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源自高等教育生态观和创新生态系统观的相互结合,创新性地提出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理论。运用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较系统地对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提出了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生态失衡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3-0001-06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实践教育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把创新实践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之中,纷纷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创新实践教育。但是,纵观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较为突出,从而直接导致了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缺乏生态观的理念和指导。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而开展研究的。在创新性提出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的前提下,以安徽财经大学等几所地方高校为例,运用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较系统地对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相应的提出如何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的提出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在20世纪40年代起源于美国,又名技术创新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方国家高校在创新实践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创新实践教育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使命。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实践教育。所谓创新实践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是一种跨越式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灵魂。因此,高校创新实践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高等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以创新活动贯穿于其中的高等教育过程。
由于高校创新实践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次还是一种创新工作,其具有教育和创新的双重功能,所以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的提出既源自高等教育生态观,又来自创新生态系统观,是两者融合的必然结果。首先,高等教育生态观是研究和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视角。高等教育生态观是由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在1966年首次提出的,他指出应该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特别要把握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生态位态、协同进化的原理与机制。随后,高等教育生态观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同时也日益成为研究和指导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今天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大学教育,完全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生态化是21世纪大学的基本路向。其次,创新生态系统观是“创新系统观”的新发展。自1985年朗德沃尔首次提出创新系统概念后,“创新系统观”理论和实践得到迅猛发展,其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比如,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等。但是,由于来自创新系统实践的巨大冲击,“创新系统观”逐渐被“创新生态系统观”所取代,特别是硅谷的持续创新发展,直接导致了创新生态观的应运而生。单从字面上讲,创新生态系统也是一种创新系统,或者说也就是创新系统的一种新视角。然而,我们强调创新生态系统,就是要强调创新系统的有机集聚性和动态演化性,也就是说,用生态学的观点审视和研究创新系统。正如孙福全在肯定朱迪·埃斯特琳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三大栖息者群落后,所指出的“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强调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多样性、平衡以及创新主体的共生共荣”。
那么什么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呢?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创新实践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观点,是以相关联事物相统一协调的原则来处理高校创新实践教育问题的方法论体系。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本质上是一个生态系统。这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的首要观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认为,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从内部来看,该系统内部各要素互相关联、彼此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外部来看,该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又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2.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般系统的基本特征,还具有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具有关联性、适应性、共生性、平衡性、遗传性、变异性以及可控性等基本特征。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这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本质特征。3.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是研究和指导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由上可知,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本身具有生态性,是一个生态系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生态性决定了生态世界观可以观照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并为研究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我们用生态世界观来观照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就是要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即运用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来考察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各种问题。
二、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
有了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我们就可以用生态世界观来审视和研究高校创新实践教育问题。近年来,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如果我们用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来审视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失衡比较严重,这也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就运用高等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以安徽财经大学等几所地方高校为例,较系统地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不同表现
1.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关联性失衡
生态关联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孤立的。美国学者科莫涅尔认为,一切事物与一切事物有关,是生态学最重要的规律,生态学研究一切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对于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而言,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关联性意味着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及其社会大系统的关联,以及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在空间上表现为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和一个部分,是具有整体关联性的系统;在时间上表现为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是个历史发展的系统,是具有阶段性累进发展的系统。如果我们用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关联性来观察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很容易发现其生态关联性失衡问题还相当普遍。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同高校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问题在文科类高校表现得尤为突出。(1)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往往同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衔接,简单地说,就是其创新实践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不够。最终结果就是创新实践教育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人才培养功效。(2)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往往并没有很好地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其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仅以取得一定的创新学分作为创新实践教育活动的唯一体现,并没有把创新实践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阶段性累进发展的生态特性。(1)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大多没有层级性,也就是说没有按照创新活动的过程性对学生进行累进性创新实践教育,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不仅笼统,而且单调。(2)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大多缺乏针对性。具体而言就是,地方高校既缺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又缺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几乎所有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内容相同,要求也基本一致。
2.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适应性失衡
生态系统中的适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既包括生态体通过改变环境,使环境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面,也包括生物有机体通过自身各个方面的改变而达到适应环境条件的方面。对于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来说,其生态适应性主要是指后者,即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其主要体现在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或人才的创新能力要适应社会各个系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从生态适应性来审读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适应性失衡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产学契合度低。这是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适应性失衡问题的最突出表现。所谓产学契合问题是指产业和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结合程度,或者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因此,我们可以以能力间隙来测度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产学契合程度。比如,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产业对投资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理智、诚信、洞察力、学习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客户关系维护等。但是,在地方高校,比如在安徽财经大学的投资学人才创新实践教育活动方案中,对这些能力的训练很少体现,或者说根本没有体现。这就意味着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产学契合度低,这是个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2)地方高校校内创新实践教育与校外创新实践教育失衡。这是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适应性失衡问题的又一表现。具体来说,这种失衡主要表现为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大多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内教育,相对缺乏走出校外,利用产学研广泛开展校外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下面我们以合肥某地方高校的《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获得途径及学分核定标准》为例来简单分析。在这份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方案中,该校认定本科生获得创新实践活动学分的途径主要包括从事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社会实践、学科竞赛获奖、取得各类专业资格证书以及参加学术讲座等。不难看出,这样的创新实践学分获得途径大都可以在校内完成。因此,这就足以证明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校内外失衡问题。
3.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平衡性失衡
生态系统中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就表明生态平衡。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功能和结构方面。因此,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平衡性失衡主要体现在输入与输出上的失衡与功能和结构上的失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表现。(1)在不少地方高校在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输入的是未达标的学生,而输出的仍然是未达到相应规格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2)对创新实践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实现存在误区。创新实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然而,不少地方高校在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创新实践教育的活动形式,比如发表科研论文、申请专利发明、参加学科竞赛等,完全等同于创新实践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即形式等同目的。正如邱洁所指出的,有的地方高校竟然把拿到驾照也给予一定的创新学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创新学分设立初衷理解上存在严重误区。(3)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相对较少。如何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其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发现不少地方高校在创新实践教育实施过程中,比较重视创新实践教育制度建设和评价标准的建立,忽视了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其结果就是创新实践教育缺乏应有的软硬件条件和保障措施。(4)创新实践教育仍然存在着偏离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平衡理念。大学生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因此,在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必须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平衡理念。但是,在不少地方高校,比如在安徽财经大学的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依然还是主要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采取固化和模块化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非常缺乏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构建利于不同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和方法。
4.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变异性失衡
生态系统的变异是以物种的“异化”对物种的辩证否定为本位和出发点的。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的生态变异性主要是指每所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既要有符合自身特点的业已形成的特色传统,又要有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的能力特质。因此,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变异性失衡不仅表现为不少地方高校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颇具特色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或方法,照搬照套或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更重要的表现在于一些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固化或僵化问题严重,多年毫无变化的单一的创新实践教育套路时而可见。下面我们就用安徽财经大学的创新实践教育为例加以说明。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为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按照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变异性要求,安徽财经大学的创新实践教育一方面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校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方案、创新学分的制度设计以及创新实践教育管理体制等,同合肥师范学院、铜陵学院等地方型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差别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该校多年来并没有形成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经济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同时,通过对该校的创新实践教育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该校的创新实践教育方式、制度设计的创新和改进不大,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特别是并没有随着创新型安徽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原经济区崛起等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异对经济管理类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对该校的创新实践教育进行经常性的变革和创新,从而造成了该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变异性失衡,大大降低了创新实践教育对该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和应有的效果。
5.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可控性失衡
在生态系统中,人不仅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正如奥德姆所说的,人类是站在他所在的生态系统的最高控制点上。以大学生创新活动为中心的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是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它是一个人类依据科学手段设计、建构、干预和调控的人工生态系统,即它是一个可以控制的社会生态系统。因此,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具有生态可控性。而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可控性失衡,就是指地方高校对其创新实践教育系统的监管体系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对其控制力不强甚至是不可控制,从而产生资源非优化配置困境,进而直接影响到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不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创新实践教育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创新实践教育实施出现断层行为。目前,虽然大多地方高校都有创新实践教育实施方案,方案内容涵盖全校学生,但是绝大部分实施方案或过于简单或过于粗糙,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定。同时很多地方高校还缺乏就如何规导学生创新活动相应的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导致教师或学生只能按照自身对创新实践教育活动的主观理解进行指导或参与,以致出现混乱无序状态,以及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实施过程的断层行为。(2)创新实践教育管理松散,组织体系不完善,导致创新实践教育实施出现消极应对。创新实践教育活动的实施是一项生态系统工程。有力的组织、科学的管理是其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虽然各地方高校几乎都设置了实施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各自工作的职责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头管理现象普遍,管理软化状况严重。比如,部门工作不到位、执行不规范、监管不严格、检查不落实等现象随处可见;而部门之间也出现了工作相互推诿、协调不畅、责任不清、职权不明等实况。这直接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处于消极应对状态,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质量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二)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原因
通过对安徽财经大学等安徽省几所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观察以及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可能是重要的且不容回避的。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理念的缺失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就是用生态世界观审视和指导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全过程,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新视角和新理论。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地方高校并没有用生态观理论指导学校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理念缺失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造成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以之前通过对几所地方高校的相关人员的简单访谈获得的情况来加以证明。2013年12月,我们对包括安徽财经大学在内的三所地方高校的3名主管人员、6位指导教师、10位本科学生和5位研究生进行了当面询问或电话访谈。问题很简单,就是你们是否知道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理论?是否用过生态观理念来思考或实践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除了一位教师说他好像看过高等教育生态观的文章外,其他人员的回答都是不知道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理论,更没有思考过或实践过。这样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理念的缺失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
2.全面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的缺乏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直接原因
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是个有机整体,这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因此,全面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活动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整体关联性,即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而来自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事实却是,在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实际中,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到有这样的顶层设计,有的只是一个如何让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创新学分的具体方案。这样的方案既粗糙,又简单,根本谈不上系统性和全局性。所以,全面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问题的出现。
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认识的不足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还包含“创新生态系统观”的含义。由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有规律,高校创新生态系统观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创新生态系统,比如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等。高校创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知识创新产出功能,而且还具有创新人才培养功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质量”是基础,“特色”是导向,“创新”是核心,只有不断改革教育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学生创新发展平台,才能以适宜的土壤和丰富的养料为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助力。然而,不少地方高校由于缺乏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充分了解和掌握,直接引致了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相互模仿情况的涌现,从而导致了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千篇一律,雷同较多的生态失衡问题。
4.产学研合作创新开展得不够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渠道因素
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铺就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走廊”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的重要要件。其中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生态走廊”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有了这一环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活动,特别是校外创新实践教育活动。然而,事实情况却是很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缺少产学研合作创新这一重要一环,甚至根本没有这一环。这种状况在文科类院校或文科类专业中尤为突出。比如,我国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但根本的原因是经管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局限于校内,局限于理论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产学研结合得很不够,或者说基本就没有同产学研相结合。因而,产学研合作渠道的缺失造成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校内外失衡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5.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体制诱因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可控性的属性,因此,需要对它进行有效的治理或管理,方能够使它高效运作。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进行治理,不仅要有合理的治理结构和一系列的激励约束机制,而且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治理能力。但是,由于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中它尚处于探索之中,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欠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导致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的重要的体制方面的因素。对于这样的论断,其实我们非常容易找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相对欠缺的现实依据来加以验证,比如治理结构优化和体制机制设计不科学,教师本身创新素质不够,管理人员工作业务不熟悉等。
三、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是个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问题较为突出。这种生态失衡已严重影响到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来说,加强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发展至关重要。以生态观审读,并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对策。
1.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指导理念,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
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决定了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必须树立生态观的指导理念,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失衡问题,使得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走上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是说,在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的指导下,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将走向生态化,将更加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那么,地方高校怎样才能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指导理念,实现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呢?具体来说,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践教育理念,就是不再把学生作为创新实践教育的客体,而是把学生作为创新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将创新实践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创新实践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2)树立创新实践教育服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创新实践教育服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解决两者时常相脱节的问题,也就是要不断提高创新实践教育的产学契合程度,使得每一所地方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能落到实处,能够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或人才的创新能力。(3)树立课内外一体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课外的创新实践教育必须是课内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否则很容易造成课外创新实践教育的随意性和分散性。而校外创新实践教育在地方高校大多处于边缘化状态,并没有发挥它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有的重要作用。比如,校外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财经类院校的短板,很少有财经类院校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因此,树立课内外一体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
2.构建分层次、累进式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体系
从生态观审读,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必然是个包含多种教育方式、多层级、分阶段的生态演化系统。因此,构建分层次、累进式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体系,是地方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的。不仅要做到这一点,而且还要从“顶层设计”的层面上做好这项工作。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构建分层次、累进式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1)要按照不同专业、不同个性学生进行分类设计。(2)要按照不同学位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3)要按照创新活动的演进过程进行分阶段设计。(4)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多平台设计。(5)要做好各种衔接进行累进性设计。(6)要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特色化设计。
3.遵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契合创新生态系统观变革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创新生态系统”时代。不仅需要关注自身内部的创新行为,还需要考虑同其他单位之间的有效协同创新,关注客户的参与,关注创新成果的有效传播和应用,更需要关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持续运行。这就意味着单个高校的创新已经赶不上外部环境变化的步伐,创新更多是由多个单位在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合作完成的,创新的边界已经超出了高校既有的边界。同时,当前的创新更多表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上,这一特征就更加明显。在这个创新过程中,技术、市场、高校、供应商、制造商、政府、研究机构、用户这些创新相关方都在进行着实时、多边互动,共同发生作用。因此,地方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创新生态系统”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自觉地去契合创新生态系统观,不断创新和变革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只有好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繁荣演化,而差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将逐步走向衰败。
4.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渠道,广泛开展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
利用产学研合作渠道开展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既是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生态观的要求,也是“创新生态系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今天,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这种做法在国外高校已经非常普遍,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也已进行了大量尝试。但是,相对而言,大多地方高校,尤其是文科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非常缺乏产学研合作渠道的创新实践教育路径。因此,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渠道,广泛开展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已经刻不容缓。其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科学构建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2)着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教育平台。(3)不断完善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教育效果。(4)创新多种机制,引导和激励地方高校大学生投身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
5.着力提升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增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功能
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但是,这个功能能否发挥出来,能否有效发挥出来,完全取决于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治理绩效。而治理绩效的大小本质上又取决于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治理能力。因此,着力提升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是增强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功能的根本保证。所谓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就是高校运用一系列制度来管理创新实践教育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和它的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治理体系的效能。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治理体系,就是保证高校有效治理创新实践教育的制度体系。为此我们认为,着力提升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不断完善治理创新实践教育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就是不断推进创新实践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建立健全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组织体系,完善其治理结构。(2)科学设计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其治理绩效。(3)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其管理自觉性。(4)引入多方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激发其管理积极性。(5)完善工作程序以及细化操作流程,确保其工作效能。(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其管理现代化水平。总之,地方高校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实践教育的本质,从根本上实现它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上的教育功能。正如生态保护联盟委员会(UCN)下属的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CEM)主席E·马尔特比所说,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被认为是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强调的不是生态系统过程,而是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结果的影响。按照“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稳生”的生态调控原则,通过对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的调节控制,使系统的各种资源使用合理化和最优化,可以使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涛.论创新实践教育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社会科学家,2012(10):175-176.
[2] Eric Ashby.Universities:British,Indian,African;A Study in 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M].London:The Weldenfeld and Nicilson Press,1966.
[3]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123-127.
[4]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4-12.
[5] 孙福全.创造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2-02-01.
[6] 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23-127.
[7] 邱洁.高校创新学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4):99-100.
[8] 奥德姆.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607.
[9] 邓淑容.地方高校创新学分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东省地方高校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3(4):120-124.
[10] 刘松柏.“顶层设计”的魅力和价值[N].中国经济报,2011-06-22.
[11] 丁烈云.质量、特色、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驱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3-5.
[12] 周志强,袁泉.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念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3(5):91-94.
[13] 任志安.基于能力本位观的校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以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279-281.
[14] 王钦.企业走进“创新生态系统”时代[N].中国企业报,2013-03-25.
[15] E·马尔特比著,康乐等译.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和社会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
[16]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