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滨州256600)
韩墩引黄灌区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探讨
张双
(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分析韩墩引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正在推进的水管单位机构改革和灌区工程物业化管理的现代水管新思路,对引黄灌区工程物业化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灌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韩墩引黄灌区;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管养分离
韩墩引黄灌区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山东省滨州市境内,设计灌溉面积6.4万hm2,属国家大型灌区。灌溉系统支以上骨干工程主要有总干渠1条,长29.14km,建筑物84座;干渠4条,建筑物122座,长131.69km;支渠91条,长401.6km,集中管理和维护的难度较大。下属5个基层管理所除承担灌区防汛抗旱调度、水资源保护、水事矛盾调解及工程安全等工作外,还要负责繁重的工程维修养护、保洁、绿化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任务。管理人员身兼数职,造成管理队伍不稳定,不能专心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再加上现有的管理队伍结构老化,人员配备不合理,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导致管理费用开支大、工程维修养护费用无法保障、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工程设施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年久失修,效益严重衰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韩墩灌区管理现状,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为目的,探讨灌区工程维修养护的物业化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维修养护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在管理局科学定编定岗和灌区工程维修养护费足额到位的条件下,将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实行管养分离。按照循序渐进、逐段过渡的思路,韩墩灌溉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计划分3个阶段逐步实现灌区工程的物业化管理:第一阶段是在科学定岗和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维修养护职能和人员从原单位剥离出来,组建一支专业的灌区工程维修养护队伍,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对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第二阶段是将维修养护队伍与管理局分离,转制为企业,仍以承担本单位的养护任务为主。目前韩墩灌区已进入这一阶段,并成立了泰河水务公司。第三阶段是将工程维修养护业务从管理局完全剥离,管理局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通过积极推行灌区工程管养分离,提高养护水平,使灌区工程维修养护工作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道路。
2.1职能清晰,权责明确
水管单位作为灌区工程的“业主”,只对工程进行管理,而工程的维修养护及保洁、绿化等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承包给“物业”,即由具有维修养护资质的单位负责。韩墩灌区在实行物业化管理后,明确了各管理所为灌区工程的“业主”,在工程具体管理上,各管理所只负责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防汛抗旱调度及维修养护工程的计划下达、监督等管理工作。具体的工程维护由专业化的维修养护队来承担,做到保持工程的设计功能,保证工程完整和安全运行。
2.2核定费用,落实补贴
落实财政部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和实施管养分离互为前提,互为条件,只有财政补贴落实了才能实施真正的工程养护及管养分离,而落实财政补贴必须主辅剥离及管养分离。韩墩灌区工程管养分离第一阶段维修养护资金来源主要是水资源费,随着维修养护队转制为企业,逐步进入第二阶段,下一步将要面临与单位分离,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投向市场承揽水利工程维护运行管理业务,实行独立运营,独立核算。市财政承担的工程维修养护费用应及时足额到位,才能确保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
2.3措施具体,监督到位
1)制定灌区工程养护标准。把握以下三大原则,制定灌区工程养护标准。一是确保灌区工程完整、安全运行,巩固已建灌区工程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效益的原则;二是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三是把握因地制宜,便于管理、维护的原则。灌区工程养护标准是水管单位管理工程、养护企业养护工程的政策依据,也是规范管理灌区工程的行业标准,实行物业化管理第一阶段,韩墩灌区就制定了《灌区工程管理细则》,做到有章可循。
2)制定维修养护队的工作目标任务。专业维修养护队主要承担总干渠水工建筑物维修养护、闸门维修养护、启闭机维修养护及附属设施维修养护,清除河面漂浮物、清除河道两岸杂草、巡查管理公共设施、景观绿化美化等任务。管理局成立监督检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照工作目标任务书,按照完成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韩墩灌区水利风景区的维修养护就是实行的这种管养体制,具体做法是,管理局依据有关定额和养护工程数量对韩墩灌区风景区的养护经费进行了测算,按核定总数的60%预付资金,其余40%按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兑现。
3)加强维修养护监督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监督管理,使养护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建立灌区工程养护质量监管目标责任制,确保养护队按照养护标准实施养护。养护结束后,及时组织验收,评定养护结果,加大问责力度,对工程质量和资金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实行“零容忍”制度。
韩墩灌区工程物业化管理的逐步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岗位职责更加明确,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按考核办法实行管理考核;二是管理进一步规范,维修养护及时到位,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三是精减管理人员,减少了管理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创新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实行了长效管理。
实行物业化管理一年来,灌区工程管理、养护职能明确,秩序井然有序,总干渠显现出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新环境,水利风景区的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2014-09,韩墩灌区风景区成功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韩墩灌区作为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试点单位,通过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改革,初步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高效的新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在水利行业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和灌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问题和弊端日渐显现出来,影响着灌区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制约了灌区的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韩墩引黄灌区结合自身的管理现状和工程状况,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为目的,提出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物业化管理模式,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的运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于引黄灌区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物业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崔淑芳,王方园,刘长永,等.韩墩引黄灌区泥沙研究与治理措施综述[J].水利发展研究,2013,(6):47-50.
[2]涂集.关于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水利, 2004,(2):43-46.
[3]姚月伟,赵法元.公益性水利工程物业管理模式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1,(5):30-31.
[4]梁佳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合同模式探讨[J].水电与新能源,2011,(1):48-49.
[5]汪斌,朱延琴.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治理初探[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6):76-80.
(责任编辑崔春梅)
作者简介:张双(1982—),女,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6-26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6)-02-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