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雪芳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是故事性十分强的课文。这些课文学生很容易读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语文姓语”这种教学思想,依托教材本身特点,提炼教学内容,让学生兼得“内容”与“表达”。
一、在讲中理解内容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哪吒闹海》时就有效地利用了这一方法。
第一步,学习概述。读完《哪吒闹海》这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几句话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来,这叫概述。不管多么复杂的一件事,都可以用三句话概述。哪三句话呢?第一句:哪吒为何闹海?第二句:如何闹海?第三句:闹了又如何?请你根据这三个问题,概述一下这个故事。
学生练习概述。在概述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哪吒为何闹”是原因;“如何闹”是经过;“闹了又如何”是结果。把原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就能把这个故事说得完完整整。
第二步,学习讲述。要讲得完整、具体。概述的时候,引导学生把一个故事变成三句话;讲故事的时候,引导学生把一句话变成三句话,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
第三步,学习转述。如果你是龙王,你会怎么样说这件事?如果你是哪吒,到了父亲面前,会怎么说?
这种多形式地讲,创造性地讲,让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有了充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效地内化了学生的语言。
二、在读中感受形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抹抹或清新淡雅或绚丽浓重的风景,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朗读是多么具有魅力。
比如,好的叙事作品离不开成功的景物描写。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中蕴含着相关人物的丰富感情,它对刻画人物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有两处对天游峰的描写,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处都是写景,看看有什么相同处,又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到两处都写出了天游峰的险峻。但这两处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前者是远看,后者是近看;作者的心态也不同,登上峰顶是好不得意,细看是倒抽了一口气;作者的写作手法上也各有特点。
第二步:读一读,品一品。用险峻的天游峰作层层铺垫,学生朗读,引读铺设。
“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原以为可以显摆一下了!”
“这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可真高呀!”
“这顶天立地的天游峰,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要上去可真难呀!”
每次铺设后都让学生接着读:可是这位老人——“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可他却能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地说——“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写景就是为了衬托出人物的特点来,相信此刻老人那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话一定让学生感受更深了。学生对天游峰的扫路人产生了一种感性的认识,人物形象在学生的朗读中不断丰满起来,不拘泥于累与不累,而是让学生心中升腾起一种情感,对老人敬佩的情感。
三、在比中品味语言
如《日月潭的传说》一课,口语化的特点十分明显,真是娓娓道来。这篇课文之所以这么精彩,就在于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大尖哥和水社姐如何克服艰难险阻、除掉恶龙写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如:1.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2.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很显然,因为用上了丰富的词汇,每组中的第二个句子显得更加具体、生动,给人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再如《负荆请罪》一文,让学生比较蔺相如、廉颇前后的言行,通过品味语言、神情、动作等描写,认识人物特点,了解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及廉颇知错能改、以大局为重的品质,并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在比较中玩味,咬文嚼字,思辨推敲,体悟文本内涵,揣摩语言特色,从而在具体语境中品味文章语言的生动变化,以及这样描写的好处。
四、在趣中拓展阅读
“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如果学生在上了我的课后,没有感到他想知道的比我对他讲的多得多的话,如果这种愿望没有变成一种追求,没有变成激发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的动因的话,就是说课堂上的教育目的没有达成。”(苏霍姆林斯基语)故事性的课文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更广泛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还是名著故事,我们都要发挥“例子作用”,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殿堂,使其受到优秀文化的感染。
如上完《三打白骨精》后,引导学生走进《西游记》这一名著,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西游记》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在具体的阅读中,学生进行思考、体会,激发了他们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学会了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从而鼓励学生更多地占有阅读资料,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