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ABP和cTnT在老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2016-04-09 01:29王江元刘天明袁宝山曹忠帅刘彩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检验科吉林长春13003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

王江元 刘天明 袁宝山 曹忠帅 刘彩红 艾 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检验科,吉林 长春 130031)



H-FABP和cTnT在老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王江元刘天明袁宝山曹忠帅刘彩红艾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检验科,吉林长春130031)

〔摘要〕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与肌钙蛋白T( cTnT)辅助诊断老年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心绞痛患者32例,AMI患者20例,入院即刻(<3 h)采静脉未抗凝血,检测其H-FABP、cTnT浓度;另选取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15例作对照组。统计分析三组H-FABP、cTnT浓度差异,并绘制H-FABP、cTnT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结果老年心绞痛组、AMI组H-FABP、cTn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MI组与心绞痛组H-FABP、cTnT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H-FABP对老年AMI诊断AUC为0.98( 95%CI: 0.96~1.00),优于cTnT对AMI诊断的AUC为0.82( 95%CI: 0.68~0.95) ; H-FABP对AMI的最佳诊断Cut-Off值为5.575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 0.865%),灵敏度为0.950%,特异度为0.915%。结论H-FABP可作为老年人AMI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对诊断老年人AMI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有利于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症状轻重差异甚大〔1〕,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暂时供血不足,而引起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是近年发现的心肌细胞中富含的脂肪酸结合蛋白,特异性高且是AMI胸痛后最早可检测标志物〔2〕。本文旨在探讨H-FABP对老年人AM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特异性、灵敏度。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心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60岁)且明确诊断为AMI的20例、心绞痛32例,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的诊疗指南〔3〕,排除标准:胸痛发作时间>12 h;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骨髓移植术;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严重创伤或肿瘤;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影响炎症指标的疾病。心绞痛组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 68.19±9.77) ; AMI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 70.85±7.25) ;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 66.6±10.37)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非研究因素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 2方法所有患者均因胸痛或胸部不适就诊,选择入院时,胸痛发作<3 h,即刻采取患者无抗凝剂静脉血5 ml,放置凝血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对照组为健康老年体检者,将其早晨空腹无抗凝剂静脉血5 ml作为检测标本,放置凝血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所有标本均无污染、无溶血、无脂血、无黄疸。H-FABP采用H-FABP试剂盒(九强公司)利用免疫比浊法由SIMENS ADVIA2400生化仪检测;肌钙蛋白T( cTnT)由ROCHE E601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

2结果

2. 1三组患者H-FABP、cTnT比较心绞痛组、AMI组HFABP、cTnT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MI组与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见表1。

表1各组H-FABP、cTnT比较〔median( X25%~X75%),ng/ml〕

2. 2 H-FABP、cTnT对老年AMI诊断的ROC曲线比较HFABP对AMI诊断AUC为0.98( 95%CI: 0.96~1.00) ; cTnT对AMI诊断的AUC为0.82( 95%CI: 0.68~0.95)。ROC曲线见图1。

图1 H-FABP、cTnT对AMI组胸痛<6 h诊断ROC曲线

2. 3 H-FABP对老年A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计算根据H-FABP诊断AMI的ROC曲线分析不同界值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随着Cut-Off值升高灵敏度逐渐降低,而特异度逐渐升高。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以约登指数最高为AMI的最佳诊断Cut-Off值,则Cut-Off值为5.575 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见表2。

表2不同Cut-Off值时H-FABP对老年A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 %)

3讨论

心电图是早期心肌梗死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是其他指标无可替代的〔4〕,但因其阳性检出率较低,极易造成误诊〔2〕。因此,对于很多无胸痛、心电图无特异性Q波的AMI患者,需借助心肌酶标志物辅助诊断〔5〕。cTn在2007年美国临床生化学会( NACB)在关于ACS生化标志物的实践指南中被推荐cTn为诊断AMI的首选生物标志物〔6〕,cTnT反映心肌损伤的指标,对于心肌微小病变,判断溶栓再灌注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不仅存在于心脏组织,也存在于肝脏、小肠、肾脏、脂肪组织〔7,8〕,但各型FABP有各自特异的抗原表位,心肌FABP在肝、肾、小肠等组织中均与脂肪代谢有关〔9〕。H-FABP是心肌细胞内的脂肪酸载体,为小分子蛋白质( 15.0 kD),在心肌细胞含量丰富,在骨骼肌的含量为心肌的10%左右,在肾脏的含量为心肌的1/20,肝、小肠等其他组织H-FABP含量可忽略不计〔10〕。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HFABP将长链脂肪酸从胞质转移至线粒体,并在线粒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ATP,为损伤的组织供能。

H-FABP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及心肌细胞可溶性,且在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未达到坏死时即可释放入血,在AMI患者发病的1~3 h内,血中H-FABP的浓度就有明显的升高,4~8 h内将达到高峰,24~30 h后回落到正常〔11〕; cTnT在心肌损伤后2~8 h释放血,12~24 h达高峰,在血中可维持14 d左右;而心型肌酸激酶( CK-MB)是在患者胸痛后6~8 h才开始上升,cTnT、CK-MB在时间上并不敏感;肌红蛋白( MYO)虽可在患者胸痛2~3 h后有所上升,但因其不能区分骨骼肌和心肌,而缺乏组织特异性〔12〕。因此,H-FABP是目前可有效早期诊断AMI且特异性高的最佳指标。

4参考文献

1索蒲霞.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病机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李炅子,全艳,张术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 29( 3) : 118-20.

3 Thygesen K,Alperr JS,White HD,et al.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ulation,2007; 116( 22) : 2634-53.

4黎惠贞.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J〕.中国实用医药,2012; 7( 21) : 47-8.

5朱旭,郑利平.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18( 7) : 258-60.

6 Morrow DA,Cannon CP,Jesse RL,et al.National academy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laboratory medicine practice guideline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of biochemical 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lin Chem,2007; 53( 4) : 552-74.

7孙金芳,刘树业,杜杰,等.IMA、H-FAB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 28( 19) : 1948-50.

8 Storch J,Thumser AE.The fatty acid transport function of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J〕.Biochim Biophys Acta,2000; 1486( 1) : 28-44.

9 Schaap FG,Binas B,Danneberg H,et al.Impaired long-chain fatty acid utilization by cardiac myocytes isolated from mice lacking the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gene〔J〕.Circ Res,1999; 85( 4) : 329-37.

10郭壮波.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11 Glatz JF,Van der Vusse GJ,Maessen JG,et al.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as marker of muscle injury: experimental finding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Acta Anaesthesiol Scand Suppl,1997; 111( 4) : 292-4.

12吴长明,陈群,沈丽丽,等.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 ( 8) : 41-2,44.

〔2015-09-26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通讯作者:艾清( 1968-),女,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临床检验诊断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No.2011AA02A111)

〔中图分类号〕R542.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 2016) 02-0314-03;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6. 02. 027

第一作者:王江元( 1989-),女,硕士,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临床检验诊断研究。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左颈总动脉炎误诊为频发心绞痛1例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乌七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