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1]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科内涵式发展将是实现当前吉林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更新建设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以优化结构布局为基础,以提升质量水平为根本,以推进系统建设为抓手,以强化优势特色为关键,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着力提升学科水平,实现学科更好、更快、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吉林大学新一轮“985工程”自2010年起实施,于201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2015年8月,国家正式通过并出台了《统筹推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进一步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统筹实施“985工程” “211工程”,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在2014、2015年两年国家重点建设的过渡时期,按照国家要求,吉林大学改革创新,精心组织,提前谋划,系统规划设计了系统化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自吉林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论证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吉林大学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吉林大学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进行了顶层规划设计,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吉林大学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4年实施方案》,方案注重与以往“985工程”“211工程”以及“2011计划”等重点建设计划的有机衔接,在建设思路上,较前期的项目建设,着重体现了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体现了与吉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及吉林大学“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有机衔接。
二是突出体现了坚持“扶优、扶强、扶新”的原则,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三是突出体现了高水平的学科群、高层次的人才队伍、高起点的科研创新基地、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合作等“五位一体”的建设。
四是突出体现了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转变学科建设理念,加强改革引领和重心下移。
五是突出体现了项目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优先发展、重点支持,探索在部分学科(群)开展人事制度、资源分配、绩效奖励等方面的改革。[2]
按照吉林大学关于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4年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为更好推进各学科建设单位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开展项目申报等工作,吉林大学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健全组织、落实责任,论证规划工作有序展开。一是吉林大学组织召开了关于加快推进吉林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渡期建设咨询会议,对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解读和答疑,开展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认真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组织协调成立各项目责任小组。学科(群)建设项目是以一级学科(群)为单位进行申报,吉林大学组织各学科建设单位,按照方案的要求和标准,成立了由首席科学家和责任科学家组成的项目责任小组。三是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吉林大学鼓励相关一级学科打破学科界限,有机组合,深度交叉融合,构建高水平学科群。各学科建设项目责任小组在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组织下,经过充分论证,研究并确定了学科申报层级及项目建设内容,编制了项目预算,提交了项目申报书。四是组织对各项目提交的申报书进行了审核和意见反馈,各项目根据意见和建议,对项目申报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在吉林大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项目评审工作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按照项目建设层级划分为高峰学科(群)建设项目、高原学科(群)建设项目、新兴交叉学科(群)建设项目三类进行。
在评审专家组成员遴选上,为了更加突出了教授治学和学术民主的理念与原则,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尊重学术权力,项目评审专家组组长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同时考虑了专家的学科背景与申报学科的相关性,以及学部、学科专家数量的相对均衡性等因素。从专家组的组成上,严格控制行政职能部门专家数量,充分尊重学术权力和专家意见,在实践中进一步体现了教授治学和学术民主的理念与原则。另外,为进一步保证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除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外,对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的人员,均实行了回避制度,相关人员不得进入到项目评审专家组中。在评审会过程中,按照评审办法的要求,专家组评审围绕学科(群)建设项目申报条件、责任小组构成、建设内容、建设目标、预期建设成效及可验收指标、资金预算、项目人员组成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考察。各位专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认真就每个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投票和打分。投票结果在专家评审会上当场公布。[3]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项目在建设内容上,结合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以“五位一体”建设为抓手,对学科实施分类管理、分层次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相结合、建设任务与资源投入相结合、资源投入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导各学科开展自身的优化和调整,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科实力和水平。[4]
在项目建设投入上,充分考虑突出重点与协调发展的关系,着力于打造学科高峰,经过专家评审和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吉林大学将学科建设经费按照“7∶2∶1”的比例,分别投入建设18个的高峰学科(群)、14个高原学科(群)和8个新兴交叉学科(群)共三类建设项目。
在学科申报范围上,依次优先考虑了三个层面的学科。其中高峰学科群优先考虑了已有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的一级学科、已进入ESI排名前1%学科(领域)的相关一级学科。高原学科群优先考虑了教育部评估结果学科排名率在前20%的学科、有望进入ESI排名前1%学科领域的相关一级学科,以及具有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具有高水平支撑平台、获得重大项目等省级优势特色(含培育)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群优先考虑了具有一定基础、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及面向科学前沿及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前瞻布局意义的新兴交叉学科。[5]
在项目组织管理上,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各层级学科(群)建设项目成立由首席科学家和责任科学家组成的项目责任小组。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责任科学家由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最终审议确定。
在项目经费管理上,按照国家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零余额”的要求,实行经费额度控制机制,并按照学科类型进行差异化控制。学科申请到的仅为经费额度,实际获得经费据项目实际支出而定。各学科建设项目经费的使用,要围绕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虑。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可适度加大人员经费投入比重;在学科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加强学科的“短板”建设,对各学科建设实施差异化管理。吉林大学还预留各项目建设经费的10%作为项目绩效奖励经费,将根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对各项目进行绩效奖励。
结合现实面向长远,吉林大学共规划设计了40个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分为高峰、高原、新兴交叉三个不同层级,不仅涵盖了吉林大学相对具有优势的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势头和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学科通过自由组合、自主定位,进一步加强了学科由下至上的学科自我优化、自我融合,激发了学科建设活力,为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奠定了基础。[6]
注释:
[1]李克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 2016,(5).
[2]熊丙奇.“双一流”需要一流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16,(7).
[3]林梦泉,姜辉,任超.学科评估发展与改革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10,(21).
[4] 李娟,李晓旭,程兰芳.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型重点学科评估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
[5] 张伟,徐广宇,缪楠.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潜力与对策——基于ESI学科评价数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6,(6).
[6]管晓霞,钟书华.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