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各 陈传国 温州市人民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浅析“医院+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模式
杨雅各 陈传国 温州市人民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手机APP等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本文从基于互联网渠道的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需求出发,归纳出四个层次的平台架构模型供医院信息化工作者参考。
医院+互联网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平台 模式
自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逐步融合到各各行业的传统信息化建设中。在此背景下许多医院纷纷推出以线下的实体医院为基础,将服务向互联网线上延伸的“医院+互联网”平台。“医院+互联网”平台有多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如医院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等。这些平台以互联网服务渠道为患者、医护等群体提供智慧便捷服务。然而由于缺乏平台整体规划以及由不同厂家分别承建等原因,导致同一医院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等不同系统之间信息不能互通共享,业务流程不能联动协同,以连接一切为理念构建的平台反成了新的信息孤岛。这是医院信息化工作者在考虑系统架构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1.1 互联网渠道
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是最常见的互联网服务渠道和互联网入口,它们有各自的特点,适合开展不同类别的业务。医院在平台建设时通常会根据自身需求同时使用三个通道或者选择使用其中的一、二个渠道开展互联网服务。
1.1.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是企事业单位、组织、个人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账号所有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并通过二次开发构建微信微官网,承载相关的微应用,整合微支付、微推送等,形成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的开放应用平台。
微信公众号是“医院+互联网”平台面的主要互联网渠道,其中微信订阅号/服务号可作为面向患者服务的承载渠道,微信企业号可作为面向医护服务的承载渠道。技术上通过HTML5页面链接方式加载相关应用,并通过微信SDK实现微支付、微消息等整合。
1.1.2 支付宝服务窗
支付宝服务窗是支付宝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直达用户的服务平台,入驻商户可以通过此平台对用户进行信息推送、交易场景打通和会员服务管理。支付宝服务窗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在每个支付宝账户的背后,有着信用卡、银行卡、余额宝、余额、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习惯等,提供优质的商品和线上服务。
支付宝服务窗也是“医院+互联网”平台的主要互联网渠道,主要用以提供面向患者端的互联网服务,技术上通过HTML5页面链接方式加载相关应用,并通过支付宝SDK实现支付和消息等整合。
表1 .比较项 微信公众号 支付宝服务窗 医院A P P平台特征 互联网社交平台 互联网交易平台 医院自主平台账户体系 利用微信账户构建,在开发过程中需实现医院患者记录和微信账户o p e n i d关联利用支付宝账户构建,在开发过程中需实现医院患者记录和支付宝账户o p e n i d关联 独立方式构建患者的互联网账户用户特征 社交类用户,活跃用户量为5 . 4 9亿 交易类用户,用户量2 . 7亿 需医院自己推广用户服务对象 订阅号和服务号-面向患者服务;企业号-面向医护服务 面向患者服务 公众版-面向患者服务医护版-面向医护服务传播能力 借助微信朋友圈和庞大的用户量,微信公众号具备很强的信息传播能力 支付宝服务窗的信息传播能力有限 依赖A P P运营交易转换 交易转换率低于支付宝服务窗 有比较高的交易转换率 依赖A P P运营推送限制 订阅号每天1次,服务号每月4次 每周可以向所有用户群组发送1条广播,还可以向分组用户发送5条广播 由医院自主确定推广难度 容易 比较容易 难
1.1.3 掌上医院APP
与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等借助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构建的服务渠道不同,掌上医院APP完全由医院自主把控,具备独立账户体系的独立互联网入口和通道。从技术实现角度,掌上医院APP不再受限于微信或者支付宝SDK的接口限制,可自主选择native或者HTML5的用户界面实现方式。
医院APP可设计成公众版、医护版等,分别面向患者和医护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
1.2 优缺点比较
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三种互联网服务渠道具备各自的特点,适宜开展不同的业务,三者优缺点比较如表1所示。
1.3 渠道融合
“医院+互联网”平台无论是使用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还是医院APP作为服务渠道,最终的目的都是为患者、医护等服务对象提供智慧便捷服务。平台在面向同一服务群体时,设计合理的平台可实现跨服务渠道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
1.3.1 信息共享
平台的信息共享主要体现在为同一对象服务时,不同的服务渠道提供的服务内容和信息应该是一致的和相同的。比如某患者在支付宝服务窗上查看到的已预约记录应该和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一致。
1.3.2 业务联动
业务联动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可跨渠道办理同一服务事项,比如某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预约挂号后,可以通过支付宝服务窗实现该次挂号的费用结算,反之亦然。
“医院+互联网”平台在纵向层级由已建信息系统、基础服务、支撑服务、应用服务、服务渠道五个部分构成,平台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 已建信息系统
已建信息系统由医院已建设运行,并为平台提供IT服务的信息系统构成,主要包括HIS、LIS、RIS、PACS、电子病历等。
2.2 基础服务
基础服务层通过数据库访问方式(ODBC/JDBC)访问已建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库,并将相关业务逻辑封装成服务,对外通过WEB SERVICE方式提供服务接口。
2.3 支撑服务
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均通过各自的SDK提供了用户信息获取、用户认证、支付、消息机制、三方客服等相关的服务调用接口。这些SDK通常体现出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的平台特性。医院APP中也包含类似的服务组件,但并未封装为SDK仅提供医院APP的内部调用。
图1.
支撑服务层通过将微信SDK、支付宝SDK特性的抽象,并综合考虑医院APP的需求,封装成具备平台无关性的支撑服务,供具体的业务应用调用。
2.4 应用服务
应用服务是具体应用功能模块的实现,应用服务为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提供具体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界面。应用服务的UI通常采用HTML5实现,通过链接访问方式与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集成。
2.5 服务渠道
服务渠道由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等互联网服务渠道和互联网入口构成。平台通过不同的服务渠道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
“医院+互联网”平台架构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基础服务、支撑服务、应用服务三个架构层级的不同IT形态。各种系统架构形态可以归纳为独立系统架构模式、统一基础服务模式、统一支撑服务模式、统一应用服务模式等四种设计模式。不同的架构模式在平台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性。
3.1 独立系统架构模式
在独立系统架构模式的架构中,基础服务层、支撑服务层和应用服务层是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三个系统的组成部分,三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三个IT系统通过直接数据库访问方式来对接HIS等已建信息系统,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在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由多个厂家各自建设,同时缺少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平台架构易形成独立系统架构模式。在该架构模式下,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完全独立,优点是系统之间的耦合性比较小,主要的缺点包括:①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分别与已建业务系统对接,相同功能重复对接和建设;②在于系统之间信息难互联互通,不能实现跨系统的业务联动;③在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的同一功能升级需要独立安排,系统更新和维护工作量大.
图2.
图3.
图4.
3.2 统一基础服务模式
通过封装已建信息系统的相关业务逻辑形成统一的基础服务层,并以WebService标准接口的方式与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实现对接,统一基础服务的架构模式示意图如图3所示。
基础服务层实现了对医院已建系统的统一接口封装,为医院的互联网应用的接入提供统一的和标准的接口。通过统一的基础服务,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等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互联网渠道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同时基础服务层的升级无需更改渠道应用,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3.3 统一支撑服务模式
在统一的基础服务基础上将账户管理、用户认证、支付结算、消息推送等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相关的功能进行归纳和抽象,并抽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实现无光的业务逻辑,封装成支撑服务层,面向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提供服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在统一支撑服务模式的架构支撑下,技术平台以WEB服务方式为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等应用提供统一的账号管理、消息机制、支付逻辑等支撑服务,可较好的实现跨互联网渠道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同时基础服务层、支撑服务层的升级无需更改渠道应用,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图5.
3.4 统一应用服务模式
在统一的支撑服务基础上,将系统具体的应用功能用HTML5界面封装,并同时链接到微信平台、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上,形成统一的应用服务层,同一应用服务模式的架构图如图5所示。
在统一支撑应用模式的架构支撑下,可以为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等应用提供统一的应用服务功能和界面,可最大程度实现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医院APP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同时大幅降低系统升级和维护的工作量。
自2014年起,本院采用统一基础服务模式的技术架构,逐步完成了面向患者端的微信公众号系统、支付宝服务窗系统以及面向医护端的APP等系统建设,形成统一的基础服务层以WEB服务对接面向各种互联网系统的架构格局,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另外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服务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在面向同一患者服务时暴露出账户不统一,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在界面上存在同一功能上界面风格不统一,用户体验差的情况,而在运行维护和系统升级存在升级维护工作量大的弊病。
基于上述情况,2016年起本院以统一应用服务模式对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系统进行重构和升级,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1] 陈伟.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J]. 医学信息, 2007,3(4):63-64.
[2] 黄正东, 王光华, 肖飞, 等.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的设计与应用[J]. 医疗设备信息, 2007,22(2):28-30.
[3] 马中立. 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作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22(5):350-351.
[4] 程雄, 黄毅. 城市公立医院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改革的实践[J]. 华西医学, 2016,31(10):1766-1769.
[5] 孙夏宸. 传统医院与“互联网+”医院信息化模式比较[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6,37(7):18-21.
1006-6586(2016)11-0119-04
R197.3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