映了旧势力与新思想之间的激烈冲突,意在呼吁我们对新思想抱以宽容的心态。
3. 文章谴责讽刺了迂腐专制的守旧老人,赞美了敢于创新的先驱者。表达了新思想终将被历史证明,旧思想终将被淘汰的信念。
教师:请大家按照要求,依据文本,讨论以上三种理解是否准确或者完整。
学生:自由讨论。
从学生认知出发,当正解与误解纷呈时,尽可能出示有代表性的观点。在对这些观点的辨析中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获取正解。
学生1:我同意第一个观点。在文章的第六部分,“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表明人们在知道了漫游者也就是先驱者带领他们走出了无知山谷,发现了另一片可以生活的地方之后,对自己把他杀死了,感到特别的内疚,所以我认为文章是写出了要宽容先驱者的主旨。
教师:你注意到了文章的第六部分第10、11自然段。这两段对于解读主旨的确很重要,我建议大家在这两句话下面画一条线。
不简单否定学生的观点,当然更不能随意放过学生的错误。此时最需要循循善诱。这个同学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支持第一个观点“宽容先驱者”,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
教师: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楚“宽容”这个词语的内涵,请大家读一下课文注释1。
学生2:房龙论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压制新思想的罪恶。
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路径之一:利用文本资源。
教师:你读了注释之后,发现了什么?“宽容”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吗?
学生2:嗯,(略加思考)不是的。
教师:的确不是的。“宽容”这个词的词典义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但是此处并不是这个意思。
针对学生的错误认知,教师态度明确,不含糊其辞。
教师:房龙也意识到自己笔下的这个词有必要做解释。在《宽容》这本书里。房龙明确指出他所谓的宽容指的是《大英百科全书》上对宽容的释义之一。
[PPT显示]
“宽容”是对别人行为或判断自由的宽恕,对个人或普遍认可的理由、观点的不同意见的容忍。(《大英百科全书》第26卷第1052页)
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路径之二:适当补充和利用文本之外的资源。
教师:看了作者对“宽容”的界定,相信大家会发现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宽容”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宽恕,而是指对新事物、新思想的认识和接纳。这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思想态度。因此,第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宽容先驱者呢?两者的思想层次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愚者怎么宽容智者?另外,凶残专制的守旧老人又有什么资格得到我们的“宽容”呢?守旧老人和他们的理论,被觉醒了的人们抛弃了。
教师:其他两种观点呢?我再请同学来谈谈看法。
学生3:我觉得第二种观点比较好,因为它提到了“宽容”这个关键词。我对第三种观点有点想法。我不太同意旧思想必然会被新思想所替代这种说法。为什么呢?举个例子,比如儒家思想。虽然儒家思想中有不少封建的东西,但是现在却被我们继承了下来,被我们所提倡。
教师:你对“必然被取代”表示怀疑,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新思想的正确,旧思想的谬误并非随着时间流逝自然显示出来,有时候需要一批人付出血的代价。不过,你把儒家思想理解为“旧思想”值得讨论。文章中的“旧思想”指什么呢?守旧老人用语焉不详的千年前的律法束缚人们的思想,“旧思想”是严重戕害人们头脑的糟粕。而儒家思想呢?虽然也有封建糟粕,但是更多的是先哲的智慧,所以能够被我们继承发展,常读常新。你不同意第三种观点中的“旧思想”“必然被取代”这一说,那么,文中的“人们”是怎样抛弃旧思想、追寻新思想的呢?
解读文本的关键:深入追问,依据文本,发现问题。提问要直击文心。
学生4:第六部分,第5自然段“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到新世界的绿色牧场”。还有第7自然段“归根到底他是对了”。
教师:很好,人们追随先驱者的脚步,经过艰苦卓绝的实践验证了新思想的正确。文章第五部分“这样,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开始了”,说明人们明白只有追随先驱者的脚步,才能走出无知山谷,尽管这种追随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开始的。总之,新思想的力量不是时间的自然流逝就能自然被证明的。不过,第三种理解中有没有合理的部分呢?
学生5:我觉得第三种说法“赞美了先驱者”是合理的。他追随他父母的脚步,大胆质疑权威。但可悲的是,他虽然发现了新的世界,却被处死了。
教师:那先驱者明知自己重回无知山谷,等待他的将是一场劫难,很有可能会丢了性命的,那他为什么不在外面的新世界过他的幸福生活,他还要重新回去呢?
学生6:我想他找到了新世界很激动,想回去告诉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文中有写到他被带到集市进行审判时,是把脊背转向老者,两眼搜寻着不久前还与他……
深入追问,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现状,发问要能激活学生当下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获取新的认识。
教师:但是,并没有人响应他啊。他是一个孤独的先驱者。他不仅有大胆质疑,挑战权威,付诸行动的精神,还发现他有什么精神?
学生7:殉道的精神。
教师分析了同学们的三种观点,发现了不准确、不完整之处,对本文主旨的解读基本达成。这篇寓言承载的内涵很丰富很深邃,稍不留心可能误读。
(二)教学环节二:梳理探究文本内涵,并作出评价
教师:如果我们继续遵循依据文本的方法,能否找到一个突破口,读出这个故事更丰富的内涵呢?我们用第六部分第11段的这个句子作为突破口。
[PPT显示]
“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①补充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②根据文章内容,探究:假设能够成立吗?(学生思考,补充句子)
学生8:我会补“当然就不会杀了他”。
教师:好,那你认为这种假设可以成立吗?
学生8:我认为可以成立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村民们杀死了先驱者。如果知情,就不会杀死他了。在文章的第六部分第4段“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乱石中用火烧出了一条宽敞大道”。先驱者连道路都开辟好了,所以,我认为村民们不会杀了他。如果他们知道的话肯定不会杀了他的,会跟着先驱者一起走出去。
教师:那么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了。你找了文本依据,接下来的讨论,不管你同意与否,请继续找到文本依据来发表看法。
评价文本要运用文本信息来支撑观点。教师这里的提示非常重要,发表对文本的看法,一定要基于文本本身,不能凌空蹈虚。
学生9:我是不同意的。首先,“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说这话的人他们当时是知道的,看文章的第一部分第43段“两眼搜寻着不久前还与他志同道合的人”说明至少有一部分人是知道这件事的,但是权威的力量是很大的,守旧老人的存在让他们去服从权威,就算知道有新思想也不敢追随新思想。第二点,他们反抗守旧老人的前提是他们已经过的活不下去了。在第三部分说无知山谷里发生了一场特大的干旱,第四部分写到“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已经离开人世,活着的人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说明他们知道无知山谷是可以走出去的。第三,人都是有惰性的。比如说你知道有一条路可以走,但是只要觉得还过得不错,就不太愿意去走,毕竟未知的东西有风险。就像无知山谷里的人们,他们需求浅薄,只要还活得下去,为什么还要去外面寻找新的世界呢?在这一点上他们会和守旧老人是一样。
教师的问题“引爆”了学生的思考。这个看似寻常的句子,在学生结合上下文再三玩味之中,在探究课文主旨方面获得了最大的效益。
教师:一些人也许知道先驱者寻找新世界的事情,但以他们的认知现状,是不能理解先驱者的思想的。
因为没有见到成功在前,对先驱者从事的事业,他们至多抱一种观望态度,他们害怕将自己搭进去了。他们说如果知道的话就会支持之类的话,不过是事后的托词。事发当时,他们不可能有这种远见。这也是普通人和先驱者的区别。
教师:我们可以来回放一下当时的场景。
[PPT显示]
人们举起沉重的石块。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
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
教师:大家知道,房龙是荷裔美国人,《宽容》一书是用英语写的,我查阅了原文,请大家看一下。
[PPT显示]
And they took up heavy stones.
And they killed him.
And his body they threw at the foot of the chliffs,that it might lie there as a warning to all who questioned the wisdom of the ancestors.
教师:我们班级有同学英语很好,请先读一下,然后直译好吗?
学生10朗读后直译:他们举起了巨大的石头,杀了他。他们把他的尸体扔在了山崖脚下,然后他的尸体躺在那儿,作为一个警告,警告那些质疑祖先智慧的人。
从文字的细微处辨析,捕捉作者的深意。选择某个词语的背后,潜藏了作者对事物的判断及判断后面的价值观。
教师:在英文里,“they”一般当“他们”讲,有时候也可译作“人们”,本文为什么处理为“人们”?
学生11:(迟疑)“人们”是指所有人,“他们”则剔除了“你”“我”。
教师:是村民们亲手杀死了冒死回到无知山谷,召唤他们的先驱者。那为什么翻译成“人们”呢?
学生12:每个人都有责任,包括我们自己。
教师:如果说我们没有对先驱者思想宽容的精神,难保在那一群向先驱者举起沉重的石头、杀死他、把他的尸体扔下山崖脚下的人们中间,没有你和我,难保“我们”不异化为“他们”。所以译者有意翻译成“人们”。
鲁迅曾说,我一个也不放过。译者大概深谙其中道理。在先驱者被杀死的过程中,这个山谷里,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罪责。
教师:回放了当时的场景,了解了当时人们的举动,我们再来看看“人们”还有什么行为?一起看文末第六部分。
[PPT显示]
第13段: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了一座新的大厦,作为智慧老人的住宅,并准备把勇敢先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
第16段: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
教师:人们的这些行动意味着什么呢?
学生13:先驱者和智慧老人变成了后来的神,人们自己给自己造了神。文章最后一句话也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是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括号里的是我们希望,说明它现在的这种状况有潜在的巨大隐患。
教师:人们需要的是追随先驱者的足迹,走出蒙昧和偏狭,接受新思想的洗礼,挣脱因袭的重负,而不是将先驱雕刻成固化的塑像去顶礼膜拜,因为这种善意的崇拜也可能成为拒绝新思想的美丽借口,重新成为“不宽容”的阻碍。如果人们对先驱者顶礼膜拜,只满足于建造房屋、规划土地,长时间的停滞不前,那么难保“新世界的绿色牧场”不沦落为下一个“无知山谷”。
评价探究基于原文,又超越原文。梳理原文信息,进行适度的推导,得出符合原文主旨的结论。
语文课堂最常见的弊病是师生在同一个层面上解读文本,教师无视学生对文本认知上达到的水平,也无力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陈老师这节课拒绝了阅读教学课堂上的水平滑行常态;也绝不故弄玄虚,而是让学生从讲述《〈宽容〉序言》中的故事开始。学生复述清楚明白,概括准确到位;学生的高起点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文本,教师还能讲什么?还应讲什么?在读多了“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之后,学生可能对这一经典文献发生误读。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自读文本,发现不少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出现了误差,于是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探究文本的主旨和写作意图,将课堂教学逐层推进,出现了难得的精彩瞬间。
(一)从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巧设资源释疑
一些大有深意的文本,往往看似通俗。大部分学生能完整复述本文的寓言故事,但作者通过寓言要表达什么见解,则颇费思量。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定位在学生当前的认识水平上。因此,课前,教师让学生自读了课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从学生的阅读笔记中挑选了三则有代表性的观点(错误、部分正确、正确),作为讨论的起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仍然不时暴露认识上的错误,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否定学生的观点,而要借助自身的广泛阅读,从文本内外(序言和原著),获取适切而重要的资源(课文注释和原著中作者对“宽容”的特定释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切理解。同样,对学生认识上的错误,要及时、准确予以纠正,而不能随意以见仁见智开脱。
(二)从语言细微处出发,巧设问题引发讨论
这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对译文的推敲,从关键字词入手,剖析文本深刻内涵。译者为何将习惯译作“他们”的“they”译作“人们”。在这里,教师不惜花费时间深入追问,直逼文本核心,即:山谷中的每个个体,都是谋杀先驱者的帮凶。这一点使得“宽容”的真实含义在学生心中反复揣摩。本文的“宽容”绝不是简单地原谅别人的过失,而是在全部的“人们”反对的情势下,还能对持“异见者”保持一份理性的审视眼光,尊重“异见者”的信仰和行动。如果译作“他们”,好像“你”“我”都与此无关了,作者意在提醒每个人,要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保持景仰,绝不是原谅,正如陈老师在本案例中的话:你有什么资格说原谅!
(三)从文本内部信息出发,对文本价值进行探究和评价
在文本的逐层解剖和推进过程中,教师对文末山谷之中似乎醒悟过来的人继续追问。他们对先驱者的崇敬是出自本心的,但是这种崇敬会使他们走向它的反面吗?
这个问题未必一定如案例中的推断,也许作者只是表达“人们”在血的教训面前的觉醒;但我们依据房龙推崇的“宽容”理念:英雄和先驱一旦走上神坛,都有可能变成后进者的障碍,一如当年的“守旧老人”。所以鲁迅先生说,先驱者要速朽,方可为后进者多留一条生路。因此,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出的这种评价和推断,笔者觉得是合理的,有深度的。
陈学政 上海市市西中学 200040
冯 渊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2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