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的对话①

2016-04-08 20:18田少煦深圳大学传播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
关键词:科学艺术思维

田少煦(深圳大学 传播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的对话①

田少煦(深圳大学 传播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文化创意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它蕴藏了丰富的思想财富和文化内涵。在计算机科学主导的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媒介正经历着由“原子”到“比特”的过渡以及旧媒体到新媒体的嬗变,因而导致它在思维、内容、结构、方法、传播方式等方面遭遇巨大变革。信息时代的文化创意包含的思想智慧跨越了东、西方文明,文化精髓融汇了科学与艺术,并在内容生产和设计过程中凸显着高技术与高思维的互动,为文化创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源动力。

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科学;艺术;新媒体

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真实体现。文化创意除了各种文化要素之外,还与它赖以支撑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不同的媒介决定不同的生产方式,从而改变文化创意的思维、内容、方法以及传播方式。信息时代的文化创意不同于工业时代的产业特点,它的文化承载技术与文化内容之间出现了全新的关系。充分认识并利用好这些特点,可促使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文化创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媒介——“原子”与“比特”

1.“原子”与“比特”的差异

“原子”与“比特”,在上个世纪末就通过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美国的尼葛洛庞帝教授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精辟地阐述过。尼葛洛庞帝指出:“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比特,作为信息的 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数字化生存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数字化生存使人们挣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原子”的束缚,得以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广泛的人群[1]。

“新媒体(媒介)”与“旧媒体(媒介)”的差别,从本质上讲是“比特”和“原子”的差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一切原子形态的文化几乎都可以数字化,可以由“原子”转换成“比特”。但是这种转换不仅仅是载体和存在方式的转变,它必然带来思维、结构、方法、传播方式等一系列变化。正因为由“原子”到“比特”的数字革命,导致文化承载技术与文化内容出现了全新的关系。网络技术在带来全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个性交往的革命,并为生产、传播和消费具有个性的文化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传播媒介的“非物质”表达

传播媒介由“原子”转为“比特”后,创意设计会导致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它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物质性”塑造或设计,而逐渐趋向对“非物质”的表达,这是社会信息化的结果。从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社会的非物质文明转变,将是21世纪创意设计发展的总趋势。21世纪的创意设计将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拓展;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延伸;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扩充。

信息社会的数字化设计与工业时代传统设计的显著区别,在于“交互性”、“非物质趋向”和“虚拟现实性”。数字化符码决定了“非物质趋向”,而“非物质”又导致了“虚拟现实性”。视觉元素在信息时代的传播变化,导致视觉传播的方式由静态扩展到动态、由单向延伸至双向、由被动转变为互动。非物质设计的兴起,使概念的、方法的、精神的、人文的要素凸现,这对于从哲学思想、设计观念、审美意识诸方面实现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与当代创意设计的结合,具有了真正的现实意义。

3.“传媒汇流”和“内容为王”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内容产业的发展,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信息传输手段汇流的浪潮。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这两个产业之间具有完全超出传统含义的关联性,它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产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这是两个现代社会的‘标志性产业’,一出世就是彼此相互定义的,正是这两个产业,为我们勾画着崭新的面貌”[2]。在以“比特”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它们汇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联合体。数字技术是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它为与信息有关的一切产业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大众传媒、通信以及信息业因此汇合为一,通过统一的宽带系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甚至是个性化服务。

如果把三网融合的大汇聚称为信息传输的“手段革命”的话,那么这个革命真正积极的含义就在于内容生产。它使通信业、传媒业、信息业融合为一的数字技术,在拆除了各种传媒之间的传统壁垒,使之成为统一的载体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引发了文化产业大规模的“媒体转移”与资源整合,新一轮的“内容革命”由此产生[2]。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绵绵不绝的创新动力和源泉。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信息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而信息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操作平台,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4.“比特”带动的产业升级

从表面上看来,由“原子”到“比特”的转变只是一种媒介形式的变化,但实际上它导致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衍生出新的业态,从而带动了产业的变化和升级。

譬如:在以“原子”为主要媒介的工业时代,与“图形(平面)设计”相关的主要产业是印刷、纸质出版、包装、广告等。而在以“比特”为主要媒介的信息时代,“图形(平面)设计”演变为“交流设计”,与之相关的主要产业除了上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之外,又出现了网络出版、数字包装、用户体验、企业可视化、电子时尚、交互广告、多媒体应用等数字媒介支撑的新的设计品种。我们还可以紧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将文学、造型艺术、音乐、摄影、电影、工业设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数字化,并激发内容生产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数字娱乐、数字视听、数字教育、移动通讯、虚拟现实、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的后发优势,构筑数字化世界中巨大的公共文化领地和形成全新的数字内容产业。

二、智慧——东方与西方

1.东方哲学与中国智慧

在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各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未曾中断文脉的东方文明古国也在所难免。面对滚滚而来的大潮,是迎合、同化?还是抵制、漠视?严峻的抉择摆在我们民族的面前。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主要是指多样性,“同”则主要是指单一性。“要承认‘不同’,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3]。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分支,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弊端,如果整合了这两股力量,人类文明才得以互补和共赢。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命题,也是中国智慧的精妙体现。它“把“天”作为宇宙的根本或自然的总体,把“人”作为人本身或社会总体来思考,亦把“天”与“人”作为对立统一的整体来考察,认为“人和天犹如同一个圆环上任何相对的两点,它们由于循环运动而彼此过渡,互为因果”[4]。“人”在这里已不是一个与世界分离的抽象的认识主体,而是处在天地自然之间参与宇宙生命运动的本体。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重新检讨“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西自然观、艺术观及思维方式之比较

中国人和西方人生活在地球的东、西两个半球,在人种、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擅长圆道的、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它重综合、归纳和感性的直觉与顿悟,强调有机的辩证统一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矛盾的和谐。反映在自然观上,讲究整体性、连续性、无形性、功能性、化生性、辩证性、直观性;物我不分,天人合一。试图寻找一种包容一切有机联系的、整体的、功能性的复杂物质[5]。它是在先秦的道家、儒家思想和气论的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6]。中国人在传统的山水、人物绘画中,采用的是移步观景的散点透视,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求神似而不求形似,追求表现自然而不是再现自然。中国人绘画从不画僵死的东西,注重“气韵生动”,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到张大千的《万里江山图》,甚至民间剪纸的《猫逮老鼠》,无不表现出历时的、动态的、意象的、四维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人研究色彩,特别关注色彩包含的人文因素,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青、赤、黄、白、黑色定为“五方正色”,并与方位、季节、神灵、情态、味觉、声音等建立“整体关联”,形成生生不息的“阴阳五行秒和”。

传统的西方人则擅长线性的、个体的、机械的思维方式,它重分析、演绎和理性的逻辑与判断,强调无机的理性分解、排列与组合,主张矛盾的对立。反映在自然观上,讲究个体性、间断性、有形性、结构性、组合性、机械性、思辨性[7]。它是在古希腊原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西方哲人的智慧体现在抽象思维上,与孟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首创研究无生命物质世界的构造、运动和原因的《物理学》,并提出自然科学中一系列最基本的概念:物质、空间、时间、运动。亚里士多德还首先提出《方法论》问题,总结出归纳与演绎两种逻辑推理方法”[8]。西方人的传统绘画运用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采用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追求人眼观察到的客观自然。他们画人物要从解剖尸体入手,画飞禽走兽也常做成标本;作画时,模特只能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画家要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观察,认为这样才能看得整体。表现的是瞬间的、静态的、客观的、三维的效果。西方人研究色彩以太阳光为依据,利用三棱镜把日光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光带,还深入分析各种光谱的波长和振幅,从而研究它们的色相、明度和彩度以及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3.中、西文化的合流趋势

1937年,鲁桂珍等三位中国留学生到英国剑桥大学拜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为师,没想到受中国学生的影响,反而促使老师皈依于中国古代文明,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李约瑟向西方科学家系统介绍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他编写出版的系列《中国科学技术史》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巨著。

“李约瑟认为,近代西方机械论与古代东方自然观是两种不同的‘范式’,并指出随着知识的增长,‘范式’自然会改变,并且已经改变。这场范式变革的实质是‘通过更好地理解自然有机体的意义,纠正牛顿的机械宇宙说’,而中国的‘技久的哲学’是有机唯物论”。这表明“现代科学思想的发展正在形成一种以有机论为重要特征的新“范式”,而作为其重要思想来源的则是东方自然观中的有机论思想”[9]。

“人类在历经了几百年精确思维之后,思维和科学又朝着确定和不确定、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整体思维方向发展。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由于与现代科学在世界观方面所显示的征兆有某种相似,因而日益引起了现代西方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兴趣”[10]。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式,都不同于西方传统的观念,而与中国注重整体、相对、和谐的传统思维方式更相吻合;耗散结构理论对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最后由混沌无序转变为有序状态的表述,也与中国哲学“动态平衡的整体思维”观点极为相似;波粒二象性理论、统一场论、中西医结合及大爆炸宇宙论都证明中西面种倾向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结合[11]。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依赖一种崭新的、“全然非欧洲性格的思维模式”的介入。这为中西文化的互补、合流与共存,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文化——科学与艺术

1.科学与艺术同源,它们是不断丰富的一对范畴

科学与艺术都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文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渊源。人类在遥远的童年时代,就跟科学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石器的打制到磨制,人类掌握了最初的力学原理和形态美;彩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造物的进步,大量的彩陶型制及纹饰,反映了我们祖先卓越的创造力,孕育着科学与艺术的原始雏形;青铜器的铸造,融合了较高的冶金水平与审美创造。它们都是科学和艺术结晶的历史形态之一:工艺美术。在古希腊神话里,缪斯就是主管科学与艺术之神。

科学与艺术看似相差很大,但却是一对古老而又常新的范畴。科学研究多用左脑,以逻辑(抽象)思维和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为主;而艺术创作多用右脑,以形象(直感)思维和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为主。然而,科学与艺术也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在文艺复兴之前,科学和艺术都属于哲学。文艺复兴的旗手达·芬奇既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对几何学充满兴趣,他研究地理、生物、力学、化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并养成了科学观察记录和反复研究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的习惯。他的上千张素描,不仅是优秀的艺术杰作,也是他对所描绘的自然对象的一种科学观察的记录。在达·芬奇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艺术与科学两种伟大能力的同时呈现和完美结合[12]。

20 世纪中叶以来,由于高科技群体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电子计算机、多媒体、灵境技术、信息网络等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与普及,使得人们在信息获取、传输、存储、检索、处理,以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方面的速度和效率,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人们的思维空间、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了,加之各门科学相互渗透与交叉,科学与艺术也逐渐更多地相互发现了对方的亮点。因此科学与艺术这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认识的深入,而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13]。

2.探求真理:科学与艺术殊途同归

科学与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和表达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方式。科学研究大自然,应用的是逻辑思维方式,寻找自然发展的规律,追求的是“真”;艺术探究人和社会,应用的是形象思维方式,抒发心中的情感,追求的是“美”和“善”。科学认识在主要受认知意识所决定的同时, 还受到审美意识的影响。艺术认识则主要决定于审美意识, 同时受到认知意识的影响。它们都是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和成果,共同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对艺术和科学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他从复杂与简单、静和动、科学的发现和艺术的表现、对称与非对称、真理的普遍性五个方面,深刻地论述了艺术和科学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他指出:“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14]。“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15]。

科学是艺术创意的物质基础,人类艺术创造力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一步步向前拓展。从艺术史的视角来看,每当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艺术创意的突进和繁荣,从古代的冶金技术与青铜器制造、活字印刷术与文学艺术,到现代的无线电与广播电视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数字艺术等等,无不显示科学发展对艺术创造力的支撑。艺术对科学创造具有启迪作用,“从宏观世界的天体宇宙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自然界充满着形式逻辑与艺术美,自然万物在其运动过程中具有节奏、韵律、明暗、虚实以及内在的神秘性与本性的美感,这些都激发着艺术创作的灵感”[16]。

3.“两种文化”在近代的分野

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C.P斯诺关注到人文学者与自然科学家两个阵营中人们因为教育背景、学科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文化理念和价值判断上存在严重的对立和隔阂,提出了学术界著名的“两种文化”的命题。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两种文化的冲突并没有因文明的发展而中止,这种现象在艺术界和科学界表现得尤为突出。

那么导致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归结起来有两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唯人主义”的兴起和“技术理性”的泛滥,而这两者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谓“唯人主义”,是指一种特定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它以人为最高的价值中心和价值原点,是对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之尺度”的发扬和光大。从表面上看,唯人主义将人置于某种“中心”的地位,依照人的要求来安排世界,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的自由;但事实上,恰恰是在人们强调人的自我塑造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时,人对自由的背离开始了,这就是人的“本质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必然损害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并最终反过来损害人自身的自由发展和自由创造[17]。

“技术理性”的泛滥与唯人主义紧密相关,它展现了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维度:实施力量化、控制化和预测化,服从于人类的“权力意志”。技术理性使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此意义上,技术理性与唯人主义合流了:唯人主义得到弘扬的地方,也就是技术理性大展宏图之处,两者互为手段,互为目的。唯人主义在和技术理性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中,陷入了一个历史的吊诡:技术发达了,人们却丧失了劳动的乐趣甚至权利;科学发展了,人类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意义却越来越迷茫。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西方现代社会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一定的政治文明,但同时也使人处于无根的生存状态。于是,物质与精神离析,科学与人文分离。西方的思想体系在文艺复兴后把人从神学里解放出来之后,却走入了另一条胡同[17]。

四、创意——高技术与高思维

1.创意设计的本质

“设计”出自英文“Design”,近几年它在国内常以“创意设计”出现。“设计”的发展有一个从设计“物”到设计“事”的演进,其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重组资源,探索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产品、人居环境、沟通、服务等前期方案与表达方式,是人类造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设计视野里,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视觉而展开的,视觉符号和形象的审美、功能和传达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随着设计与生产、服务与生活的日趋亲密,它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视觉范围,创造出一种具有特色的设计文化和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18]。

设计文化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的外在形式主要依赖造型艺术,表现为充满文化内涵的美的艺术形态,显示出它作为文化力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它又是产品、项目、环境等预想方案和实现基础,或营销、服务、传播的重要手段,属于生产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8]P137。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设计”与科学技术一样代表着一种先进生产力,它跨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融高技术与高思维为一身,表现为一种蕴含精神文化和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形态,显示出强大的文化力和生产力。

从经济建设来看,创意设计与工业、农业、科技、信息、商贸、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第一、第二产业联系紧密,是这些产业的产业链前端。它具有高知识含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产业的特征和优势,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和未来产业群中的高端枢纽。创意设计是产品附加值的主要来源,是形成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它构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升过程中,创意设计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视界

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产物,自从人类学会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以来,从来没有离开过文化的庇护。继旧石器时代的西班牙桑坦德人以洞穴石壁为媒介,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画下表达狩猎与原始巫术的“大壁画”之后,远在东方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则熟悉了借用陶坯为媒介,以几何纹、人面鱼纹为对象在彩陶上纪录她们对原始渔猎生活的记忆;蔡伦发明的纤维纸张,使人类的文字和图像不再镌刻于甲骨、钟鼎及竹简之上;小孔成像原理结合感光胶片和相纸,再现和记录了18-20世纪人类文明的风雨沧桑。

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人类表达思想和艺术的媒介有了质的飞跃。新媒体艺术是高技术与高思维的结晶,它是计算机科学和人文科学深度融合的文化产物,还涉及认知心理学、人因工程、用户体验(UX)、传播学等。无论是电子音乐、录像装置、数字动画、交互艺术、网络游戏、遥载艺术,还是结合动感、气味和环境模拟等特技效果的4D电影,或是眼花缭乱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互动游戏,它们在带给用户高超的视听享受及身临其境的仿真体验之外,无不打上创作者和设计者深深的文化烙印,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与文化内涵。

3.高技术与高思维的互动与融合

高技术与高思维,是科学与艺术在文化创意中的具体实现。从新媒体设计的发展来看,自然用户界面、多重触控界面、语音识别、图像和人脸识别、表情识别、自然手势、智能空间交互界面等等,都越来越趋向民主、平等的人本界面。本世纪初,微软(Microsoft)开发出智能多触点显示屏界面的交互“智能桌”,这种平台使用多个红外摄像头检测物体和手指触摸到显示屏表面时的反射光,从而使电脑可以有意识地识别手、手指的动作和其他真实的物体。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广泛采用了这一技术。康宁(CORNING)三年前把这种界面与无处不在的特制玻璃进行嫁接,给人们展示了一幅神奇的智能化应用蓝图。设计师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将设计的原始权利交给最终受益的使用者,这种开放的原则正在成为最前卫的设计哲学,使交互设计成为新媒体设计中最显著的特质。3D打印机的诞生,结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流水线的同质化生产,把个性化制造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大数据在创意设计领域的应用,“为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更深入的智能提供了基础”[19]。它以其特有的4V特性(Volume规模巨大、Velocity速度极快、Variety模态多样、Veracity真伪难辨)提醒人们:数据间的“关联性”比“因果关系”更重要。在大数据时代,“需要把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产生的数据按照自然逻辑和社会逻辑体系集成到一起,才能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19]P14,它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观念,也从根本上促进了高技术与高思维的互动与融合。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1.

[2]鄂云龙.中国文化是否淹没在数字鸿沟[N].中国经营报, 2001-05-22.

[3]汤一介.“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J].学术月刊,1997(10):32.

[4]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5-46.

[5]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M].学林出版社,1990:309-315.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M]: 337;转引自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253.

[7]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M].学林出版社,1990:309.

[8]林思云.东西方智慧的差异[J].学习月刊,2005(5):20.

[9]肖玲.东方自然观对现代科学的价值——评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3):68.

[10]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317.

[11]田少煦.民间工艺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41.

[12]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100.

[13] 钱学敏.钱学森谈科学艺术与大成智慧学[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

[14] 李政道.艺术和科学[J].文艺研究,1998(2):80.

[15] 李政道.科学与艺术[J].天津科技,2004(6):38.

[16] 鹿炳君.论科学与艺术的创造力[J].装饰,2006(10):10.

[17] 邬波涛.科学之魂:自由精神的吟唱[N],中华读书报,2004-05-26.

[18] 田少煦.创意设计的发展走向与核心竞争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6-137.

[19] 吴琼.交互设计的临界点:新技术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第三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综述[J].装饰,2014(2):13-14.

(责任编辑:吕少卿)

J022

A

1008-9675(2016)05-0001-05

2016-06-20

田少煦(1957-),男,湖南麻阳县人,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设计。

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社会心理的中国人色彩情感系统及色彩设计方法研究”(13BG068)。

猜你喜欢
科学艺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