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航
(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襄阳 441000)
浅析现代建筑大师
——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
郭 航
(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襄阳 441000)
作为20 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将其一生奉献给了现代建筑。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为追求现代建筑的真谛而努力着,也因此他的建筑思想与当世的社会环境一样在不断地变化着,使其追随者难以望其项背。本文针对柯布西耶的一些典型建筑作品分析其思想的形成与变化,以供互相交流与学习。
居住的机器;新建筑五点;朗香教堂
勒•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小镇的普通钟表家庭,父母本意让他继承家里的钟表生意,将他送到钟表技术学校学习,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爱好转而学习美术。后又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始学习建筑设计,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建筑,他踏遍欧洲各地,并接触了自己一生挚爱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在那一时期,学院派的教学方式使得建筑学学子的学习方向是从古典建筑开始的,他们的作品大多是模仿古典形式,柯布西耶也不例外。但随着一战的到来,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1917年,柯布西耶来到巴黎。此时欧洲主要国家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房屋大量的破坏,流民遍地,急需解决人民住房的问题。传统的雕塑式的住宅由于工期长,对建筑者的素质要求高,于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的。这时产生了一批青年建筑师,他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矛盾,加上之前工业革命在技术上的铺垫,他们果断的成为现代建筑的舵手,将新建筑运动推向了高潮。
1920年吉纳瑞特等人创办了《新精神》杂志,将自己的笔名定为勒 •柯布西耶。并于 1923年出版了《走向新建筑》一书。柯布说:“工业像一条流向它的目的地的大河那样波浪滔天,它给我们带来了适合于这个被新精神激励着的新时代的新工具,看看远洋轮船、飞机和汽车,那么,建筑为什么不能变成居住的机器!”他高呼:“不搞(新)建筑就革命!”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机器美学”是一种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形式,注重功能而不是风格,把机器美学和建筑自身所蕴涵的本质结合,从而使建筑更加坚固而持久。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郊区的普瓦西,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并于1930年建成。在设计之初,柯布西耶原本的意图是用这种简约的、工业化的方法去建造大量低造价的平民住宅,却让有亿万家产的年轻的萨伏伊相中,于是成就了一件伟大的作品,它所表现出的现代建筑原则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走向。
萨伏伊别墅本身色彩纯粹,底层部分架空的处理让整个场地的绿化景观自由渗透延伸,他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意的将建筑单独放在那里,像一个静物雕塑,将风景完全的保留了下来。
通过建筑下方的斜坡甬道进入室内,使建筑在动态中被欣赏,也是就中国传统的思想——步移景异。而在行进过程中,整个建筑更像是一个现代建筑的展览品,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的形式展现于世人眼前。
整个住宅完全是他所宣扬的机器美学的化身。他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倡的“新建筑五个特点”:(1)底层架空,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3)横向长窗(4)自由平面(5)自由立面。在萨伏伊别墅中有了完美的诠释并成功地向世人展示了现代建筑的魅力,宣扬了工业技术带来的成就。
在这一时期,为了将现代建筑运动推向历史舞台,柯布西耶的思想重理性居多。工业化的梁板柱有机的组合;极简的功能与形式;别具一格的开窗方式;以及离开了混凝土,这一切不可能实现的本质,都着眼于宣扬工业成就所带给人们的新的生活方式。但又不是完全的理性,步移景异的精神体验,以及屋顶花园将植物引入建筑的做法,都暗含了在他内心深处的人文主义的思想。
柯布在1930-1932年建的巴黎瑞士学生公寓,整个建筑就是一个硕大的长方体盒子落在粗壮的几根柱子上,长方体盒子的一面由玻璃幕墙构成,另一面是粗糙的石砌。依旧是纯粹的,依旧是带有景观渗透思想的底层架空,但光滑整洁的白墙面被不加修饰粗石砌取代,由立方体型式构成的主体建筑前方、楼梯间、入口门厅、和服务空间较低矮的外墙则很谨慎的被塑造成曲形墙面,从而产生了一种动感。高与低的对比,粗糙与光滑的对比,直与弯的对比,实与虚的对比…。给了人们丰富的视觉观感。
这一时期,绝对功能主义原则中开始出现个人的表现主义特征,这跟社会的变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不是战后初期百废待兴的时候了,国家的经济有所缓和,纯工业风也不再是唯一的追求。
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柯布西耶应当时法国战后重建部长之邀。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了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大楼。他认为这种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应该是组成现代城市的一种基本单元,于是把这样的大楼叫做“居住单位”。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就是由居住单位和公共建筑所构成,马赛公寓就是柯布西耶这种的实例。
马赛公寓采用跃层的处理方式将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分开,净身 2米的阳台给每家每户提供一个小型“屋顶花园”。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和公用设施,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大面积屋顶同时也是孩子们室外活动的场所,采光通风良好,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在这里,人们可拥有自己生活所需的一切,不需要走到外面去,毕竟两次世界大战表明了外界是纷扰而危险的,而人们全涌到外面来也给外界公共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西耶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将现代建筑与人的需求统一了起来,他的人文思想愈发的浓厚。在马赛公寓里,居民可以尽可能的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是他思想进步的体现。
位于法国东部的一座小山顶上的教堂——朗香教堂,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也是柯布几乎绝无仅有的非几何形式的有机形态建筑。柯布西耶在设计这座教堂的时候,说他要把朗香教堂搞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使之与所在场所沟通,进一步说,信徒来教堂是为了与上帝沟通。并打算以一个动态的视角来观赏整个建筑空间,即:步移景异。他的这种思想据推测跟他早年游览欧洲并深入研究了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的观览流线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基于这样的思想,他创造了一个流动的空间,屋顶,地面和墙壁的界限并不分明,进入其中的人们会失去方向感,从而达到一种宗教宣教的最佳状态,隐隐透光的小窗,更是渲染了神秘神圣的氛围。它超越传统的建筑构图,变化自由,形成了一个令人惊奇、让人难忘的建筑形象,大大增添了这座小教堂的知名度。
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毕生建筑生涯的结晶,他终于让现代艺术精神与人文建筑传统有了历史上最为完美的一次交融。通过这幢雕塑表现力极强的宗教建筑,大手笔地为我们演示出所谓“艺术建筑”的纯粹与完备。造型,表现于直观的可触可感;声响,在于建筑将自身形态之声传出去并得到回应,以此来产生共鸣;光线,大小不一的采光窗极具节奏与韵律的虚实变换。朗香教堂以其特有的方式,成为一个“感官的建筑”。柯布西耶的意图就是玄奥大于宗教,他希望创造一个诗意的、雕塑般的空间作为“一个强烈的集中精神和供冥想的容器。”足见他在现在建筑与声光形,以及人文主义,表现主义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久很远。
柯布的一生就是不断的思考,探索到实践,当时的人学习他,但终究跟不上他,因为他本身也没什么定数。现在再回过头看他的作品,发现他很多的思想在当时没有受到追捧,但在现在却十分适用,可见他思想的前瞻性。学习柯布的思想,不是单单为了模仿他的建筑,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他思考的角度与方式,以便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下这个社会,并有能力看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创造出与之相应的建筑风格。
[1]博奥席耶等译. 勒•柯布西耶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3]勒•柯布西耶. 走向新建筑.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4]渊上正幸.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5]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TU-86
A
1007-6344(2016)07-0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