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防洪治理工程对嘉陵江湿地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2016-04-08 08:34:10王莹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陕西水利 2016年4期
关键词:凤县嘉陵江干流

王莹(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嘉陵江防洪治理工程对嘉陵江湿地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王莹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嘉陵江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对嘉陵江湿地的影响,论述了工程建设对湿地环境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提出了减缓工程建设对湿地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确保工程实施发挥较好的防洪、经济和生态效益。

防洪工程;嘉陵江湿地;影响分析;防治对策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防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河流湿地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陕西省嘉陵江防洪治理工程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中的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1 嘉陵江湿地概况

1.1嘉陵江流域概况

嘉陵江发源于陕西省宝鸡市代王山的东峪河,因流经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上游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流经的主要城市有宝鸡、汉中、广元、南充、重庆,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全长1199km,流域面积159800km2,陕西境内干流长243.8km,流域面积10039km2,其中宝鸡市2531km2,汉中市7508km2。

1.2嘉陵江湿地现状

嘉陵江湿地于2008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2],嘉陵江湿地范围为:从凤县马头滩到宁强县燕子砭镇,包括嘉陵江河道、河滩、泛洪区及河道两岸1km范围内的人工湿地。含陕西略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划上包括宝鸡市凤县、汉中市略阳县、宁强县。

现状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河漫滩、江心洲、人工坑塘(采砂形成)等。通过现状调查,本工程各堤防河段均位于城镇等人口密集区域,因此河道两岸河漫滩的湿地生态环境人为干扰较为严重,部分湿地被当地居民占用(用来耕作或搭建简单的棚舍),现存湿地几乎没有原始自然状态的遗迹;河道江心洲等人为干扰较少的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较完整。由于凤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嘉陵江凤县段河道两侧建有湿地公园,公园内均为人工湿地。

2 陕西省嘉陵江防洪治理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宝鸡市凤县和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凤县段上起黄牛铺镇212省道公路桥南,下至双石铺镇(凤县县城杨家坪村(灵官峡入口)的嘉陵江干流;略阳、宁强段上起略阳县白水江镇下至宁强县燕子砭镇的嘉陵江干流及该区域内的一级支流(阳平关的韩家河及巨亭镇的黑水河)汇入口。建设内容主要为:干流共布置堤防工程23.20km,其中新修堤防21.44km,加高培厚堤防1.504km,加固堤防5.229km;干流新修护岸工程14.204km,新建护滩工程0.224km,布置穿堤闸洞17处,穿堤涵管4处,新建护基坝48座;支流共布置新修堤防3.16km,护岸工程0.27km。施工工期为三年。工程总投资33890.3万元。

3 工程建设对嘉陵江湿地的影响分析

3.1对湿地存在的影响

(1)通过对工程方案的分析,设计堤距是依据嘉陵江干流稳定河段水面宽度,结合现状河道特征,分段确定最小堤距以满足河道的泄洪断面需要。设计堤线一般紧贴岸边布置,布置时力求平面形态顺畅,无人为急弯和突放、突缩现象,支流汇入时,尽量减小入汇角外,支流入汇处干流堤距视地形条件尽量适当放宽。上述堤距确定方案没有挤占河道内湿地的范围,不会减少河流湿地面积,支流入汇处干流堤距视地形条件尽量适当放宽后,还可使支流入汇处湿地面积有所增加。

(2)本次新建堤防工程中,城防段工程对湿地几乎没有影响;农防段工程对湿地影响较大,会永久占用一定的湿地面积,特别是凤县段黄牛铺镇、红花铺镇、凤州镇和双石铺镇规划的8.281km堤防工程和48座护基坝工程,可能使上述区域15.34hm2的湿地消失。

(3)工程区内已成堤防由于防洪标准低、抵御洪水能力差、因需而建、分布零乱,经过本次工程加固、加高赔厚后,防洪标准提高,防洪能力增强,洪水泛滥现象减少,对保护该区域湿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嘉陵江两岸漫滩和部分一级阶地潜水与河水有相互补给关系,本次部分新建堤防工程会使河水补给潜水量减少,从而使湿地面积也随之缩小。

3.2对湿地功能的影响

本工程永久占地对植物生境的占用是不可逆的,现状湿地环境将被堤防工程所取代,对湿地生态系统及植被产生直接的破坏。

本工程砂砾料场、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占地对植被的扰动和破坏是暂时的、且可恢复。施工期内会减少该区域植被生物量,施工结束后,采取草皮护坡、栽植防护林等植物措施后可逐渐恢复。

施工期间由于人为活动加剧,机械噪声等,将使河道两岸栖息的动物(主要是鸟类)受到惊吓、干扰而外迁。本工程施工区较分散,且多为小型机械,噪声源强不高,影响范围有限。工程施工结束后,因工程干扰而外迁的动物将重返原生活区。因此,工程建设对河道两岸栖息的动物影响较小,且是暂时的。

此外,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后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嘉陵江湿地的水体产生影响。

工程建成运行后,植被将逐渐恢复,堤防的拦挡,减少了人类对河流湿地的干扰,防护林的栽植,对保护堤防和湿地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工程运行期对湿地的影响是正面的。

4 保护嘉陵江湿地的对策

嘉陵江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2]。嘉陵江陕西段位于嘉陵江流域的上游,陕西嘉陵江湿地的保护对整个嘉陵江流域具有较大的意义,对嘉陵江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有较大的作用[3]。

为保护陕西嘉陵江湿地,降低本工程建设对湿地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应细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要求,按照《陕西省湿地保护规划》,不得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环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通过陕西嘉陵江湿地管理机构的同意。初步选定的18处砂砾石料场选址应避让陕西嘉陵江湿地的重要区域,并取得陕西嘉陵江湿地管理部门的许可。

(2)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合理确定堤防设计堤距,减少对河流湿地的占用。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堤防断面的设计应充分贯彻少占地的原则,减少工程建设永久占用湿地面积。贯彻“柔性治水”的理念,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堤岸硬化面积,采取草皮护坡等植物防护的措施,并在堤身未硬化

(3)充分利用本次工程产生的挖方作为堤身填筑料,削减砂砾石料场的数量和开采规模,减少河道内取料破坏河床、干扰河流湿地环境的影响。

(4)在湿地内从事施工建设等活动,应当遵循鸟类等水禽迁徙和湿地植物生长的规律。禁止从事以下活动:

①开垦、烧荒;

②擅自排放湿地蓄水;

③擅自采砂、采石、采矿、挖塘;

④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⑤擅自砍伐林木、采集野生植物,猎捕野生动物、捡拾鸟卵或者采用灭绝性方式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

⑥向天然湿地内排放超标污水,投放可能危害水体、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

⑦擅自向天然湿地及其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倾倒固体废弃物;

⑧擅自向天然湿地引入外来物种。

(5)对于工程永久占用的湿地面积,应采取占一补一的措施,减缓工程永久占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工程临时占用的湿地面积,工程完建后应及时采取植物措施,尽快恢复植被,并种植防护林,以便更好的保护堤防和湿地环境。

(6)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确保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湿地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在施工人员中普及湿地保护的基础知识,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5 结语

陕西省嘉陵江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设对嘉陵江湿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永久占地对湿地面积的减少和工程施工期临时占用、扰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两方面。工程永久占地对湿地面积的减少在采取优化设计方案、占一补一等措施后,不利影响可减缓;工程施工期的占用和扰动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工程完建,植被恢复等措施的实施,不利影响可减免。工程建成运行后,具有较好的防洪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陕西水利

[1]周灵国主编.陕西湿地[A].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

[2]陕政发〔2008〕34号,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

[3]寇晓梅,徐建光.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与湿地保护[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3):75-77.

[4]刘强,尹高峰,冯博.浅谈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和湿地保护区的关系[J].水利发展研究,2011,5:63-65.

(责任编辑:唐红云)

TV87

B

猜你喜欢
凤县嘉陵江干流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32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中国水利(2020年23期)2020-12-24 06:24:40
嘉陵江东满福坝
青年歌声(2019年9期)2019-09-17 09:02:58
在嘉陵江边
中国三峡(2017年4期)2017-06-06 10:44:22
惠安盐路与周边市场网络的形成
新一代(2017年2期)2017-03-28 13:38:48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27
我的嘉陵江(组诗)
剑南文学(2016年13期)2016-08-23 12:10:56
新疆额敏河干流防洪工程施工分析
甘肃黑河干流中游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陕西凤县羌族文化中的“体育元素”以舞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