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观察

2016-04-08 07:33孙丽云
护理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夏 芳,孙丽云

Effect observation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chok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Xia Fang,Sun Liyun(Shanghai Xuhui Mental Health Center,Shanghai 200232 China)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观察

夏芳,孙丽云

Effect observation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chok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Xia Fang,Sun Liyun(Shanghai Xuhui Mental Health Center,Shanghai 200232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入住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60岁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98例设为观察组,使用噎食风险评估表评估噎食风险,并对不同噎食风险人群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将2013年1月—12月住院的92例≥60岁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噎食发生率及噎食致死率。[结果]经噎食风险评估,观察组具有噎食高风险者79例(80.61%),噎食低风险者19例(19.39%);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噎食发生率为1.02%,噎食致死率为0;对照组噎食发生率为6.52%,噎食致死率为4.35%。[结论]对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评估噎食风险,对噎食高风险人群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噎食的发生,降低噎食致死率。

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噎食;护理干预

噎食(choke a food)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位或卡在食管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的呼吸抑制[1]。老年精神障碍病人除了患有精神疾病外,大多数病人生理机能衰退,是精神科病房中发生意外的高危人群。>据报道,精神科病人在住院期间噎食发生率为0.41%,死亡率可高达66.6%,其中有80%的是老年人[2],不仅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痛苦,同时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预防噎食的发生成为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通过对老年精神障碍病人造成噎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期间年龄≥60岁的老年病人进行噎食风险评估,对高危人群提出及时、有效的、针对性的分级护理干预,从而减少噎食发生率,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60岁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19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10)痴呆诊断标准。其中,将2014年1月—12月98例病人设为观察组,男60例,女38例;年龄60>岁~85岁(73.54岁±7.86岁);病程2年~18年(6.38年±3.72年);疾病种类:阿尔茨海默病41例,血管性痴呆30例,帕金森病性痴呆18例,额颞痴呆9例。将2013年1月—12月入住的92例病人设为对照组,男57例,女35例;年龄60岁~84岁(75.96岁±8.05岁);病程2年~17年(6.54年±3.68年);疾病>种类:阿尔茨海默病37例,血管性痴呆28例,帕金森呆17例,额颞痴呆1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种类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病人使用噎食风险评估表评估噎食风险,并对不同噎食风险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即对噎食风险低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噎食风险较高的病人则采取重点管理及护理。

1.2.1.1噎食风险评估结合崔静怡等[3]精神病院住院病人噎食风险评估量表修改设计,量表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回答“是”或“否”,凡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风险因素的病人均判断为噎食高风险者。条目内容包括: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存在脑器质性病变;存在精神症状;卧床进食;年龄≥70岁;牙齿缺失;暴饮暴食;偷食、抢食;既往有噎食史;智力低下等。通过评估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可能导致噎食的危险因素,预测病人发生噎食的风险性。

1.2.1.2护理干预措施对噎食高风险病人实施重点管理及护理干预措施。①就餐区域的选择:在餐厅内为噎食高风险病人设置专门就餐区域,就餐时保持环境安静,禁止病人看电视、大声喧哗等导致病人进餐注意力分散的行为。②食物的选择和限制:选择食物以松软易消化、易于咀嚼和吞咽为原则,如面条、稀饭、鸡蛋汤等,尽量避免煮鸡蛋、蛋糕、粽子、年糕等干燥或黏性较大的食物,家属自行为病人准备的食物,必须经护理人员检查并符合要求后方可留下,但必须由专门人员统一管理及发放,禁止自行给病人留用和进食。③就餐时的监督和管理:就餐过程中必须由1名以上资深护理人员负责监督和巡视,指导病人规律、缓慢、小口进食,细嚼慢咽,嘱病人边吃边喝,进餐时禁止聊天及行走。牙齿缺损病人最好在进餐前安装活动性义齿,方便嚼碎食物并有利吞咽。护理人员巡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进食速度、食量、体位及吞咽情况,暴饮暴食者应嘱其放慢速度,减少食量,伴吞咽困难及面肌痉挛病人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癫痫病人应有专人守护进食,防止进餐时癫痫发作引起噎食。④就餐时的体位干预:非卧床病人进食时必须采取坐位进食,卧床病人可协助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进食,可借助重力的作用使食物易被摄入及吞咽,进餐结束半小时后方可平卧,防止因食物逆流导致食物吸进气道导致窒息[1]。⑤噎食的判断和抢救:一旦发现病人在进餐过程中发生呛咳、一手放到喉部、面唇青紫、呼吸困难、失去知觉甚至二便失禁等现象,即可判断为发生噎食,应立即抢救,抢救者首先用中指和食指将食物从病人口腔中抠出,然后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急救,置病人平卧位,抢救者面对病人骑跨于其髋部,然后用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并将下面一手掌根置于病人胸廓下脐上部位,借助抢救者身体的重量对病人腹部进行快速冲击压迫,反复操作直至食物排出。意识清醒者可于站位进行该方法急救。若食物已误入气管难以排出则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抢救。

1.2.2观察目标观察两组病人噎食发生率及噎食致死率。

2结果

2.1观察组98例病人噎食风险评估结果经噎食风险评估,观察组具有噎食高风险者79例(80.61%),噎食低风险者19例(19.39%)。

2.2两组病人噎食发生率及噎食致死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病人噎食发生率及噎食致死率比较

例(%)

3讨论

3.1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发生噎食的风险因素分析

3.1.1生理功能退化老年病人本身生理功能退化,多伴有牙齿脱落、咳嗽反射功能下降、唾液分泌减少、食管下端括约肌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导致食物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下降,同时老年病人常伴有各种脑血管疾病或食管病变,进一步加重了吞咽反射迟钝,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是导致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发生噎食的重要生理因素。

3.1.2精神疾病症状精神障碍病人多伴有大脑器质性改变,并因此引发吞咽反射迟钝,同时易发生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当这些病态现象发生时病人易出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现象,如进食速度过快或直接吞食较大的块状食物,吞咽时易堵塞气管或食管,合并躯体疾病的情况下更易导致噎食的发生。另有研究发现,病人进食时若突发抽搐也是导致噎食的风险因素,此外,精神障碍病人对饥饱的感知性较差,进食无度,>特别是在集体进食时易造成急性食管堵塞而发生噎食。

3.1.3药物不良反应精神障碍病人因伴有精神及行为症状,多需要长期服用利培酮、氯丙嗪、氯硝西泮等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等抗精神病药物,但该类药物常伴有椎体外系反应、急性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4]。有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剂量较大者易发生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引起咽喉肌功能失调,抑制喉部环状括约肌的正常吞咽反射而出现吞咽困难,易导致噎食的发生[5]。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和5-羟色胺阻断作用使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舌燥,进食时可因食物团阻塞食管导致气管受压造成病人呼吸不畅引起窒息[6]。

3.1.4卧位进食部分老年精神障碍病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常在平卧位时进食,或个别能自理的病人喜欢躺在床上偷偷进食,此时食管处于水平位置,吞咽食物时易发生噎食现象。

3.1.5食物干燥或黏性大老年精神障碍病人本身吞咽功能减退,当进食煮鸡蛋、蛋糕、米饭等较干的食物或年糕、麻团等黏性较大的食物时,这些食物不易咀嚼,常黏附于咽喉部位难以下咽而发生噎食现象[1]。

3.1.6管理不到位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理解能力较差,依从性较差,若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管理松散,对病人入院时噎食风险评估不全面,病人集中进餐时尤其是对噎食风险较高的病人未落实监督措施,家属违反规定私自给病人留食物等,都是导致病人发生噎食的重要危险因素。

3.2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和意义精神科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保障病人安全,它不仅是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护理病人的重要环节,更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工作。减少噎食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噎食发生的各种原因,对住院期间每位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进行噎食风险评估,针对高危人群提出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并根据病人不同的躯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加强会客管理,培养病人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强化护理人员对病人进餐全程的监督管理及安全防范意识,做好饮食护理及管理,强化各种防范措施,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98例病人中经噎食风险因素评估,认定具有噎食高风险者高达80.61%,对不同噎食风险病人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噎食发生率及噎食致>死率分别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2%、4.35%,表明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发生噎食的风险较高,但经过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噎食风险及噎食致死率,有效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刘宇等[7]研究指出,精神障碍病人自理能力与噎食风险并无关系,提醒临床护理人员对自理能力相对较好的老年精神障碍病人仍要加强对噎食的预防。

综上所述,对老年精神障碍病人评估噎食风险,对噎食高风险人群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噎食的发生,降低噎食致死率。

参考文献:

[1]陈蛟,李永琼,马建敏.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44- 45.

[2]徐巧英.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吞咽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8A):2033- 2034.

[3]崔静怡,李菲菲,王晨,等.风险评估管理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818- 820.

[4]方崇芳,华洁,苏冬彩.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原因及预防和应急处理[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217- 218.

[5]张招萍,蒋海红,吕斌军,等.分级饮食干预预防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窒息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5(10):413- 414.

[6]孙振华,赵筱文.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3):210- 211.

[7]刘宇,赵东兴,肖顺贞,等.中重度老年痴呆住院病人跌倒与噎食风险及病人特征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2B):3987- 3989.

(本文编辑范秋霞)

(收稿日期:2015- 04- 24;修回日期:2015- 12-28)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8.02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3B-0962-03

作者简介夏芳,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00232,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孙丽云单位:200232,上海市徐汇区精病性痴神卫生中心。

基金项目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院级课题,编号:20121119。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