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长歆,肖毅强/PENG Changxin, XIAO Yiqiang
构建学术话语的历史:岭南建筑期刊的发展历程
彭长歆,肖毅强/PENG Changxin, XIAO Yiqiang
摘要:作为中国建筑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建筑期刊的历史近90年。《新建筑》《园林季刊》《建筑理论与实践》《南方建筑》《广东园林》《世界建筑导报》等建筑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构建了岭南地区完整的建筑期刊序列,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岭南建筑期刊对学术话语的选择及生产方式,展现了一种话语的权力。
Abstract: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periodicals, Lingnan architectural periodicals have a history of nearly 90 years. New Architecture, Quarterly 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emerg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constituted a complete architectural periodical sequence. They re fl ect how Lingnan architectural periodicals selected and produced the academic discours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each exhibiting its own power of discourse.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史,建筑期刊,岭南建筑,学术话语
Keywords: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periodicals, Lingnan architecture, academic discourse
History of the Production of Academic Discours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Periodicals in Lingnan Area
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建筑期刊在推动中国建筑学术话语的构建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周期出版、汇集众多实践及理论研究成果、以建筑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专业媒体,建筑期刊及时、敏锐地反映了建筑实践的时代性和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及前沿性,并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创造出作者和读者对话交流的学术语境。在期刊运行、操作过程中,包括建筑师、建筑教育及研究者在内的作者群体,以期刊为公共媒体和学术平台,将个人实践、阐释和创造的建筑概念、思想或视角传播于建筑业界,进而从观念和方法上影响了广大的读者群体。而期刊发行者或编辑者,由于其相对稳定的办刊思想、选稿及编辑方针,是学术话语的编织者。他们通过主观的具有选择性的编辑策略主导了学术话语的方向,展现出支配知识的权力。1970年代,福柯(Michel Foucault)在《话语的秩序》一文中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他看来,话语意味着一个话语社团(the societies of discourse)依据某些仪规(ritual)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中国建筑期刊的发展验证了这一论断的合理性。通过学术话语的构建,建筑期刊在惠及学术共同体的同时,也在帮助中国建筑师获得其专业身份的认同。
本研究尝试剖析岭南建筑期刊创办及学术话语构建的历史,这是因为在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促发下,中国建筑期刊在运用学术话语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作为中国建筑期刊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建筑期刊的历史近90年。《新建筑》 《园林季刊》《建筑理论与实践》《南方建筑》《广东园林》《世界建筑导报》等建筑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期间虽不时有停刊、复刊、改版等经营、发展的困扰,但仍然构建了岭南地区完整的建筑期刊序列,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岭南建筑期刊对学术话语的选择及生产、编织方式,展现了一种话语的权力,从思想和观念上影响了身处语境的专业受众,而最终呈现于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
1 《工程季刊》创刊号(1932.10)
岭南建筑期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在陈济棠地方自治、发展经济的政策主导下,广东农、工、商各业长足发展,社会稳定,城市改良如火如荼,建筑活动高度繁荣,推动了一系列关乎岭南建筑现代转型的重要事件的发生,其中包括:1929年广州市工务局推行建筑工程师登记制度、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创办等等。广州成为建筑专业人士的高度聚集地,专业交流面临实际的需要。
执业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最早意识到组织学会、举办期刊、开展学术交流的必要。1928年11 月20日,卓康成、容其勲等为联络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在广州发起成立“中华土木工程师会”,又称“广州土木工程师会”,成员中含括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1)。该会成立之初即将“发刊杂志”列为章程“会务”的第一项。1932年10月10日,该会会刊《工程季刊》创办(图1)。由于期刊编辑均为执业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工程季刊》专注工程实践,对工程技术问题的关注是该刊学术话语的中心。所载文章因兼顾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工程季刊》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建筑专业期刊,但作为岭南建筑期刊的启蒙是不容质疑的。
1930年代,广东城市改良及建筑实践在推动土木、建筑期刊启蒙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建筑学术讨论的细分。从1920年代初开始,广东开始大量出现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引介和探讨,以及都市设计方法的研究,相关学术论述主要发表在《广州市市政公报》《新广东》《工程季刊》等期刊中。而随着1930年代市政改良的推进,园林——主要是公园在广东第一次被纳入学术讨论的范畴。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生过元熙在担任勷勤大学建筑系教授的同时,兼任广州市园林管理处处长。1937年5月,在过元熙的主导下,《园林季刊》由广州市园林管理处出版委员会创刊(图2)。该刊主要“登载园林消息,介绍园艺常识,并唤起市民对于园艺之兴趣,以期发展园林之建设”[2]。其“投稿简章”则进一步说明,期刊将以“灌输园林学术知识,公表本处工作计划,藉以唤起民众注意园林建设为宗旨。”考虑到期刊举办的行政色彩,《园林季刊》兼有学术研究、管理和科普等作用。遗憾的是,因抗日战争爆发,《园林季刊》在出版了第一期后即告停刊。
勷勤大学建筑系是岭南建筑期刊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处于中国地理的边缘,勷大建筑系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和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学建筑系之一,勷大建筑系坚持以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区别于“鲍扎”主流教学模式的同时,为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构[3]。
在林克明、胡德元等教师的带领下,勷大建筑系师生在学术结社、学术发布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1935年3月,勷大建筑系在市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了“建筑图案展览会”,并为此刊发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特刊》,所载文章基本确立了该系现代主义的学术倾向。1935年1月,作为工学院学生自治会成员,郑祖良等建筑系学生参与创办工学院学生刊物《工学生》,在办刊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35年12月,民廿二级学生自主成立了学生研究团体——建筑工程学社,形成了以裘同怡(主席)、李楚白、郑祖良、黎抡杰等为核心的建筑理论研究社团,并酝酿学术办刊。从阅读层面来看,勷勤大学建筑系的建筑资讯主要来自英、美和日本,含括了该时期世界建筑教育常用的建筑期刊[4]。这些期刊为勷大建筑系学生确立了建筑期刊和学术话语的标尺。
在勷大建筑系现代主义风尚的推动下,岭南第一份建筑专业期刊终于诞生。1936年,郑祖良、黎抡杰、李楚白、李金培、霍云鹤、黄理白、庾锦洪7位同学参加中山县政府举办的监狱建筑工程设计图案竞赛,取得第一名并获奖金300元。郑祖良等利用奖金在校内组织中国新建筑月刊社,并请系主任林克明指导,于当年10月出版《新建筑》双月刊创刊号(图3)。由于深受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等德语系建筑师的影响2),杂志外文名先后采用德文的“Die Architektur” (建筑学)和“Die Neue Baukunst”(新建筑艺术)。1938年底广州沦陷后,《新建筑》停刊,郑祖良、黎抡杰等先后前往重庆。二人建筑实践之余活跃于重庆建筑理论界和出版界,撰写、出版了大量现代主义论述,并于1941年在重庆复刊《新建筑》(战时版,又称渝版)。抗战胜利后,郑祖良回到广州重新组织新建筑月刊杂志社,并于1946年6月6日中国工程师节刊发《新建筑》(胜利版)第一期(图4),至新中国建立后停刊。
《新建筑》杂志以宣传现代主义思潮为宗旨,学术话语的构建有强烈的排他性。据不完全统计,《新建筑》前后延续10年,总计出版12期[5]。刊载论文除少量为配合抗战需要所做的防空建筑研究外,其他几乎全部都围绕现代主义在城市、住区和建筑方面的实践而展开,“新建筑”是话语的中心。在1936年《新建筑》创刊号扉页上,几位年轻人写道:“我们的宗旨: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作为主编,郑祖良服膺现代主义,对《新建筑》的话语导向有着执着的控制。即使10年后,《新建筑》在广州复刊,郑祖良仍然坚持这一理想。除了在刊物扉页上重复1936年创刊时的宣言,他在复刊词中再次明确说明,《新建筑》“是一份介绍国际新建筑运动底光辉的成果及从事中国新建筑运动底理论建设的探讨的刊物。”[6]实际上,在胜利版第一期中,或因稿源仓促,郑祖良用各种笔名包揽了全部写作,这种做法在他以往的编辑中也经常使用。排他性的选稿和编辑方针确保了《新建筑》现代主义的学术导向。
《新建筑》的发行量不会太大,但意义深远。作为“中国唯一新建筑刊物”(广告语),《新建筑》早期的阅读者相信以勷勤大学建筑系及随后中山大学建筑系学生为主体,这些学生后来大部分参与岭南地区建筑实践,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后期则影响逐渐扩大,上海等多地图书馆均有订阅收藏,也吸引了区外学者的投稿。如1946年第二期《住宅建筑专题》曾刊载汪定曾《民生主义政策泛论》一文。作为1951年上海曹杨新村的规划者,汪定曾对“邻里单位”运用于低收入社区的规划思想在此时已经形成,《新建筑》是这一论断的重要实证。
2 《园林季刊》创刊号(1937.05)
3 《新建筑》创刊号(1936.10)
4 《新建筑》(胜利版)新一期(1946.06)
1949年新中国建立,对政治体制的主动选择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方向性。由于身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两大阵营中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通过对建筑师事务所、营造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及院系调整等手段迅速完成建筑业生产关系和建筑教育体系的调整,建筑科学研究从整体上向“左”看,即以面向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与所谓“资本主义学术”的向“右”看进行了切割。在随后近30年间,由于摇摆不定的政治风向,“左倾”或“右倾”成为评判学术研究的中心话语,深刻地影响了包括岭南在内的中国建筑期刊的发展。
从组织形式来看,建国初期岭南建筑科学的研究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以地方建筑学会或园林学会为主体,依托会员单位,组织学会成员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并接受上级学会的指导;一是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为主体,以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建筑系教师为代表,通过教学、实践、研究的结合,推动学科发展3)。由于该时期建筑学界对西方现代主义(时称世界主义或结构主义等)和梁思成所谓“复古主义”的批判,岭南建筑界小心翼翼地回避建筑形式的争论,更多地关注地域建筑文化和气候适应性技术,确立了岭南建筑研究的主要方向。
得益于研究基础的建立和政治形势的推动,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创办了建国后岭南第一份建筑专业期刊。1958年前后,毛泽东主席形成了有关迅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思考,即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三面红旗”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研究大跃进和服务人民公社建设成为该时期建筑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争取于最短时间内实现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发挥了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全体师生苦战四十天,完成了二千余篇科学报告”[7]。在总结实践经验,交流成果,促进教学、生产、科研革新等内在需求推动下,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建筑理论与实践》(图5) 杂志于1958年11月17日校庆日创刊。
错综复杂的政治风向在推动建筑期刊产生的同时,也左右了学术话语的方向。《建筑理论与实践》编委会在创刊词中指出:“科学要为政治服务,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我们要反对为科学而科学,为兴趣而科学的资产阶级学术观点。”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教育结合劳动生产,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方法,总结群众从劳动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经验,来丰富理论,再以这些提高出来的理论,去指导生产实际”等有关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论断,《建筑理论与实践》编委会将实践经验的总结作为学术交流的重点。基于“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和建筑系师生参加人民公社建设所取得的大量成果,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是创刊初期学术话语的中心[8]114-121。与此同时,因与劳动人民生活相关联,通风、隔热等气候适应性技术及传统民居研究巧妙地避开了意识形态的漩涡,在“左倾”冒进的科学研究中得以存续发展。虽然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该期刊对培养青年教师理论素养、推动学术写作主体的下移发挥了重要作用。因积极参与办刊和学术研究活动,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如林其标、陆元鼎、马秀之、金振声等得以迅速成长,成为继前辈教师后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新生力量。
《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遗产在文革后被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创办的《华南土建》所继承。1979年10月,建筑系正式出版《华南土建》(土木版)。《复刊词》中提出:“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我系曾出版过《建筑理论与实践》及《华南土木》两刊物,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及欢迎……经学院院长批准,我系恢复出版原来的刊物,定名为《华南土建》。”[8]160该刊为不定期刊物,并根据具体情况发行综合版、建筑版、土木版等,实际上已失去建筑期刊的专业性。
5 《建筑理论与实践》创刊号(1958.11)
6 《广东园林》复刊第1期(1979.02)
7 《南方建筑》创刊号(1981.03)
8 《世界建筑导报》创刊号(1985.01)
政治动乱的结束赋予建筑期刊以新生。作为建筑界解放思想、解除禁锢的标志性事件,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1979年4月国家建委为建筑学会和《建筑学报》平反、1980年10月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大会在中断14年后重新召开等等,中国建筑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摆脱政治及意识形态的束缚。在思想可以被自由言说和传播的背景下,新的建筑期刊的诞生变得顺利成章。1979年8月《建筑师》杂志创刊,1980年10月《世界建筑》创刊,它们与《建筑学报》一道构成新时代中国建筑期刊的三驾马车,并因编辑方针的极大差异,为学术话语的编织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虽然远离国家决策的中心,岭南建筑界对中国建筑思想的新动向保持了高度的敏感。这一方面得益于从未间断的地区性建筑实践,从1960年代末开始,由于外贸接待的需要,广州在文革期间仍在开展大型公共项目的建设,以林克明、莫伯治、佘畯南等岭南建筑师为代表设计了白云山庄旅社、广州新爱群大厦、广州宾馆、东方宾馆、矿泉别墅、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友谊剧院等一大批具有显著地域主义倾向的现代建筑作品[9]。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林克明、郑祖良等人对岭南建筑创作及理论研究的关注。作为广东省建筑学会理事长(1952-1981)和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53-1978),林克明长期主导广东与中央及地方各省的学术交流和省内学术研讨等工作。而郑祖良作为林克明的学生和建国前《新建筑》杂志主编,对建筑理论研究和学术思想传播有着极高的热情。以恢复学会活动为契机,广东省建筑学会和广东园林学会均酝酿恢复或创办学会刊物,以推动学术交流。
1978年12月,广东园林学会召开恢复大会。该会成立于1962年11月17日,首任理事长为广州市副市长林西,副理事长包括夏昌世等人,郑祖良、金泽光等为常务理事。学会曾出版会刊《广东园林学术资料》4期,后因文革停办。在恢复大会上,学会会员通过了《广东园林学会章程》,明确规定广东省园林学会为跨行业的学术性组织,是广东省城市园林科技艺术工作者和园林爱好者的群众性组织,学会任务包括积极开展园林学术活动、举办学术报告会总结交流经验、出版会刊、配合专业部门开展园林科研活动等[10]。根据章程要求,以及对《广东园林学术资料》停办的恢复,《广东园林》杂志于1979年2月正式复刊(图6),郑祖良任主编。
几乎同一时期,中国建筑学会广东分会(亦称广东省建筑学会)恢复活动,催生了《南方建筑》的诞生。学会理事长林克明意识到空前、持续的建设高潮已经到来,为从理论上拨乱反正,用理论指导实践,提出了创办学术期刊的倡议,得到了广东建筑界前辈精英包括郑祖良、黄远强、佘畯南、莫伯治、莫俊英、金泽光、梁启杰、伍初和香港建筑界卢尊祖、邓守仁等人的鼎力相助,《南方建筑》于1981年3月在国内省级建筑学会中率先创办 (图7),林克明任编委会主任委员,郑祖良任主编[11]94。由于缺乏资金、人手及场地,《南方建筑》从创刊伊始即遭遇各方面困难和压力。林克明、郑祖良曾多次表示坚持10年的计划,随着郑祖良1985年移居美国,1987年由广东省建筑学会和广东省土木工程学会合并成立的广东土木建筑学会作出了停办《南方建筑》的决定。广东省建筑设计标准办公室主任郑振纮自告奋勇,提出不用学会出资、多方筹措资金承办的设想。在林克明的过问下,郑振纮接任主编继续办刊5)[11]95。1994年7月,郑振纮在中国建筑学会第一期建筑期刊工作会议上曾做“关于科技期刊转换经营机制”的专题发言[12],从会议总结来看,郑振纮的办刊经验得到了学会及与会者的重视,对该时期中国建筑期刊转变经营观念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长期以来,广州作为岭南地区建筑实践、学术研究及信息传播的中心,这一单核格局在1985年被改变。当年6月1日,《世界建筑导报》(以下简称导报)在深圳大学创办(图8),深圳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罗征启任社长,张良君任总编。作为一所由清华大学调派人员建立的特区高等学府,深圳大学与前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报社长罗征启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曾任该校党委副书记,罗以强烈的改革情怀参与深圳大学的筹建,对导报办刊初期的编辑方针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建筑系汪坦教授是深圳大学建筑系第一届系主任;导报总编张良君早年就读于清华建筑系,也是《世界建筑》的发起人之一。作为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建筑媒体人,张良君来深圳办刊显然获得了改革派高层人士的支持,并在资金筹措上获得了高度灵活的政策优惠6),这对导报以高质量的面貌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广州、深圳两地分别出现的建筑期刊,创刊初期的《南方建筑》和《世界建筑导报》在学术话语的导向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因承办主体为地方学会,《南方建筑》和《广东园林》在编辑方针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内向性。《南方建筑》创刊时即开宗明义地指出:“本刊系中国建筑学会广东分会主办的建筑学术刊物。内容着重介绍我国南方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关建筑、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探讨。同时适当介绍港澳及国外方面的有关论著和实录。用以加强建筑界的学术交流和促进建筑科学的创作繁荣。”[13]《广东园林》创刊时也指出该刊“主要刊登我省园林发展面貌和动态,交流学术研究报告、综述报道国内外有关园林研究资料”[14]。针对广东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对外交流的传统,《南方建筑》编辑部在征稿办法中也提到“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每期计划以一定篇幅介绍香港及国外一些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论著和国外建筑作品实录,力求图文并茂”。但总体来看,《南方建筑》和《广东园林》以促进地方学术交流为主要目地,逐渐形成了以省内建筑师和学者为主体的作者群和读者群,他们通过建筑期刊传播交流,形成具有显著地域特点的内向性话语“圈子”。
内向性话语“圈子”的形成如同双刃剑,极大地影响了该时期《南方建筑》学术话语的构建。一方面,在“圈中大佬”——岭南建筑前辈的支持下,《南方建筑》在创刊初期曾大量刊发广东地域性建筑实践和传统建筑研究的成果,对1980年代“广派”或“岭南派”这一学术话语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圈内人学术身份的认同。另一方面,稳定的话语圈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圈内与圈外的交流。当前辈老去,尤其当进入1990年后,建筑业快速发展和商业大潮的冲击、外来建筑流派的涌入与地方风格降温,以及因国家专业技术职称制度7)推行造成的学术写作功利化等等,再加之中国建筑期刊日臻繁荣,此消彼长,加剧了《南方建筑》 在全国学术话语权的流失。为扩大稿源,《南方建筑》曾举办“全国建筑学专业学生征文比赛”(1991年),并从1987-2000年间参与发起或组织全国性学术研讨活动19次,以遴选优秀稿件刊出[11]94-95。以每年发行4期的频率来看,通过上述方式获得优秀稿件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在一些曾参与该时期编审工作的前辈来看,稿件来源远未达到丰富可选的地步。《南方建筑》渐有失语的危机。
不同于《南方建筑》内向传播的话语模式,《世界建筑导报》尝试扮演窗口的角色。在创刊号中,罗征启、罗小未分别撰写了“通往未来的桥梁”“建筑要面向世界”两篇文稿,在祝贺导报创刊的同时,廓清了这份新生建筑期刊未来的任务,即向外接收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和建筑资讯、传播于内,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开启信息之窗。作为当时国内唯一的中英文建筑期刊,导报强调“国际性”与“导向性”,并在充足资金保障下,以大开本提供了大量的建筑图像信息,系统介绍国内外著名建筑师事务所和建筑师作品。在1990年代初海外版的建筑图书开始进入中国建筑读者视野之前,《世界建筑导报》以其优质的建筑图像传播,极大地帮助了国内建筑师对西方建筑的深入理解,提高了建筑学界对西方当代建筑认识的准确性[15]。1991年,导报杂志社划归深圳大学建筑系领导。1997年,吴家骅出任总编,发行量增加一倍,导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于坚持向外接收西方最新建筑资讯的编辑方针,《世界建筑导报》在很短时间内改变了岭南建筑期刊的版图,深圳成为广州之外岭南地区另一个建筑信息及话语的中心。
9 《南方建筑》改版第1期(2008.01)
进入21世纪,由于传播媒介的革命性转变,建筑期刊面临巨大的挑战。网络及信息检索技术的成熟、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网络通讯平台和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迅速从平面、纸质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信息来源多元化。与此同时,随着近20年来中国建筑业及建筑教育的高速发展,各种形式的建筑期刊不断创办,发行市场拥挤不堪,传统建筑期刊的市场占有率被不断稀释。面对冲击,《世界建筑导报》主编饶小军无奈地指出:“在当下各类杂志和网络媒体盛行的年代,信息渠道极速扩张,平面媒体日渐萎缩,发行量逐年锐减,传统专业杂志内外交困。”[16]建筑期刊何去何从成为每一位建筑媒体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改版是新世纪岭南建筑期刊改革的中心话语。除了版式的改革,它更多地反映了编辑人对期刊话语取向及发展方向的调整。整体来看,当今建筑类期刊的改革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学术影响为评价标准,追求形而上的学术理想;二是延伸建筑学的学科边界,通过对形而下的社会问题的关注践行建筑学人文关怀的普世价值。在21世纪前10年岭南建筑期刊的改革中,《南方建筑》和《世界建筑导报》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前者向上看,以学术评价为指向;后者向下看,显示出社会化的倾向。
《南方建筑》的改版更多地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的雄心。虽然从2004年起,《南方建筑》改为双月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主编郑振纮仍痛感无经费、无编制、无办公空间、无设备,勉力维持,苦不堪言。2005年,在学科建设日见成效之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院士写信给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希望由学院接办《南方建筑》,此举得到了学会、会员及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在停刊一年完善各项筹备事宜后,《南方建筑》自2008年起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并全新改版(图9)。何镜堂担任主编和编委会主任,确定了“重研究、重理论、重创新”的办刊宗旨,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性的研究型期刊的定位。为实现该目标,期刊依托学校、学院和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严格执行审稿制度,坚持无偿刊稿;为引导学术写作及理论研究,期刊对方案类稿件设门坎;为加强刊稿构成的合理性,规定每期刊载本校稿件不得超过1/3;为提升学术话语权,杂志不时邀请不同领域的权威学者担任特邀主编,组织研讨热点话题,等等。通过上述举措,《南方建筑》的学术影响力持续上升,影响因子现已位居国内建筑学科期刊前列。2012-2015年连续4年,《南方建筑》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与《南方建筑》象牙塔内的改革相比较,《世界建筑导报》的改版相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深圳社会转型及文化思想发展的影响。作为中国最具公民意识的城市,深圳开放、活跃的思想、文化语境为导报的改革提供了空间和场域。从2007年开始,由《南方都市报》等机构主办的“中国建筑思想论坛”每两年一次在深圳举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饶小军和王明贤、贺承军等一道担任首届学术策划人。以后每届论坛均设定不同主题,但均围绕民生、公民社会、人文历史而展开,并希望通过论坛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为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在空间维度上的建设做出贡献。从2008年开始,由《南方都市报》主办、《世界建筑》《建筑师》《世界建筑导报》等国内重要建筑媒体合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每两年在深圳举办。这是中国首个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实现公民参与、体现公民视角、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评奖标准的建筑奖,借此促进建筑与社会的互动,推进公民空间建设和公民社会进程。身处场域的核心,在如此高密度且焦点高度集中的思想震荡下,面对21世纪新媒体的冲击,《世界建筑导报》时任主编饶小军感受到了“身份的焦虑”:“‘我们’是谁?这是一种当代设计师面对不同文化和历史经验的焦虑,即当我们处于世界性的现代进程和文化趋同背景下,如何去寻找不同文化和传统历史的身份认同?”[17]
从2011年开始,《世界建筑导报》全面启动新的发展计划。当年9月28日,饶小军在第5期卷首语写道,导报“正在寻求在一直秉持的纯学术性专业杂志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建筑的人文历史和公众话题的思想导向。我们的读者将面向对城市和建筑问题感兴趣的建筑师、公共知识分子和大众。我们希望新的导报不仅能从工程和技术的角度,而且更多的是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打开一个建筑与城市问题的公共话语空间。我们将尝试增加一些新的栏目,多数与历史、文化、艺术相关,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世界建筑导报》将越来越追求阅读的愉悦感”[18]。2012年第1期,作为改版的外显,导报的英文名“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被正式修改为“Architectural Worlds”,缩写“AW”。在饶小军看来,这一改变代表了编辑宗旨向着关注人类多样性方向的变化,以容纳和表达期刊对与建筑相关的更广泛的大众社会生活的关注。《世界建筑导报》以往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转型为自下而上,以对社会人文的关注引发建筑学术的思考。为实现“环球视野、深度报道、专家评论、人文导向、大众参与”的新的编辑思路和定位,导报联合国内外同行及国内有影响力的设计团体,致力于探索和拓展全方位的发展空间,共同打造全新的媒体平台。而学术话语的主题则跨越专业、地域和国家,并试图发掘出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世界性话题,给读者带来更为多样化的阅读体验。作为对新媒体运用的响应,导报还率先推出全球首份iPad中英双语建筑专业杂志,试图迈向网络媒体。总的来看,导报的改革源于对期刊发展的忧虑,定型于思想冲击的场域,呈现于多样化的传播路径,正如深圳这座城市一样,扮演了中国建筑期刊实验的改革者。
有意思的是,在最近一年中,《世界建筑导报》重新修正了他们的编辑方针。2015年1月,《世界建筑导报》的英文刊名被修改为2012年以前长期使用、即1985年创刊时的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没有公开的文字说明这一事件,因为从2015年第1期开始,已刊出的各期全部取消了已为大家所熟悉的卷首语或刊首语。这些悄然进行的修改宣告了导报改版的失败。
新的《世界建筑导报》展现了重构学术话语的企图。作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任院长及原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仲德崑教授在杂志未来发展的方向上给予了重要意见。他亲自出任杂志学术委员会主任,这是一个在导报30年发展历程中从未出现过的职位,显示出仲先生对导报学术化发展的期待。能够说明这一企图的还有,2015年6月28日,世界建筑导报社作为唯一的建筑期刊媒体,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协会、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道共同提议并联合创办了首届深圳建筑论坛——“创建深圳建筑学派”。新任总编覃力指出:“作为深圳唯一的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世界建筑导报》将做一些调整,由原来面向国外转而面向国内,并立足于深圳,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讨论的阵地和发声的平台,以此推动深圳设计的进一步繁荣。”[19]在贡献于深圳学派创建的道路上,《世界建筑导报》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纵观岭南建筑期刊90年,其发展历程及学术话语的构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以《新建筑》创刊为代表,面对现代主义的思想冲击,通过学习、翻译其学术话语,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学术话语权力,对推广现代主义、培育地域主义的建筑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阶段,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创刊为代表,在意识形态的制约下,周旋于“左倾”和“右倾”政治立场的困惑中,形成了学术话语从实践到理论的编织方向;第三阶段,在中国改革开放、重开国门之际,广州、深圳分别通过《南方建筑》《世界建筑导报》等的创刊,重构岭南建筑期刊的版图,并在学术话语组织的方向上呈现出内外有别的态势,前者服务于地区内学术话语的构建,后者向外接收世界建筑资讯;第四阶段,面对新世纪文化思想的涤荡和新媒体的冲击,《南方建筑》和《世界建筑导报》都不约而同地调整自己的编辑方针和学术导向,并通过外部或内部因素的推动,完成自身的“改版”。无论成功与失败,其改革经验都将成为岭南建筑期刊的历史遗产。
在后殖民的话语语境下,岭南建筑期刊学术话语的构建尚处于自觉构建的阶段。在经历了启蒙与被入侵的早期阶段后,岭南建筑期刊通过学习模仿、然后极端反抗侵略者的学术话语,在自身涅槃中获得新生,拥有了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进入了自我完善和自我构建学术话语的阶段。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实力的提升及全球影响的扩大,岭南乃至中国建筑期刊需要并正在思考如何推广中国建筑的语言、文化符号与价值观念,完成学术话语的强势传播。□(致谢:本文在调研和修改过程中曾得到《南方建筑》常务副主任邵松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释:
1)该时期广东官方和民间对建筑类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认知并无严格的界限,广州市工务局、西南政务委员会乃至国民政府实业部均将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的执业资格进行统一认定。
2)在1946年《新建筑》(胜利版)第一期复刊词中,郑祖良将奥地利建筑师奥托·瓦格纳视为新建筑的鼻祖,并提到奥托曾撰文解释“Baukunst”的意义。详本社同人. 新建筑新技术时代(代复刊词)——并纪念1946年中国工程师节[J] . 新建筑(胜利版),1946(1): 7.
3)该时期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教师的主要研究活动及相关成果参见参考文献[8].
4)该路线由毛泽东于1958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并获得通过,并随后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期提高建设速度,迅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该路线反映了该时期中共中央左倾冒进、盲目乐观的思想。
5)另有《南方建筑》常务副主任邵松接受笔者2015年11月16日的采访佐证。
6)多位国家及省市领导人为《世界建筑导报》创刊撰写了贺词,其规格之高颇为罕见。另外,张良君还创办了新世纪(国际)工程设计发展公司、深圳南方广告公司等经济实体,为导报发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7)1986年中央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1993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至此,职称作为一种制度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福柯. 话语的秩序. 肖涛译,袁伟校//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5-17.
[2] 过元熙. 发刊词[J].园林季刊,1937(5)(创刊号): 扉页.
[3] 彭长歆.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一个非“鲍扎”个案的形成: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现代主义教育与探索[J].建筑师,No.144, 2010(2): 89-96.
[4] 广东省立勷勤大学. 勷大旬刊[J],1935年12月1日,第10期: 63;1936-3-1,第17期: 21.
[5] 肖毅强, 周宇辉. 郑祖良在岭南的学术创刊活动及其影响评价[J]. 南方建筑,2012(2): 26.
[6] 本社同人. 新建筑新技术时代(代复刊词)——并纪念1946年中国工程师节[J]. 新建筑(胜利版),1946(1): 7.
[7]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 创刊词[J]. 建筑理论与实践. 1958(1): 1.
[8] 彭长歆、庄少庞. 华南建筑80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大事记(1932-2012)[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114-121.
[9] 肖毅强. 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新建筑,2008(5): 10.
[10] 广东园林学会. 广东园林学会章程[J]. 广东园林,1979(1): 18.
[11] 郑振纮. 祝《南方建筑》走向新岸[J]. 南方建筑,2008(1): 94-95.
[12] 编者. 中国建筑学会第一次建筑期刊工作会议纪要[J]. 建筑学报,1994(10): 58.
[13] 编者的话[J]. 南方建筑,1981(创刊号): 扉页.
[14] 编者. 编者的话[J]. 广东园林,1979(1): 扉页.
[15] 肖毅强、殷实.“特区建筑”——深圳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建筑创作发展评述[J]. 时代建筑,2014(4): 20.
[16] 饶小军. 刊首语——破茧重生[J]. 世界建筑导报, 2014(4): 1.
[17] 饶小军. 刊首语:“我们”是谁?[J]. 世界建筑导报,2011(6): 扉页.
[18] 饶小军. 卷首语:无痕之痕[J]. 世界建筑导报,2011(5): 扉页.
[19] 编者. 首届深圳建筑论坛——“创建深圳建筑学派”[J]. 世界建筑导报,2015(4): 25.
收稿日期:2015-12-11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