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郡花
(如东县童店中学 江苏南通 226400)
真学课堂在师生交融中绽放——“原子的结构”课例评析
高郡花
(如东县童店中学江苏南通226400)
摘要:课改走到今天,我们再次呼吁真学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是真学课堂的基本特点。文章选取“原子的结构”这一课例,从不同的角度针对真学课堂中的不同环节进行评析,力求让老师们更多地去关注和体验课堂中学生“真学”的状态。
关键词:真学课堂;过渡巧妙;人机互动;师徒结对
“真学课堂”不是一种固定的课堂模式,面对过多的“表演秀”式的课堂,它极力呼吁课堂上学生真性情的回归,重点关注学生的表达、倾听、合作和思维状态。而课堂上教师能否适时引导学生深度思维、能否有效激励和科学评价,能否充分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服务于自己的课堂等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子的结构”是“真学课堂”研讨活动中一节比较有特色的化学新授课,听课、评课之后细细品味,感触颇深。
导入环节:在课堂伊始候课时小组就开始交流问题: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原子的概念是什么?当学生回答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时,教师顺势引导,“所以原子是——”,学生齐声表达。“原子用其它办法可分吗?大家有没有进一步探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欲望呢?”吊起学生“胃口”,新课开始。
过渡环节:原子虽小,却可再分,谁来尝试完成原子结构框架图。(友情提醒:老师已给出关键词,大家可上前一边拖拽一边讲解各粒子的位置及带电情况)问题抛出,学生便积极地进入了备战状态。“同学们,原子的体积很小,那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又如何?请看图。”学生惊呼:“太小了!”“哦,那电子在核外巨大的空间是如何运动的呢?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进入到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
这节内容学生在初步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之后,第一次深入的走入微观世界,所以采用了“问题激趣导入法”。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初二物理课上已有初步模型,Ⅹ老师让学生通过回顾旧知和自主阅读完善知识。对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学习过渡更加自然,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学生快速转换思维,引入简洁,过渡巧妙。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多位科学家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探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程;(4个阶段温情回顾)科学家一步步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再一起盘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同学们,假如我是一个氧原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了我的原子核,再与核外的8个电子构成了我。由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我不显电性。”你们能在表3-1中选择一种原子进行演讲吗?开放拟人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争先恐后地去表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惑,要像“电子得失”那样,坦然面对。
为了让学生对乏味的化学史感兴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原子的结构,为了让学生感悟化学学科的魅力,Ⅹ老师采用了魅力语言层层深入引导,精心组织语句,句句心思缜密,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果说精练优美的语言为本节课施下了淡淡的粉底,那精心制作的交互式Smart电子白板则为课堂添加了神韵,让整节课灵动起来。让我们一睹风采吧!
轻轻地敲击屏幕上的课题,舒缓的音乐便沁人心脾。用课题文本对音乐进行超链接,省去了选用其它对象操作的复杂,真是独具匠心。
盘点学生对原子结构认知历程时,对4幅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的图片剪切组合展示,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用魔术笔工具对“波尔”模型进行特写放大,从而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以这种最科学的认识来研究原子的结构,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子王国,非常自然流畅。
道尔顿原子模型
“葡萄干蛋糕”模型
“行星系统”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电子白板区别于传统的PPT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拥有极强的交互性。可以根据课堂的生成自由发挥。在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时这样设计:
移动前
拖拽后
刚刚的移动只是让学生做做热身运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下面的环节更是让学生跟白板来个亲密接触,过足好奇瘾。Ⅹ老师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1—18号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每种图形都是亲自绘画、组合。然后留有书写区(便于学生控制大小),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模仿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并现场教学生对所画图形进行组合并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形成较完整的元素周期表如图2。再通过圈画横行与竖行的各层电子,让学生尝试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师生、人机互动跌宕起伏,真学课堂得以完美体现。
图1
图2
除此之外,淡入淡出、屏幕遮盖、捕获、擦拭等功能的综合运用,让电子白板对学生无形的激励和评价得以充分展现。
如果说教室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那课堂就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学生的表现或正确与错误,或兴奋与消极,都犹如那一颗颗天然去雕饰的珍珠,就看教师怎样去穿针引线彰显珍珠的魅力。今天Ⅹ老师虽借班上课,但是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尤其是小组活动中师徒结对的成效着实令人咋舌。
活动一:在初步建立了原子的结构后,为了巩固学生对原子构成的认识,设计了“师徒互说”的环节。要求根据屏幕上的内容完成。(示例:嗨,大家好,我是氧原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了我的原子核,原子核再与8个电子共同构成了我。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我不显电性。)教室里师徒面对面叽叽喳喳地说起来。老师要求:徒弟说师傅听后进行评价,如果组内仍有问题全班议。几个回合下来,徒弟的表达无懈可击,师傅自然功不可没。
图3
活动二:在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时设计了“徒画师评”的环节。这次可以亲自到白板上操作,学生个个摩拳擦掌、激情高涨。Ⅹ老师选择了坐在最后的一对稍显羞涩的男生。瞧,徒弟开始画了,虽然稍显艰难,但一会就有雏形:这时,却见师傅眉头紧锁,开始在一旁指点了:你仔细观察其它原子结构,核内质子数是不是应该等于核外电子数?你的电子数变大了;第二层是不是最多排8个电子?你却排了10个;“修改吧”,师傅下令道。徒弟擦掉重新修改,最后师傅扶着徒弟的手一起把图片移入到相应位置。有了第一个的基础,画第二个时徒弟明显得心应手,师傅也点头微笑。与此同时,其他师徒也都画好并相互检查了。本来的教学难点竟然在师徒的相互扶持下轻松解决了。其间,Ⅹ老师充其量只是个“配角”,只做寥寥数语的引导。
今天的课堂走出了“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问、你答”的单一模式,让理科的课堂变得丰盈起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节课都有它的缺憾。如果最后学生的质疑环节能提出更深入的思考,这节课的学习将会得到质的升华,让真学课堂在师生交融中尽情地绽放,这才是我们永无止境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卡尔(美).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郑雪,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8:12-10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2.018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