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连
摘 要: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基于新技术和新媒体的服务新业态,荡涤着陈旧观念,启迪着人生智慧,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公共图书馆
1 当前基层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21世纪中国图书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并由现代化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繁荣。改革开放使中国图书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这几年,基层图书馆已呈蓬勃发展之势。
一是对当前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存在认识误区。有观念狭隘地解读“读书看报”和“消除数字鸿沟”问题,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作用不大、影响不深、政绩不显的工作,服务缺乏动力,部分最基层图书馆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成为摆设或负担。
二是图书馆的功能设施建设面临经费短缺的挑战。长期以来,基层图书馆经费短缺是永存的,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导致图书馆设施设备破旧,文化资源、产品供给无法更新,供需矛盾突出,城镇与乡村需求差距大,创新不够,缺乏吸引活力。
三是区域文化资源产品整合利用。整合难越部门界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业务管理和职能部门各自为阵,整合难度大或成效不明显,部份文化服务设施、设备、资源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重设和闲置。
2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因特网的兴起和普及,基层图书馆信息资源将逐步数字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我们的基层图书馆带来文献信息资源,传统的主要依赖馆员的经验与有限的馆藏资源和常规的借书、还书、购书等信息咨询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时代,要求图书馆应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服务的窗口,设立多媒体阅览室,以互联网对知识、信息的广泛和迅速传输为广大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因此,要实现基层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开展信息化服务,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和社会效益已是当务之急。
第一、要强化对基层图书馆资源整合工作举措的创新。面对当前基层图书馆建设分部散、管理乱、服务差、效益低现状,各级基层图书馆管理职能部门,应强化对基层图书馆资源整合举措的探索和创新,确保资源整合共享的有效实施。一是要切实转变资源整合的意识观念。观念更新是实现资源整合的前提,基层图书馆界要弃除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刻认图书馆资源整合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办馆理念,消除门户之见,调整内部管理机制,积极参与资源整合,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实现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将是基层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要加强交流和沟通沟通。受管理体制界限,基层公共图书馆之间缺乏沟通,相互不了解,也不理解,要实现同一地区内文献资源共享,基层公共图书馆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在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保存等方面形成相互沟通机制。三是要建立协调组织机构。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实施的最大困难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组织协调,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政府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协调组织机构,加强对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的统一领导与指挥协调,制订文化资源共享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具体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 策划与组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确保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要着力提高基层图书馆业务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县级图书馆的馆员要强化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断促进知识化、专业化,利用自己特有的知识和能力,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加工,为广大的读者和用户解决他们现有知识和能力所不能自己解决的困难和难题;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做法及服务方式,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更深层次的服务中来,为读者和用户做好信息的导航员。一是要图书管理员要再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基层图书馆员应加强自身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积极突破以前独立地做采购、搜集、存贮、分编和借阅等工作常规,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管理图书馆和服务读者的素质能力。二是要切实提高基层图书馆员的道德素养。要把道德素养作为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一心一意地为读者服务。三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开展工作。在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而变化,体现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的“多样化、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模式和特点,适应多专业、多层次、多知识读者的需要,更要有创新意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基层图书馆成为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员的文化信息机构。
第三,要强化对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强化基层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举措,依托当地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不仅解决了地方公共图书馆当前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还使基层图书馆真正融入群众的生活之中,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探索新路。近年来,基层图书馆(室)呈现出,多渠道建设,规模性发展的大好趋势,但当前基层图书馆(室)重建设,轻管理,蔑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更多的管理、评估、考核措施形同虚设,仅仅停留在墙壁上和汇报材料上,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面子工程”,给大量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造成闲置和浪费。针对当前基层图书馆多渠道建设、管理效益低下的问题,我经过调研和思考后认为,整合现有多种资源组建统一的基层图书馆,有效利用现有图书馆建设资源,是当前增强基层图书馆职能的重要趋势,是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地重要基础。一是要对现有的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强化对基层图书馆设备设施的规范性建设。基层图书馆应在地方政府统一协调下,由当地县级公共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由村委会在村公共服务中心内组建村图书馆,制作统一的图书馆标识和图书馆牌匾,整合现有不同渠道来源的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报刊、书架、阅览桌椅、阅览场地、声像资源及播放设备、网络资源及阅读设备,以及管理与服务的人力资源。二是要制定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图,形成规范的服务模式和标准。制定统一的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登录账册,借阅流通登记账册,图书馆建议书目,分类编目规则等,并积极探索分级负责的管理服务模式,采取送书进村入户的借阅方式,提高图书借阅及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升级为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三是要加化对基层图书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按照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和规定,县级图书馆要指导村级图书馆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和服务办法,不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地方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进行业务评估,各级图书管员负责村级图书馆日常管理。
有益实践证明,以体制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已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基层公共图书馆要紧密联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打破部门界限,以服务于整个社会为前提,对馆藏资源及服务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陈传夫主编的《图书馆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1出版。
2《基层图书馆的农村服务工作》是2010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效良。
3、祝丽君,西部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新建高校图书馆实施整合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