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were many who went in huddled procession,
They knew not whither1);
But, at any rate2), success or calamity3)
Would attend all in equality.
There was one who sought a new road.
He went into direful4) thickets5),
And ultimately he died thus, alone;
But they said he had courage.
许多人成群结队地拥挤在一起,
不知道要走向哪里;
但无论怎样,成功或者灾难
将是他们共同的命运。
有人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走进了危险的灌木丛,
最终死在了那里,孤零一人;
但人们说他很有勇气。
斯蒂芬·克莱恩(Stephen Crane,1871?1900),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不可动摇地位的长篇小说《红色英勇勋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此外,斯蒂芬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作摆脱了传统诗歌对于音节与韵律的束缚,写法自由,风格质朴、简洁,常常通过寓言式的意象来揭示某种深刻的哲理,且充满了想象力,其代表作包括诗集《黑骑者》(The Black Riders and Other Lines)和《战争是仁慈的》(War is Kind)等。
斯蒂芬曾说过,他写诗是为了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因此,他的诗歌重在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而不是情感的激发。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喜欢采用寓言式的场景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本诗通过两个简短的叙事场景创造了两个寓言式的意象:普通的从众者和勇敢的先驱者。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许多选择,对于从众者来说,选择一条多数人行走的道路就行,无论这条道路有多么拥挤。这些人只是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方向,反正大家走的路都一样,命运也大致相同,要成功都成功,要失败都失败。但对于先驱者来说,他们喜欢探索,不愿走寻常路,甘愿独闯险境,最终往往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这类敢于探索的先驱者,诗人的态度是肯定的、赞赏的,就连那些“随大流”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很有勇气”。诗人正是通过这两个意象,揭示了普通人的从众心理,表达了对勇于探索的先驱者的敬仰之情。
1. whither [?w???(r)] adv. <古> <诗>往何处;去哪里
2. at any rate: (强调下文)总而言之,反正
3. calamity [k??l?m?ti] n. 痛苦,苦难
4. direful [?da??(r)fl] adj. 不祥的
5. thicket [?θ?k?t] n. 灌木丛;树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