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孙 晓
炼“石”补“天”犹未晚!
——高三第二轮复习作文备考
河南 孙 晓
高考作文是写作基本功的全面展现和较量,对作文基础不太好的高三学生来说,第二轮复习应该这样来备考:
第一,要有表达真情实感和褒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这两种意识。这两种意识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起码要求。常言道“学作文,先学做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平时我们就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关心国计民生,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当年的社会关注点,如“大国崛起”“雅安大地震”“抗战胜利70周年”等,将当年的大事件融入高考作文,实际上是要求每个考生在这个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做出回答。
第二,要积累大量的素材,丰富自己的储备库。写作基本功源于多读多写。只有广泛地积累素材,才能自由自在地提取运用。阅读得多,积累丰富,方能厚积薄发,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课外读物以及教材中的人和事等,这些都是积累素材的好办法。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多做一些仿写类的语言运用试题,都是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途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大量积累并活用素材,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三,要训练良好的思维。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考查,作文展现出来的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拥有良好的思维,就可以写出内容充实、有深度的好文章。学生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才能写出灵动的文章。要拥有这项本领,考前必须加强训练:
(一)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要弄清以下各种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外因和内因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科学发展的观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主流和支流的关系、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全面和片面的关系等。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多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等。要学会恰当地运用材料,精心选材组材,以充实的内容,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取胜,不能为中心思想服务的材料再好也要舍弃。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不用陈旧的材料,不随意编造事例。
第四,要从各类文体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种。不管是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每位考生都应发挥自己的强项。选择了哪一种文体,就要按照该文体的一般写法去写,不能写的“非驴非马”。写记叙文要力求生动、以情感人;写议论文要力求深刻独到,分析具体,有说服力;写散文要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写故事新编要为文新鲜,出人意料等。同学们平时也可以多看一些优秀的考场作文,借鉴精彩的构思。
第五,在准确立意、恰当选材构思的前提下,还应该努力打造至少一个以上的“亮点”。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发展等级”的要求是“只要有一点突出就可以评到发展等级,最高分20分”,我们要针对这一条来做文章,而发展等级16点要求中,我认为比较容易做到的有以下几点: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句式灵活等,写作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在这几点上多想办法,早做准备。
第六,强化限时成篇训练。完成一篇800字的文章,大约需要50分钟左右,要注意书写的质量和速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速度。高考要求所写文章不少于800字,对不少于800字,正确的理解该是800字多一点,最好不要超过850字。
第七,强化语言训练。语言在作文评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使文章有文采?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点入手:1.恰到好处地引用名句;2.将流行歌曲引用到文中,可以做适当的变通;3.在文中准确地使用成语和生活中鲜活的常用语;4.运用三种以上的修辞格。
学生在运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下列的问题。一些学生喜欢用长句,一个接一个,前后不搭配、不照应,读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一些学生喜欢使用新潮的网络语言,这种语言大多不甚规范,让人读来似懂非懂;一些学生用修辞(排比、比喻等),让人感觉是在“凑”,和文章联系不紧密,不合乎情理。这些都说明部分考生想借语言新、奇、怪取胜,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让人难以卒读。还有一部分学生套话连篇,让人生厌。整篇作文就是国家、民族、革命史、现代化、联合国、地区冲突等词语的堆砌,让人感觉是大话、空话、套话,没有多少真情实感。
第八,要注意卷面和书写。书写在评分中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而且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绝不能忽视。至少要做到工整、清晰、字体大小匀称、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无错别字、无墨迹、无明显删改痕迹。这就要求大家在平时写作中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炼“石”补“天”犹未晚!祝大家高考作文成功!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