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2016-04-08 14:44王恒军临沂市水利局山东临沂276000
山东水利 2016年2期
关键词:临沂市工程建设

王恒军(临沂市水利局,山东临沂276000)



临沂市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王恒军
(临沂市水利局,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临沂市重点平原洼地作为进一步治淮的重要内容,已列入国务院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通过临沂市平原涝洼地排涝治理工程的实施,提高该地区的除涝标准,为国民经济和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基础设施。

【关键词】临沂市;平原洼地;工程建设

淮河流域山东省临沂市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位于临沂市南部,沂、沭河下游冲积平原,涉及沂河、沭河、中运河三个水系。工程区总人口266.52万人,耕地面积15.67万hm2。该地区是山东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属于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区,农业经济在临沂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程区位于沂沭河下游冲积平原,区内地势低洼,河流繁多、水系错综复杂,历年洪涝灾害严重,建国前有“洪水走廊”之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区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加之边界水利纠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河道缺乏系统治理,致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后劲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特殊的水文与气象条件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极易发生暴雨,且时空分布不均。淮河流域在临沂市境内的降雨特点主要呈现暴雨历时较短,降雨强度较大,降雨时间集中等特点,汛期降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流域内的河道流量与降水量变化规律一致,枯季流量较小,洪水主要集中在汛期,由于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流域内洪水呈陡涨陡落型,次洪水过程持续时间较短。

1.2平原面积广,地势低洼,易涝范围大

淮河流域在临沂市境内的平原洼地呈现平原面积广、易涝范围大的特点。除北部柳青河、西部兰陵县部分河道的上游和东部马陵山的河道外,其余均位于平原区。平原区范围约占85%以上。平原区地面平缓,坡降为1/5000~1/10000。遭遇暴雨时,洪水很快汇入干河,进入中下游平原河道,在平原区,由于河道比降平缓,排水不畅,干流洪水下泄缓慢,水位抬升,且高水位维持时间较长,致使支流和排涝干沟排水困难,大量涝水聚积于平原区造成涝灾。

1.3除涝系统不完善,标准低

1)洼地河道现状排洪排涝能力低。多数河道治理于20世纪50~70年代,有的甚至未经过治理,河道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严重不足。

2)局部堤防标准低、质量差。洼地局部堤身断面较小,堤顶高度不足,加之年久失修,风浪冲刷侵蚀破损严重,渗漏等现象时有发生,达不到设计防洪标准。

3)骨干排水工程建设不足,排水系统亟待完善。由于洼地地势低,而外河水位经常高于洼地地面高程,导致雨水无法外排,常形成“关门淹”,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加剧了涝灾。

4)现有建筑物规模小,阻水、损毁严重。洼地内建筑物大都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多数规模小、结构十分简单。区内桥梁、涵闸成为一个个的卡口段,加重了区内的涝灾,有些建筑物已损坏报废,失去了防洪除涝功能。另外,区内排涝站多数为3年或者不足3年一遇的除涝标准,抽排能力严重不足。

2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2.1减轻洪涝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据考证,临沂市自公元前48年(汉元帝初元元年)至1949年近2000年间,仅见于文献记载的流域性大洪水共发生过212次,其中沂沭河同时发生53次,同发频率为25%;决口64次,沂沭河同时决口18次,同发频率为28%。根据工程区历年受灾面积统计资料,1961—2003年,工程区发生洪涝灾害成灾面积6666.67hm2以上的有32次,平均1.3年发生一次,发生频率74.4%;多年平均成灾面积2.25万hm2,主要丰水年有1957、1960、1963、1991、1993、2003、2005年等年份。根据工程区内1961—2003年43年的统计资料,在过去43年内,土地受灾总面积为94.57万hm2,在2003年工程条件下土地淹没总面积为60.21万hm2,项目建成后土地淹没总面积为24.08万hm2,多年平均减灾面积8400hm2,历年减灾效益总值为1210318万元,多年平均减灾效益为28146万元,防洪除涝工程效益十分巨大。

2.2提高防洪除涝标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该区位于沂沭河下游平原涝洼区,区内地势低洼,河流繁多,水系错综复杂;降雨丰沛,降雨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较大。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区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加之边界水利纠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河道缺乏系统治理,致使洪涝灾害经常发生,农业生产后劲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区是以旱作物为主的农业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两作或两年三作,农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其次是地瓜、高梁、大豆等;经济作物以大蒜、蔬菜、编柳、花生为主。工程区是山东省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临郯苍大粮仓”之称,区内的兰陵县以“山东南菜园”著称。

涝害已经成为工程区内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实施加固堤防,改造沿河建筑物,新建排涝泵站等工程措施,加快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改变易涝多灾的局面,是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群众的迫切要求。

2.3满足排涝总体规划的要求

2004年8月,山东省水利厅组织专门会议,要求淮河流域有关市(地)尽快编报“山东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排涝规划”,并下发了《山东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排涝规划编制说明》。2005年,山东省淮河流域管理局组织编写了《淮河流域山东省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规划》。本次工程是规划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有本次工程实施后,才能发挥项目的总体效益,以前实施的项目中的排水出路才更畅通。

2.4解决区域洪涝灾害的需要

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是一项综合解决沂、沭、泗河中下游洪水出路问题的系统工程,是国家为解决鲁南、苏北地区洪涝灾害而实施的具有长远和全局意义的治淮重点工程。历史上由于黄河夺淮侵泗,沂沭泗水系遭到极大破坏,致使该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因洪水出路问题,鲁苏两省边界水事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械斗,严重影响了该地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由于洪涝灾害已经成为工程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当地群众生产致富的“拦路虎”,因此,当地政府和群众迫切要求尽快实施临沂市平原洼地治理工程。

3 结语

通过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项目的实施,可使治理区除涝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完善淮河流域除涝减灾体系,提高重点平原洼地防洪除涝标准,使涝灾严重的重点平原洼地除涝标准基本达到5年一遇。对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促进治理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作用,并具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责任编辑迟明春)

作者简介:王恒军(1973—),男,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4-27

【中图分类号】TV8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6)-02-0026-02

猜你喜欢
临沂市工程建设
假如我是马良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临沂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