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另一个战略视角看,这也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如何创新、如何提质所提出的重要宏观导向。而在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使命方面,作为以建成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地方“211工程”高校无疑具有着独特的优势与重大责任。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文化产业区分为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两大类。传统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这种分类方法凸显了文化产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的特征,因而更具有科学性。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因其具有的较高附加值和对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高贡献值而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对第三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这一发展态势下,对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就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集中表现在:一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产业的理性认识与理解而在实践中自觉运用的推广型人才;二是基于对新兴文化产业的高度认同而在工作中自觉运用的实践型人才;三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独到性理解而在实践中主动将二者交叉融合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四是基于对非物质文化的兴趣和认识而自觉主动的将其向文化经济优势引导的创新型人才。
显然,这四类人才并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所培养的专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而应该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地方“211工程”高校发挥学科专业所长所培养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从这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视角看,就要对地方“211工程”高校的分类转型有一个科学认识。
众所周知,地方“211工程”高校从总体上讲,办学定位是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这一定位符合国家建设“211工程”高校的本义与目标。但由于地方“211工程”高校受地理方位、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地方不同重大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总体战略定位不变的前提下,应对自身的办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与分类发展,即对于那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地方“211工程”高校将部分学院、部分学科专业群定位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好地方“211工程”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这一点上看,做好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众多地方“211工程”高校所处的地理方位、特色学科及人才培养模式等优势也决定了其在传承、挖掘、整合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必然在培养一大批文化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能够异军突起。
从学科上讲,地方“211工程”高校大都形成了涵盖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民族学、广告学、经济学、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等专业在内的学科体系,因而在服务文化产业研究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无疑具有着极大的比较优势,在促进与文化产业相关或相近的新型交叉学科发展方面具有极其明显的特色。从人才上看,地方“211工程”高校一般都具有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包括“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实用技术型人才”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完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从需求上看,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物质性文化产业还是非物质性文化产业,都普遍存在着一个做大做强和深挖细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这就给地方“211工程”高校发挥研究专长提供了重要机遇。从服务功能上看,地方“211工程”高校的文化引领功能已由传统的单一性理论继承发展到集“传承、开拓、开放、创新、引领”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体,这无疑促使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视野及研究领域不断得以扩充与完善。
地方“211工程”高校必须坚持“跳出文化看文化,立足服务研文化,放眼发展促文化”的服务理念,整合优化学科资源,积极推动文化研究与科技创新、教育改革、旅游发展相结合,不断催生文化的新内涵、新动力和新形态,使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革命性飞跃。同时,以提升文化产业层次和生活质量的双重作用为导向,深入研究乡村游、生态游、文化游和休闲度假游的特点与规律,为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重大价值的咨询论证。
由于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就注定了其不可能实现完全市场化。因此,高校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就必须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分析。既要重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好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供理论支撑,又要从如何规范与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入手进行实证分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经典案例。这就决定了地方“211工程”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更多的是一个“研究者、论证者、分析者、引导者与咨询者”。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基本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文化惠民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重心下移,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中西部倾斜,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向城乡基层延伸,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地方“211工程”高校应以服务此类文化阵地与平台为对象,深入研究与分析这些阵地和平台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挑战,努力提供有利于促进公益性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咨询报告、调研报告及相关对策建议。
近年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项目。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逆势上扬,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日益上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稳步提升。电影、电视、戏剧、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网游动漫、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因此,如何下大力气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将其真正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与难点。地方“211工程”高校理应直面这一发展态势,从“关注民生、弘扬传统、促进发展”等视角入手,多方位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及其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全面加快特色文化的研究与成果转化,使自身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要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衍生链,是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性产物。从近年来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园区集群化、产业链条化、孵化专业化”为特点的发展模式。因此,地方“211工程”高校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须以此为重心,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创新服务。
一是品牌创建与应用。地方“211工程”高校要以本区域或跨区域的已建立或即将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主打企业或标志性产业”为对象开展研究,对该园所处区域的历史底蕴、空间环境、文化特色等进行深入分析,就园区如何制定严格的门槛和规范进行咨询分析,为确保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高起点建设、高效能运行提供科学论证与理论支撑。
二是整合资源与产业构建。地方“211工程”高校要根据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行业属性与技术特点,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性视角为园区建设的产业链出谋划策,使之成为不断吸引文化创意企业争相入驻的重要诱因。如,对发展电影产业园,研究重点就在于如何集“投资策划、剧本创作、生产制作、宣传推广、发行销售”等为一体,实现电影生产环节的无缝链接,从而大大降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文化创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实践也表明,地方“211工程”高校只有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下游整合的研究与分析并使之常态化,才能为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相关的商务、办公、展览、服务、消费、体验等环节如何进行资源整合提供有力的智力服务支撑。
三是突出高水平研究服务。地方“211工程”高校应以把文化创意产业园构筑成一个“服务人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园区生态系统为绩点,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深入开展研究论证,尤其要针对入驻企业在“共享办公空间、营销推广、信息共享、展品展销、交流学习”等公共服务平台方面的需求制定文化营销战略,指导园区努力营造自由宽松、快乐分享的氛围,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园区企业的活力。
四是实现“合作共赢”。实践表明,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功,关键是“找准特色,聚合效应,孵化成果”。而实现这三项任务都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与科研支撑。
从特色上看,“现在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是单体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也就无法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地方“211工程”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每个园区找准特色定位,以满足不同文化创意企业的需求,在降低园区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从聚合效应上讲,任何文创产业园都不应该是简单的物理空间,更不是简单的“1+1”关系。但现在很多园区存在“有聚集无聚合”的问题,没有融合产生“聚变”反应。造成这一误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高水平的系统性的文化创业产业研究与发展规划,而地方“211工程”高校恰恰在这方面具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因此,积极推进地方“211工程”高校与园区的“校企合作”,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使地方“211工程”高校与企业在交流、互动、合作中不断提高水平、互利共赢,这对于实现从“聚集”到“聚合”再到“聚变”将产生重要影响。从孵化成果而言,每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有对各种孵化成果的强烈需求,这就为地方“211工程”高校帮助初创阶段的文创企业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提供了契机,这也是打造高水平“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引领园区内文化创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心所在。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一所“211工程”高校,宁夏大学在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着独到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宁夏大学将对文化产业的服务功能定位为“坚持大学的文化品位,立足大学职能和办学实际,服务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弘扬,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在“如何实现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研究成果与宁夏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下足功夫,努力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人文学院、阿拉伯学院、西夏学研究院、回族研究院、阿拉伯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宁夏大学充分发挥在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践行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引领文化发展、服务文化产业需求的历史使命,努力把自身的文化优势与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人才与科技动力。在学科专业资源整合上,一是要及时调整与文化产业特别是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学科与专业结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适时开设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确保学科服务的目标指向;二是要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地方文化产业的高层次领军人物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努力培养适应力强、发展强力持久的文艺产业人才,努力培养一批会策划、懂经营、精管理的文化产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设立相关课程,结合大学生特点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构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重点研究基地体系,提升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一是要与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领域的龙头及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企业策划品牌项目、打造产业特色、聚集社会焦点等提供服务与支持;二是要组织力量,对宁夏包括“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和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与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息息相关的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与资源整合,对具有一定市场开发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向相关企业提供文化创意产业的策划与指导;三是要结合韩美林艺术馆在银川建成并运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对黄河文化、岩画文化、贺兰山文化、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并及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
宁夏大学要积极承担收集整理地方文献、抢救地方文化遗产、建立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重任,建成一个以宁夏文献为主体、西夏文化为重点、回族文献为基础的完整、系统、高质量的地方文化数据库,使宁夏大学成为立足宁夏、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地方文献情报中心和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此外,以提高宁夏大学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阿博览会的能力为立足点,积极打造专业性强、具有学术权威且以“‘一带一路’战略沿途5个中亚国家和阿拉伯联盟22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以及伊斯兰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阿拉伯文化研究数据库,以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对阿经贸往来的有关决策参考,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服务中阿交流的新型高端智库提供重要支持。
展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到文化产业必将以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活力为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注入不竭动力,而这也必将为地方“211工程”高校实现服务功能的根本转型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大有作为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