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暗中睁开眼
——读柴静《看见》有感

2016-04-09 10:06浙江省苍南县龙港潜龙学校九
作文新天地 2016年16期
关键词:帕克斯看见柴静

◎邓 煜|浙江省苍南县龙港潜龙学校九(7)班

在昏暗中睁开眼
——读柴静《看见》有感

◎邓 煜|浙江省苍南县龙港潜龙学校九(7)班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题记

像飞虫撞进蜘蛛网,我们跌进了生活的大网,千丝万缕交织于我们身上,于是我们试图去看清生活的丝丝缕缕。但我想,倘若只是让折射的光线透过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并不能称得上“看”,读过《看见》一书,我才渐渐明白我看到的是什么,学会如何去看。

为权利伸张而昂首

“我只是讨厌屈服。”这是美国“民权运动之母”帕克斯最铿锵有力的话,也是《看见》第八章的标题,在黑白分歧、种族隔离的矛盾最为剑拔弩张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帕克斯用这句话回击了白人的压迫,拒绝自身遭受不平等对待。当白人要求让座,她仍倔强地坐在原位,即便要因此面临牢狱之灾。面对白人声嘶力竭的呵斥,她也没有低下倔强的头颅。这或许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或许多数人会选择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但她要伸张一个人应有的权利,坚守内心的一份尊严。

这章中还提到另外一个人——郝劲松。他是个普通的法律系学生,却为火车上没有发票,将铁道部与国家税务局请上了被告席。这或许是许多人连想都没有勇气的事,最终他胜诉了。许多人问他,这样的事是否真的重要。他说:“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只是一张纸。”

帕克斯与郝劲松,他们在暴雨中呼喊,在狂风里前行,呼唤人权与公正,他们的行动在诉说个人应有的权利与尊严的重要,在鼓舞我们要去争取应有的权利。这是一种勇气,是人世中的隽永篇章。

一天一天,也许只是少了一张发票,也许只是差了一块或五毛,也许只是在秤上动了手脚让价钱高个几元,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低头默许,甘愿冷眼相对,也许明天你的权益会受到更大的侵蚀。人人的冷漠,会滋长贪婪与懦弱,滋长不法分子的有恃无恐;为自己的权利斗争,我们才能在阳光下看见一个公平的社会。我愿人人为权利伸张而仰起头,昂首阔步,那样,我们会触碰到真正的坦诚与自由。

从无能中寻觅不朽

在《看见》中讲述了访谈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故事。卢安克来自德国汉堡,1990年留在中国,而后当了德语、英语老师,他希望教给学生抽象的、诗意的、自由的英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但却因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离开了,最终到了一个农村支教。

采访中的卢安克显得率性而随意,书中描述的他与孩子们关系很好,孩子们总黏着他玩闹,讨论着各种不着边际的问题。看起来他不过是个大孩子,在平日里主要是陪着孩子玩耍,并无刻意灌输什么,但在生活中他悄然地向孩子们灌输着一种向上的人生观。这并非是在应试教育的严厉的氛围中的那种说一不二的态度,他教会孩子创造,自我改变,倾听内心。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什么都不做,而是让孩子自己去认识错误。例如上课时顽皮的孩子会吵闹,但他一旦安静下来,那个孩子就要求自己去站一会儿。

书中将这形容为“无能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可复制,却也极为强大,它拥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有人说,卢安克是对标准化教育的反叛,褒贬不一。但我想,这种无能中有的是一种不朽的力量,它讲述着教育中一种极高的境界——不用丝毫外力,只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用心灵去撼动心灵。卢安克一心沉潜于教育中,他所谓的“无能的力量”却是令人叹服的。我想,在多少看似的“无能”中,都是与他一样的不朽啊!他们不被人理解,正如雪莱的诗作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乏人问津,凡·高的画作被那时的人不屑一顾,而今,它们已成为艺术殿堂中最闪耀的珍品永留人间。从无能中发现不朽,或许应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铭记时刻保持思索

思索,它代表“想”这一动作有一定的深度。读了《看见》一书,最使我动容的,就是作者的思索,一种探究人性的思索。在阅读中,渐渐觉察到,那个不断肯定又不断质疑,不断坚定又不断推翻,那个不断回忆又不断遥望的过程,就是思索。因为思索,我们走过的每天不会不痛不痒,我们留下的脚印会更坚实,心中的每一处哀与乐,都会变得更加深刻。从平常的生活中感觉出自我的意义,或许是人生最有价值的部分吧。

书中讲述着许许多多的事,它们就发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把手放在胸口,那个跳动着的,就是我们正燃烧的生命。《看见》正是教我们去看见生命,看见生活。去“看见”,最终就会看见生命的广度与厚度,看见生活的真伪善恶,探索与前行。

我渴望,透过迷雾重重,在昏暗中睁开眼,看清周遭的一切,世上的一切。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人生。

【老师赞】

生活就铺展在你我的眼前,而我们所看见的未必就是生活的真相。生活是一张大网,而我们的眼有时也会在昏暗中迷茫。作者沿着柴静的目光,为你拨开层层迷雾。本文前两部分选取《看见》中典型人物帕克斯、郝劲松、卢安克的故事着重剖析,第三部分作者拨动《看见》中的思索之脉,引领我们触摸生命的广度与厚度。本文立足《看见》里的典型故事,并跳出故事外衣,深入思想本质,探讨生命的价值。原来,深奥的思想并不都是深邃如晦的,它也可以明朗透亮,光耀动人。

指导老师:陈德清

责任编辑:陈玉赛

猜你喜欢
帕克斯看见柴静
在拒绝让出座位前,罗莎·帕克斯就已是一名长期争取选举权的活动人士 精读
再就业指南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重复与修正:论帕克斯的《美国戏剧》
“看见”的力量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重新“看见”你
一款可以帮助盲人“看见”的墨镜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