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香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盲人读者服务的历程及重要意义,从南通市图书馆为盲人读者提供服务的工作实践出发,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盲人读者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公共图书馆盲人读者服务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公共图书馆;盲人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人提供服务,而不论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者社会地位。还必须向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正常服务和资料的用户提供特别服务和资料,例如讲小语种的用户、残疾人、住院病人或在押犯人等。”[1]根据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视力残疾人总数为1263万。[2]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各项服务的权利,作为特殊群体,盲人读者在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公共图书馆如何向盲人读者提供特殊的关心和服务,使他们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是当前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所要关注的问题。
1 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的历程及重要意义
我国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落后于发达国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90%以上的省级馆和50%的市级馆设立了盲人阅览室,面积较大的为南京图书馆(420平方米),深圳市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200平方米);盲文图书藏量较多的有香港图书馆(1万余册),河北省图书馆(5800册),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3000余册);有声读物藏量较多的有南京图书馆(2.3万册),大连图书馆(1.32万册),湖南省图书馆(3000余册)。[3]公共图书馆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盲人获取知识,消除他们利用图书馆的困难,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的体现。对于推动文化事业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最终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2 南通市图书馆盲人服务的现状
2008年6月,南通市图书馆在古籍部静海楼一楼辟出场地,设立盲人阅览室。2008年7月,该阅览室向全市盲人读者开放。该阅览室面积约30平方米,有12个阅览座位。配有盲文图书数百册,分别有文学、医药卫生、文化体育、政治法律和历史等类别。还配有“阳光语音读屏”软件,德国进口显示器2台,瑞典进口盲文刻印机1台,多功能数码助视器1台,“阳光读书郎”10台,电脑5台。2011年,又添置盲人图书和有声读物,征订了《医学荟萃》、《文化世界》、《读者》、《家庭医生》、《故事会》、《小小说选刊》、《音乐艺术》和《e世界》等8种盲文杂志。盲人阅览室现有盲文图书156种350册,有声读物210种,光盘507张。
鉴于馆内工作人员对盲文和相关软件不是很熟悉,南通市图书馆特邀盲人出版社的专业人员,对阅览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了语音读屏软件以及各类盲文电子仪器的操作。考虑到盲人群体的特殊性、出行不便等问题,南通市图书馆积极组织青年团员利用业余时间为盲人送书上门,主动走进聋哑学校、盲人协会介绍盲人阅览室的藏书和设置;同时还举办“盲人读书周”、建立社区盲人图书流动服务点等活动。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不少盲人读者,使得越来越多的盲人走进了图书馆。
随着盲人服务的不断开展,在取得良好口碑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3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盲人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盲文图书资源不丰富
公共图书馆盲文图书远不能满足盲人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限的盲文出版社从根本上限制了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此外,公共图书馆购买的盲文图书的数量和种类不丰富,医学类书籍较多,虽然盲人读者大都从事按摩、推拿等医疗职业,但他们不但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也希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丰富其业余生活。
3.2 盲文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由于目前很大一部分盲人不能正常使用计算机设备,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盲文教育培训或行动不便等因素,主动来馆阅读的盲人读者较少,绝大部分盲人图书馆只能通过组织盲人集体阅读,主动为盲人送书上门等活动为盲人提供服务。可见盲文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还有待提高,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3.3 无障碍设施不完善
虽然现在很多新建的公共图书馆都设有盲道,但并不是很完善,在规划初期就没有充分考虑到盲人读者的实际需求,且一些盲道经常被占用,给盲人读者进出图书馆带来麻烦。有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还没有修建新馆,旧馆的条件更无法满足盲人读者进出方面的需求。
4 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盲人读者服务
4.1 加大社会宣传
宣传为盲人和公共图书馆架上了一座桥梁。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广泛宣传。同时工作人员应主动深入盲人群体,为盲人介绍相关的信息。为了更有效的宣传,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盲人协会等途径获得盲人的联系方式,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合作,定期给盲人推送信息。
4.2 丰富盲文图书资料
丰富的盲人图书资料是吸引广大盲人读者走进图书馆的关键因素,公共图书馆想要吸引更多的盲人读者必须有意识的深入盲人群体,从他们的阅读特点、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盲文图书的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同时也要注重对有声读物及电子读物的采购,不断为盲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阅读方式。
4.3 加强馆内无障碍设施建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同样图书馆要吸引更多的盲人读者,必须保障道路的畅通。图书馆内应铺设盲道,安装扶手等设施将馆外道路与馆内阅览室、卫生间等连通,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安装语音导盲系统,以便盲人读者能方便快捷地在馆内行走。
4.4 关注盲人读者的心理健康
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盲文进行心理指导,梳理心情,为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特别是针对后天失明的盲人,面对突然失明的残忍实现,他们一时不能接受,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也只有心态平稳了,他们才能静下心来阅读,才有可能走进图书馆。
4.5 引入扶盲助盲志愿者,开展多样化服务
扶盲助盲志愿者是公共图书馆盲人读者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是新时代的需要,它弥补了公共图书馆自身资源的有限性,能够更好的满足盲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扶盲助盲志愿者可以开展各类活动和辅导培训。例如,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读书会等。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帮助盲人读者提高阅读学习甚至生活的能力。
4.6 提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阅读途径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资源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公共图书馆可以购买一些有声电子数据资源,让盲人读者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地获得信息。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为盲人读者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为盲人读者推荐精品读物,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盲人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盲人读者之间的沟通,使他们能够更快乐的阅读与生活。
5 结语
盲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身患残疾,但应该享有与正常人平等的权利,公共图书馆为盲人提供便捷化的阅读渠道,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对盲人的温暖关怀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尚海永,周进良.《公共图书馆宣言》之人文精神阐释[J].图书馆建设,2006(3):19-21
[2]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2014-04-18].
[3]李莉红.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的实践探索[J].晋图学刊,201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