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它

2016-04-07 20:54高士明
科学24小时 2016年4期
关键词:外星人人类生命

高士明

自打知晓了天空中那些闪烁的星星,竟然是一颗颗比地球还要巨大的星体,人类就开始了关于外星人的种种幻想。无论是复活节岛、百慕大三角还是麦田怪圈,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奇异现象,都被我们与外星人联系在了一起。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杂志是《飞碟探索》,阅读里面的文章后往往会有一个后遗症,那就是每天神经兮兮地望着天空,甚至半夜悄悄起床,趴在露台上等待飞碟出现,小小的心中满是恐惧和期待。

在好莱坞科幻片中,外星人是一个影片的品类。在绝大多数电影中,外星人都是一些企图入侵地球的坏家伙。他们科技发达,势力强大。要知道,地球人亲身抵达的最远距离也不过是自己家园的卫星——月球,人类于1977年发射的飞行最远的“旅行者1号”,飞行了37年,才于2014年冲出了太阳系。如果不是拥有异常发达的科技,外星人怎么能够来到地球?

小时候的我始终疑惑,既然外星人那么先进,他们为何还要不远几万甚至几十万光年来入侵地球?后来学了世界史我才明白,电影里的那些外星人跟当年的殖民者是一个德行——贪婪,吃饱了还没事干。

在人们所熟知的人造外星人形象中,最著名的应该是那个天真、可爱又善良的E.T.了。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它的手指与小埃利奥特的手指轻轻一碰的那个瞬间,那美妙的时刻令人联想到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中,耶和华和他的造物亚当手指相接的场面。只是,耶和华的手指赋予了亚当生命与灵魂,而E.T.的手指所传递的则是善意与友爱。

在我女儿这代孩童的心目中,外星人的形象大都与最近又重新流行的《星际大战》有关。 然而,无论是难看的赫特人,还是勇敢的伍基人,无论是贸易联盟的内莫狄亚人,还是克隆专家卡米诺人,《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各式造型奇异的外星人,几乎全都是道具般的配角。连深受大家喜爱、滑稽多嘴的恰恰宾克斯,也只是个跑龙套的。这部电影讲述的依旧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故事,其叙事模型和情感逻辑更是老套异常,甚至连外星人的角色设定也只是人类各种外貌的奇特变体。

在这方面,《黑衣人》系列电影的设定更令我喜爱。在电影里,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外星人,他们能够轻易伪装成普普通通的“人或物”。咖啡馆里读报的老年绅士、舞台上美艳的女明星、路边卖热狗的大叔,甚至公园里晒太阳的沙皮狗、报亭窗台上的一盆花,都可能是外星移民。他们不但潜伏在地球人的日常生活里,甚至还有独立社区,某个邮局、某幢摩天大楼的夹层、某间银行的保险柜,都会是外星人聚集的领地。就连都市中某幢无名的大厦,其内部俨然就是外星人的移民局。在影片中,这些外星人虽然大都是匆匆过客,但特征却非常鲜明,它们的性格或是善良或是狡诈,或是凶残或是木讷。但不管有多少差异,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能够完全融入地球人的生活,与你我和平共处,波澜不惊。

每个人的童年都曾经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小时候的我也时常怀疑老师、同学甚至父母都是由外星人伪装的,由此带来的许多奇奇怪怪的试探与检验,让乏味的生活成为了一次次的“探险”。有关外星人的传说,的确给我们地球人的童年带来了许多幻想与快乐,但外星人何以为“人”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会很自然地把外星人这种Being当作是一种“人”(Human Being)呢?即便他们真是一种外来的“人”。要知道在英语中,Alien才是指外星人(E.T.其实是The Extra-Terrestial),而UFO则是指“不明飞行物”,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外星人飞船”。从命名来看,老外并没有直接把外星生命当“人”,因此Alien也可能只是毫无情感和人性的“异形”。难道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里,外星人跟外国人、外地人都是一样的吗?

中国似乎是一个比较少琢磨外星人的国家,我想这是由于我们的世界观比较健全。我们有“世”与“界”的观念。在中国古人的世界里,天空中其实隐含着不同领域,由不同星君掌管。传说中的二十八宿,都有不同的神主,而且大都由神兽作为其载体。他们属于天界,对人界具有莫大威能,然而天界、神界、阳世、阴间,又全都属于人的世界。无论是庄子所说的“神人”、“至人” 等种种“非人”,还是《穆天子传》、《山海经》里的山神海灵,或是《镜花缘》中所描述的那些奇特族群,他们要么是人类得道而成的神仙中人,要么是人间世界边缘的“杂物志怪”。就连古代神话中最著名的“外星人”嫦娥,也是从地球飞升到月亮上的。

在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中,也并未谈及外界生命。汉语文学著作中最早描述外星人的,应该是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其中不仅谈到了火星,还具体描述了长着一副猫脸的外星人。香港老一辈科幻作家倪匡先生,算是华人中最爱写外星人的了。他小说中的外星人不但有气化的,还有晶体状的;不但有液态的,还有光体的……最动人的是,他所描述的许多外星生命都没有形体,只是一种精神体或者能量波——是“另一种生命形态”。在倪匡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快活秘方》。它讲述了在地球上存在过的若干纪文明中,有一支生命走上了全然不同的进化道路——“快活”。“快活”就是“快点活”,他们会活得越来越快,生命周期从百岁到一天,如同《逍遥游》中所说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甚至像《仁王经》中所言:“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最终这支文明抛掉了形体,进入了全然不同的抽象的生命形式,于极短暂中获得了永生。

在这类故事中,我好奇的是——当我们讨论外星人之类的奇异生命时,我们关于“人”的知识预设是什么?如果我们相信人道演化,那么今天的人道,已经与宋代的人类相去甚远,而宋代的人类在原始人看来,也形同异类。更何况在我们所谓的“原始”社会之前,这个年轻而古老的星球上,或许还曾存在过许多次的文明纪元,只不过如今的我们无法知晓罢了。

2015年8月,NASA发布了卫星从距地球160万千米的外太空拍摄的一段影像,那是绕到月球背后拍摄的地球。在影像中,月亮旋转着掠过同样旋转中的地球,扁平、灰暗,如同一块难看的泥饼。对此,我的一位印度朋友敏锐地洞察到了这段影像的重要意味:“如今我们已能隔着月球从外界反观自身。我们可以跨越地球和月球两个实体去认识漂泊在宇宙中的自己,由此,我们成了自己的第三人称。”

是的,当40年前升空的“旅行者1号”依然在寂寞的太空中反复播放着来自地球的各种声息,当我们还在苦苦等待着来自可能世界的问候,在遥远的它的讯号到来之前,我们或许早已成为了自己的Alien。

猜你喜欢
外星人人类生命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外星人可怕吗
谁变成了人类?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