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群
(厦门大学 学生处,福建 厦门 36100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调查与思考
——基于福建省6所高校的实证研究
郭建群
(厦门大学学生处,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认同建构的前提是对认同现状的全面了解和把握。通过对福建省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可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较不理想,情感、行为认同较不均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研究不够深入、国家制度体系不完善、学校教育模式不科学造成的,因此,可以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研究、改善国家制度体系、完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
一、引言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党首次从国家发展、社会权利、公民伦理三个层面用十二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在报告中强调了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在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更是强调要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来抓。可见,新世纪以来,随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也被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而提上日程。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与北大师生座谈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确,青年大学生是关键的认同主体之一,他们能否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策略,对于促进青年大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述评
在十八大以前,学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更多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在十八大以后,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纵观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认同建构的背景及必要性、认同现状及问题以及认同建构的机制及路径建设三个方面。
学者们普遍认为,开放的社会环境、多元的价值交叉、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教育形式的单一,使大学生“权威”意识淡化、信仰变化、价值选择复杂化[1-3],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型的具有特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是迎接世界文化挑战的精神武器;是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是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保持民族特色的精神支柱[4,5],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改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现状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完善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需要;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实现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需要[6,7]。
在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背景及必要性后,学者们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包括认知(事实)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的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8,9],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国家层面上的多责任主体的单向灌输、社会层面上的教育环境复杂多元、学校层面上的教育空间扁平、相关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师队伍内涵建设亟需加强、实践教育环节仍然处于零敲碎打的状态、学生自身层面的主体性价值追求存在缺失等问题[10-11],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从国家制度建构、社会氛围引导、学校创新教育、个人价值观的冲突消解、融入及整合与重塑等方面进行建构。
可见,当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必要性、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智力支撑。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必要性、存在问题及建构路径的探讨,针对十八大最新凝炼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的研究较少。在为数不多的认同现状的研究中,主要是停留在情感认同层面的调查[12],缺少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认同三个层面的全面考察;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多理论探讨,少实证支持。已有研究更多的是通过定性分析来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作出分析,缺少实证数据对认同现状的全面把握,这就使得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对策方面陷入了泛泛而谈的境地,不利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构策略。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的问卷调查。问卷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对象背景的统计;第二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的调研;第三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情况的调查:基于对价值观内涵的理论文献解读,调查问卷从国家发展、社会权利、公民伦理三个层面对12个价值观进行了概念界定及操作化设定,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一方面,分值从“5”至“1”分别代表“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中立”“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用以测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程度,另一方面,分值从“5”至“1”分别代表“做得非常好”“做得比较好”“一般”“做得比较不好”“做得非常不好”用以测量大学生的行为认同程度;第四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策略的调查。
本次调查通过判断抽样抽取了福建省内的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莆田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6所高校,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7份,有效回收率为88.1%。对于所获得的调查问卷资料,本研究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四、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认知认同: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是否了解、知晓;情感认同:大学生是否同意、拥护该价值观;行为认同:大学生是否践行了核心价值观。课题组分别从这三个层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进行分析。
1.认知认同
(1)认知认同现状
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在被问及“是否了解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仅有10.2%的学生选择“了解得很清楚”,有57.9%的学生表示“了解一点”,不了解的大学生占31.9%。对表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共720人)进一步追问,让其对所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选择,其选择情况如图1所示。可见,总体而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知晓度较低。在表示“了解一点”以及“非常了解”的学生中,知晓率最高的核心价值观“民主”为80.1%,而知晓率最低的价值观为“友善”,知晓率仅为26.5%。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呈现一种阶梯状分布,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知晓率最高,公民个人伦理层面的价值观知晓率最低,说明很多大学生并不认为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有关,更多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事情。
图1 大学生所了解的核心价值观内容
(2)知晓途径
通过调查可知,71.1%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宣传报道了解到核心价值观,这说明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应充分重视网络的作用;知晓途径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老师的课堂讲授(52.4%)以及报刊杂志(48.1%),此外,也有学生通过课外的社会实践及其他途径对核心价值观有所了解。
图2 核心价值观的知晓途径
2.情感认同
价值情感认同是较认知认同更进一步的认同,是经过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之后趋于稳定状态的情感认同[13]。我们将12个价值观进行了操作化设置,分别用5至6个描述性语句进行表述,让受调查者对其赞同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意味着学生在情感上越认同该价值观。
由表1可知,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均值为4.50,情感认同水平较高,表明虽然十八大凝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知晓情况不理想,但情感基础较好。从层面来看,大学生对国家发展层面的情感认同度最高,公民伦理层面的情感认同度排在第二,社会权利层面的认同程度最低。从单个价值观来看,除“自由”和“公正”以外,其余的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值都高于4.50。
3.行为认同
对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我们将12个价值观进行了操作化设置,分别用4至8个描述性语句进行表述,让受调查者对该描述情形的践行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意味着学生在行为上越认同该价值观。
根据表1可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得分均值为4.00,可见,总体而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度处于中度偏高位置。从层面来看,公民伦理层面的践行得分情况显著高于社会权利以及国家发展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从单个价值观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诚信”“爱国”以及“敬业”三个价值观,“富强”这一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度最低。
表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差距分析
首先,从层面看,“认知-情感-行为”三级认同呈非充分非必要关系。调研数据表明,国家发展层面的认知认同以及情感认同虽然得分较高,但是行为认同却是最低的;社会权利的情感认同虽然是最低的,但是行为认同得分却处于中间位置;公民伦理层面的认知认同以及情感认同虽然都不高,但是在行为认同方面却是最高的,这与该层面是对公民个人的要求,相较于国家以及社会层面更易为个人所践行有关(见表2)。
表2 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认同情况表
其次,从单个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差距来看,与个人日常行为更为相关的公民伦理价值观念更体现出情感、行为一致性的特征。如图3所示,“诚信”“爱国”“敬业”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差距最小,“富强”“和谐”以及“平等”三个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差距最大,排在前三位。
图3 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均值及其差距图
最后,从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两个维度对每个价值观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价值观认同建构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并存。如图4所示,以各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均值为X轴,情感认同均值为Y轴,并分别以相应认同值的平均水平为分界线,高于平均水平的视为认同水平高,这样便可以将3个层面12个价值观进行四象限归类。象限划分及归类结果如下:
象限Ⅰ:优势区,即情感、行为认同均值都高的价值观的聚集区。如图,公民伦理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落在第一象限,表明大学生不仅对该类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高,而且能够较好地践行这类价值观,这为这类价值观的认同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认同培育上的优势。
象限Ⅱ:机会区,即情感认同值高、行为认同值低的价值观的聚集区。如图,国家发展层面的“富强”“民主”“和谐”“文明”价值观以及社会权利层面的“平等”“法治”价值观落在这一象限,表明大学生对这类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较高,而行为认同有待提高。较高的情感认同水平为该类价值观的认同建构提供了机会,在对此类价值观的认同建构过程中,应以此为基础,着重加强对此类价值观行为认同的培育。
象限Ⅲ:劣势区,即情感和行为认同值都低的价值观的聚集区。如图,“公正”“自由”两个核心价值观落在这一象限,表明这两个价值观的情感和行为认同度都有待提高,这是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劣势区,针对这部分价值观的认同建构,不仅需要加强情感认同教育,同时还需要加强行为认同教育。
象限Ⅳ:挑战区。行为认同值高、但情感认同值低的价值观将出现在该象限内。对此类价值观,应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教育,同时强化其行为认同。结果表明没有价值观落在这一象限。
图4 “情感-行为”认同四象限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分析
1.合理性研究有待深入,认知认同不理想
理性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现实追求[14]。要成为“理性化”的价值观,不仅要求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合理性,也需要具有工具合理性,即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说来,就是在保证人们对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有正确全面的理解的同时,必须有一套能够达成价值合理性的有效制度安排与制度运行,即工具合理性。显然,要做到二者的统一,不仅要体现在实践逻辑上,也要体现在理论逻辑上。相较而言,理论逻辑上的解决是实践逻辑的前提,因为理论能够为具体的实践提供明确的方向。因此,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理性化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全面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价值观的理解并不透彻。而事实上,“‘三个倡导’虽然只有简短的24个字12个词,但是每一个词、每一种价值无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已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官方正式文本却鲜有专门针对‘三个倡导’中各种价值理念的理论阐释。尽管不少学者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对‘三个倡导’的概念内涵也进行过解读探讨,但时至今日仍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对‘三个倡导’十二种价值理念的阐释不足和模糊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15]。在工具合理性方面,当前我国虽然在实践中获得了应有的能够体现核心价值理念的制度自信,但是这种制度自信背后的理论力量仍有待加强。例如,对于人民民主的中国政治制度安排与现代民主价值、民主制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还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16]。
此外,人们认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就是对其现实合理性的认同。这一现实合理性除了包括其现实有效性之外,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其历史必然性。这就意味着,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对人们认同(尤其是情感上的认同)核心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国现有的阐述逻辑与内容的说服力并未能够与时俱进,其原因在于其视角是意识形态的视角,现有研究经常局限于核心价值观关乎意识形态的问题,却没能说清楚核心价值观“从何而来,为何而来以及如何而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缺乏历史基础。
2.国家制度有待完善,情感、行为认同不均衡
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人们对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否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其所产生的效果,即能否享受价值观所带来的发展与幸福,亦即价值观的现实有效性问题。这种现实有效性除了取决于个人意愿、能力素质外,更主要取决于能否实现价值观的制度化,即从制度上紧紧地守住这些价值观,使人们享受到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精神的国家制度所带来的好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幸福”[17],在中央办公厅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因此,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不仅仅是人们的社会价值、意识形态问题,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问题。没有合理、有效的国家制度建设,就不可能形成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价值观认同。另一方面,从认同培育的路径来讲,“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各种自发自觉影响交互作用的立体过程,绝不是孤立的‘院墙教育’,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种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远非教育系统所能独立驾驭,因此,从这一方面看,也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为价值观认同提供环境保障。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并不均衡,相较于国家发展和公民伦理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对社会权利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水平较低。这反映出我国的社会发展、社会建设制度急需完善,尤其是对存在于医疗、养老、住房等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社会领域的问题,更是亟待制度的完善来加以解决。
英国学者维尔说过,“20 世纪理论家的任务就是,恰当地配置这些价值,并提出可以使这些价值得以调和的制度性手段”[18]。可见,在努力完善国家制度使之与核心价值理念相适应的同时,也要给予人实现这种价值观的合法手段和制度途径,以达到目标和手段的平衡统一。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出现了情感和行为认同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在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更是如此,主要表现为情感认同较高而行为认同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个人不知道如何进行价值观的践行,这可以通过认同教育加以解决;二是制度缺失或不完善导致的践行渠道的受阻。具体说来,就是指当前我国在某些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方面,并未给予所有人实现核心价值目标的平等机会和途径,这样就有可能在国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目标和社会结构使其可以实现目标的“有限合法机会”之间形成巨大矛盾,造成莫顿所说的“社会反常状态”[19]。而这种反常状态的持续一方面有可能导致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怀疑乃至不认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人们通过“越轨”甚至犯罪的非法手段来达到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这都不利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建构。
3.教育模式不够科学,教育成效不显著
高校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也是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校园的教育引导对于提高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主要与教育模式有关。在被问及到“学校是否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时,有64.7%的学生表示学校进行了该项教育活动,有29.9%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开展了该项教育活动,有5.4%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展,说明有些高校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还不够重视。在开展了该项教育活动的学校中,有89.7%的大学生参与了教育活动,其形式包括“专题讲座”(39.2%)、“课堂讲授”(34.6%)、“校园活动”(12.1%)、“社会实践”(6.8%)等。可见,传统的单一的理论灌输还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在社会日趋开放、信息传播日趋迅速的今天,这种单一封闭的模式缺乏互动性、参与性,远远不能调动起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激情和兴趣,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知,更影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那些没有参与活动的大学生表示主要是因为对教育内容“没兴趣”“不相信”,或觉得“没意思”。事实上,在教育内容上,当前的价值观教育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停留在认知认同教育的层面,侧重对价值观的理论讲解,主要以让受教育者知道、了解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的,而缺乏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层面的教育。二是认同教育缺乏针对性。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没有针对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是一概而论,这种粗放式的教育方式导致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毫无重点,成效更是大打折扣。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福建省6所高校1057名青年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首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不尽理想,未达到全方位、深层次的程度;其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水平处于中上水平,但都存在层面上的认同不均衡问题:情感认同方面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认同度最高,行为认同方面则是公民伦理层面的价值观认同度最高;再次,各个核心价值观在“情感-行为一致性”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特点,公民个人层面的四个核心价值观较能体现出情感、行为的一致性,国家层面的四个价值观以及社会层面的“平等”“法治”价值观表现为高情感认同、低行为认同的特点,社会层面的“自由”“公正”价值理念则表现为低情感认同、低行为认同的特点;最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中主要存在价值观合理性研究不够深入、国家制度有待完善、教育模式不够科学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主要策略有:
(一)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研究,为核心价值观树立认同前提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20]。合理性研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前提。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研究,首先是要从学理上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从精神文明、人类发展的视角出发,在学理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而严谨地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意识形态的范畴,其本质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问题,即应以比“意识形态”更大的范畴与时代逻辑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内在历史逻辑;其次是要从理论上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一方面应切实加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合理性研究,将“每一种价值理念分析透彻、论证清楚、阐释全面,特别是要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实践去对诸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人类文明之共同成果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21]。另一方面,应切实加强核心价值观工具合理性的理论研究,即加强对我国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的理论研究。
(二)改善国家制度体系,为核心价值观提供认同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蕴含在国家的制度建设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人们的认同乃至信任,就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一方面,需要对现行的制度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改革那些与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合的制度,从而使制度的构建和运行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否则一个社会长期处于“价值与制度”两张皮的状态,或处于“价值空置”和“制度空转”状态,就会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渐行渐远,民心就会离散,社会就会混乱,政局就会动荡[22]。另一方面,完善国家制度体系除了使制度所欲达成的目标与核心价值理念相契合之外,还应加快完善或建立提供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手段、渠道、方法的制度规范或机制,如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防止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所提供的目标和手段之间出现断裂和脱节。
(三)完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为核心价值观搭建认同舞台
学校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构中,应努力完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为核心价值观搭建认同舞台。一是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创新价值观教育形式,促进价值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采取诸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参与度、互动性;二是充分把握大学生的认同现状与认同特点,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推进”“逐个击破”的策略,有所侧重地实施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全面推进”主要是指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行为认同三个方面同时推进。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认同是相互促进的,不是渐进的关系。因此,应以提升认知认同为基础,促进情感以及行为认同的增强;以情感认同为纽带,带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兴趣和行为认同的提升;以行为认同为手段,促进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深化。“逐个击破”是指在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各个价值观的不同认同水平和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知、情感或者行为认同教育。
(责任编辑:何茂勋)
参考文献:
[1]范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2):168—171.
[2]王丽丽,张森林.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4—47.
[3]郑彩莲.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以温州高校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59—63.
[4]黎庶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哲学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6):109—113.
[5]刘永生,康丽滢,郭秀丽.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途径[J].求实,2014(1):209—210.
[6]马福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提升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35—38.
[7]王丽丽,张森林.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15.
[8]吴小林.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3(2):238—241.
[9]潘清.探索认同机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37—39.
[10]赵欢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3):7—11.
[11]范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2):168—171.
[12]郭朝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210—215.
[13]杨志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7):79—81.
[14]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8):45.
[15]吴勇锋,李振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与完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176—180.
[16]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8):45.
[17]郝立新,沈江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红旗文稿,2014(9):13.
[18]维尔.宪政与分权[M].苏力,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334.
[19]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0.
[21]吴勇锋,李振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与完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176—180.
[22]虞崇胜,张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J].东南学术,2013(1):13—21.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bou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A Survey of Six Univers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GUO Jian-qun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bou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 strategic task to promote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The premise of constructionof identity is that we must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survey of six univers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shows that the cognitive identity about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not ideal,it is imbalancein emotion and behavior identit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is not significant.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ese:the reasonable studies of core valuesisnot in-depth;our national institutional system is imperfect;the school education mode is unscientific. Therefore,we can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abou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enhanced the reasonable studies of core values;improving national institutional system;Improve the education model of core values.
Key Words:core values;identity;construction
基金项目:2013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2013B005)。
收稿日期:2015-11-13修稿日期:2015-11-24
作者简介:郭建群(1989—),男,回族,福建泉州人,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1-0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