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梅(景德镇陶瓷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0)
互纳与共生——现代日用瓷技术与艺术的关系①
吴秀梅(景德镇陶瓷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0)
艺术是为了创造美,技术是为了解决实用性,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保证艺术完成的前提,技术的发展本身是为了使艺术上升到一个更高阶段。在日用瓷的技术与艺术性问题上,以上这种关系完全得以体现,二者的协调统一是推动日用瓷发展的前提,本文对日用瓷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表现进行了分类而细致的分析,以期得出日用瓷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共生关系。
日用瓷;技术性;艺术性;陶瓷设计
关于技术与艺术的问题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李立新教授通过考察《说文解字》从字面解释到造字意义等层面上来论证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他在其《本是同根生——谈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一文中谈到:“……从工与艺的本义以及引申之义,从它们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到,技术与艺术两者始终是统一的,融汇在一起的。”他还在文章中谈到:“技术与艺术是造物的两翼,是造物设计的两个支柱,……。它们是携手共进的,是相互交融的,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共生的关系。”[1]李砚祖教授也在其《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指出:“技术与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实用艺术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纯艺术与一定的技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历史与艺术的历史一样久远。……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两者的结合表现得更加紧密,并走向新的整合。”[2]在工艺美术中,技术与艺术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发展,如果说技术是枝干,那么艺术就是叶片,装饰着枝干,二者统一才具有美感,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艺术上的不断完善,这种关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从日用瓷设计中来分析其技术性与艺术性两者的归属性问题。
日用瓷的技术性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是工艺技术的改进,如日用瓷的烧成技术、日用瓷的造型技术、日用瓷的装饰技术等等。
1.日用瓷的烧成技术
首先,要了解窑炉,窑炉是烧制陶瓷的主要设施。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按照形制划分,我国古代的窑炉发展主要经历了穴窑、馒头窑、龙窑、葫芦窑、阶级窑、蛋形窑、景德镇柴窑、煤窑、隧道窑等各种形式。从最初穴窑最高烧成温度950℃左右到龙窑的1200℃,从传统的龙窑到隧道窑的发展,都是窑炉技术上的突破,窑炉技术的进步直接决定着日用瓷的烧成的提高。如今日用瓷的烧成在景德镇私人小作坊多见使用煤气窑,一般的大型日用陶瓷企业多使用隧道窑烧成。煤气窑装烧简单,烧成时间短,建造窑炉也简单,使用现代新材料。如外围使用铁皮,内部使用隔热棉,使用棚板装叠方便节省空间。隧道窑为一条长的直线形,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构成一条直线式,这使得热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省了燃料,其烧制周期短,装烧量大,而且烧成质量高,可以进行连续化作业。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家流行建筑新式小柴窑,柴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窑炉。历史上柴烧源自于中国,后经高丽传至日本,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本土文化所需形成自身的制陶技术。如今,日本已将烧柴技艺进行传承发展并推广至国外,使得柴烧再持续创作得以蔓延开来。台湾、香港、景德镇受这股潮流影响也从发展陶艺工作室的方式开始使用柴烧窑创作个性化的作品。现代柴窑,除了传统龙窑加以修复烧制瓷器外,近年来陆续有些陶瓷工作室自己搭建柴窑烧制瓷器。笔者通过去年暑假的调研发现,传统龙窑在南方产瓷区得以修复不仅仅只作为展览,而是复活燃烧使其产生经济价值,即用来烧制大量的日用瓷,有的地方的龙窑每个月都要烧一两次,据知这些龙窑柴烧的日用瓷不仅供不应求还价格极高。如龙泉市上垟镇“曾芹记”龙窑始建于清代,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长33米,高1.8米,现在每月烧一次。这些龙窑虽为传统建造,但是现在也做了部分技术上的改进,如在满窑时采用现代化的棚板装烧。尤其是私人工作室建的小柴窑,完全是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进行建筑,这些现代材料大大提高了柴窑的烧成温度,使得柴窑在升温上加快,在降温上减速,提高了产品的烧成质量。还有在建筑柴窑时往往使用电脑画好图纸,工人安装图纸进行建筑,建造的窑任何部位都没有差错,使建造的柴窑精准。另外,现代技术使得柴窑在烧制过程中高效无烟,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烧成时间缩短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纵观国内外,柴烧窑正逐渐的流行开来,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不仅要求保护传统的柴窑,近些年来还流行建筑小柴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柴烧瓷器是具有一定市场的。台湾柴烧在二三十年间快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约有200多座柴窑散布各地,且还在急剧增加,可见,柴烧已经逐渐成为陶艺界的时尚。柴烧除了回归自然的需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制窑和烧窑技术发展的影响。柴窑烧成第一需要很多的木柴,第二烧制过程中有烟,这些因素都是与环保相悖的。但是现代柴窑在建筑过程中逐渐避免了这些问题,首先,现代柴窑极大地缩短了烧成时间,传统柴窑要烧三天,而现代柴窑只需一天多;其次,传统柴窑烟囱排烟很大,而现代柴窑无烟。正是这些柴窑在技术上的改进促进了柴烧日用瓷的流行,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柴烧日用瓷的技术性也体现在烧成上的提高。
2.日用瓷的成型技术
随着技术的更迭,陶瓷成型方法从手工围筑到机械拉坯,从注浆成型再到机械全自动化压坯,机器的改进一步步向着简单易操作,效率高的方向发展。不同的成型方法需要不同的泥料,压制成型需要粉状料,浇注成型需要泥浆,滚压成型需要可塑性泥团,对泥料的制作也是使用现代机械达到不同的需求。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成型的塑造,而成型技术的发展又支配着设计师对陶瓷造型设计的构想,陶瓷设计师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如果在成型技术上跟不上,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所以,对于日用陶瓷而言,其设计和技术是融为一体的。不同的成型方法各有优缺点,压力成型不能满足形状复杂性和密度均匀性的要求,传统的湿法成型工艺可以获得复杂形状,但不能保证坯体的均匀性。陶瓷材料行业研究的借助酶催化化学反应进行直接凝固注浆成型方法与技术,并通过与陶瓷粉料混合形成浓悬浮胶体的有机单体,在单体中加入偶联剂、催化剂和引发剂后形成聚合反应,从而促成原位聚合凝固的注疑成型。这种成型技术可以获得均匀、无密度梯度的坯体和致密陶瓷制品。如今,设计师还研究使用喷墨打印成型技术,即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多层打印、逐层叠加制出三维陶瓷坯体的计算机辅助制造陶瓷的成型新技术。这些新的成型技术的突破使日用陶瓷在造型上更加的多样化、个性化,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
3.日用瓷的装饰技术
日用瓷装饰技术表现在釉料品种的研制和贴花纸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各种贴花纸技术的突破,贴花纸的制作与制版印刷技术有很大的关联性,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陶瓷贴花纸的种类丰富多彩,根据印刷工艺的不同,主要有釉上丝印薄膜花纸、釉上平印薄膜花纸、釉上平、丝印薄膜花纸、釉上薄膜移花花纸、釉上平印胶水花纸、釉上凹丝印花纸、薄膜高温快烧花纸、釉下丝印花纸,釉下凹印花纸、彩金花纸等。丝网印刷已经将釉上薄膜贴花纸、釉下图案花纹贴花纸广泛运用于日用瓷装饰设计中。贴花纸的艺术形象,色彩的浓淡深浅变化是由印刷版面上疏密排列的网点决定的,丝网印刷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贴花纸效果的制作,如今丝网印刷配合电脑操作,已经可以制作出五花八门的贴花纸。在印刷行业中,电子分色机的使用为彩色制版印刷提供了先进的条件,电子分色机同样也可以用于陶瓷贴花纸的分色制版。现代印刷技术完全可以将艺术家手工创作的画面采用印刷的方式制作成与原作一模一样的贴花纸,并且画面色彩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人物形象逼真,花草图案的色彩艳而不俗,完全真实地反映原稿的艺术效果。笔者就曾将自己的原作制作成贴花纸用于制作瓷盘的画面。可见,陶瓷贴花纸是陶瓷化学、陶瓷艺术与印刷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综合的结晶。
技术的发展对日用陶瓷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技术是推动日用陶瓷发展的主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才能使产品进行创新,而产品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目前引领时尚潮流的法蓝瓷公司花巨资引进了一种新的立体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在当时只用于国防和汽车模型设计等领域,法蓝瓷公司引进此打印机用来打印瓷器的初始模型,从而就有了法蓝瓷独具特色的立体装饰,使画面装饰活灵活现,这就是利用高科技带来的创新发展。法蓝瓷无论是在器型的制模还是色彩的配色上都运用电脑进行辅助制作,如雕模师借助于电子技术精确的雕刻模型的细节部位,使造型栩栩如生,而在色彩的搭配上则使用电脑配色,使色彩精细丰富。
针对日用瓷的艺术性的探讨主要是造型和装饰的问题,从造型来看,由于成型技术的发展,任何形态的制作都不是问题。那么,日用瓷在艺术性上如何突破传统,如何进行创新设计是目前日用瓷发展的首要问题。将日用瓷进行艺术化处理,从传统的以实用为主要目的转变成以审美为主要目的是当今日用瓷能够占据市场的主要设计因素。
1.日用瓷的造型艺术
日用瓷产品设计的好坏首先是通过造型来实现的,但造型又不只是单纯的形态构造,它必须解决与其相关的材料、工艺技术、形式美感、生产、消费、价格、环境、人文等一系列问题。造型上突破常规是日用瓷的难点,因为日用瓷在造型设计上必须考虑实用的需求,如设计碗、盘、杯子的时候要考虑它们用来盛装食物或液体的功能,那么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其人机工程学原理。传统的日用瓷设计往往过于考虑功能性而难于突破常规,实际上,现代年轻人在选购产品时往往更趋向于对产品的造型和装饰,哪怕这件产品并不实用。因此,在对于陶瓷工艺材料和工艺技术全面的掌握运用的前提下,对现代日用瓷设计中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更需要首先考虑。造型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材料和技术特点来确定其相适应的造型风格、艺术效果,这样才能获得艺术与技术的完整统一。如果设计师能在造型、材料、工艺技术等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和融合点,那么这件作品无疑将是完美的。法蓝瓷的造型来源于大自然中的动物与景象,将大自然中的花草、鸟虫、汇聚于产品之上,在造型的形态设计上以追求动感效果,使产品灵活起来,这种设计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在产品的成型技术上没有使用现代立体打印技术,那么这种构思无疑是不能实现的。
2.日用瓷的装饰艺术
现代日用瓷装饰艺术概括起来分成三大主流方向:一为追求精密细致的逼真效果;二为追求豪放质朴的回归自然的天然效果;三为丰富多彩的颜色釉效果。追求精致者趋向于现代贴花纸装饰的产品,而追求质朴之效果则为柴烧窑产品。
如今的柴烧窑日用瓷产品已经不是简单的传统的木柴烧成的产品,而是带着民间的豪放与质朴。柴烧日用瓷产品或粗犷自然,或拙朴敦厚,或内敛古雅,或层次丰富,其色泽温暖,与一般华丽光亮的釉面不同,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烧窑成果,每一件产品都不会有同样的艺术效果,这就是现代柴烧日用瓷的迷人之处。日用瓷贴花装饰和单色釉装饰与此则正好相反,贴花和色釉装饰都是现代工业批量化生产的产物,这些更多的是受制于贴花纸技术的发展、釉的研制等问题。柴烧日用产品则受制于烧成技术(如窑温、气氛、压力等的控制)、窑炉窑具的技术更新等。当然,柴烧日用瓷对烧窑者的烧制技术有很大的要求,什么时候升温,什么时候降温,什么时候投入什么木柴,对木柴燃烧特性的把握程度如何。如相思木、松木有良好落灰色泽,木柴的干湿程度的掌控,干湿程度在烧窑的各个阶段都有应有不同品质的柴料。粗大的木料可用于蓄热,细小木料可提高燃烧率,升温快,易起灰烬,形成落灰肌理,自然落灰肌理的作品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越看越耐人寻味。因此,现代柴烧技法所追求的是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与一般的色彩丰富的釉色装饰不同,柴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这些熔化或者未熔化的木灰,在坯体表面形成或平滑或粗糙的质感以及丰富多彩的色泽变化,这些都是火焰经过驻足留下的痕迹,其自然而无粉饰之气。这种自然的追求,看似与技术无关,实质是对柴窑技术的改进,是在传统龙窑的技术上进行了改良。
通过以上分析日用瓷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用瓷一直侧重于技术的发展,从事陶瓷行业者被称之为工匠而不是陶瓷艺术家,而工匠在《辞海》中解释为:“具有某种工艺技术专长的匠人。”至于陶瓷艺术家应该是更偏重于对陶瓷的艺术性设计,可见从称谓上来看,陶瓷已经从侧重技术性转向侧重艺术性的发展,但是不管侧重点如何,从日用陶瓷的发展来看,技术性和艺术性始终是推动其向前发展的两翼,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相互推进,相互交融,使当代的日用瓷设计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时代。日用瓷设计是生活、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人们的需求起着主导作用,技术是制作的保证,艺术是创造的方法,陶瓷艺术设计师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利用这些技术把人们的心理及生理高度完美需求而变为现实。
[1]李立新.本是同根生——谈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2(06):8-9.
[2]李砚祖.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
(责任编辑:梁 田)
J527
A
1008-9675(2016)05-0182-03
2016-07-10
吴秀梅,女,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原理。
①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2)“文化产业专项”规划课题《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日用陶瓷设计为例》(12YS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