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群群
摘 要:以4月12日的证券改革即放开一人一户为研究对象,在现有证券制度的基础上,研究放开“一人一户”后对投资者和对证券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等特殊机构带来的利好和挑战。放开“一人一户”后将会长期改变现有证券行业的格局,广大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将会获得实实在在的利好。而券商不可撼动的地位也会受到挑战,券商如何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成了当前的重点。
关键词:“一人一户”;倒逼改革;财富管理;“互联网+证券”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067-02
一、事件回顾
继2014年10月机构投资者和沪港通个人投资者率先解禁之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4月12日发布通知,明确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立多个A股账户和封闭基金账户,上限为20个。这意味着,以前只能在一家证券公司开一个账户的股民,现在可以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账户体系及系统设置已沿用二十年之久,分别按照不同的交易场所,证券品种设置,账户系统的重复并存,导致了行业成本居高,效率低下,而且不同的证券账户之间没有建立关系,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造成A股投资者只能在深沪两市各开一个账户,同时由于A股市场的操作缺乏统一、规范、高效率的操作平台,大多数股民在开户交易时受到交易所、证券公司及地域性等多方面限制,操作极为不便而其成本颇高。掌握话语权的券商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吗?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弱势”的券商该如何应对,牵动着人们的心。本文将从放开“一人一户”后的利好与冲击、证券机构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的应对措施三个方面,来浅谈本次放开“一人一户”后的影响。
二、放开“一人一户”后带来了什么
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每一位投资者都拥有一个总账户和许多的子账户,“一码通”总账户下的子账户包括A股账户、B股账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账户、封闭式基金账户、开放式基金账户以及根据业务需要设立的其他账户。以前的“一人一户”限制了投资者选择不同券商的自由,而现在新的政策出来之后,投资者的选择权利大大加强,客户之间的流动性障碍将会打破,最主要的利好是降低了投资者开户、转户和迁移成本,证券交易市场更加市场化,充分体现市场化的特征,也在无形中增强了A股的吸引力。高净值客户获得了潜在的利好。所谓的高净值客户通俗来说就是富裕阶层。在以前一人只许开一个账户的时候,即使账户成本高,过程麻烦,但是只要券商的服务态度不是很差,他们也不会浪费时间在这方面,现在放开“一人一户”政策后,他们可能不打招呼就转户了,这对券商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放开“一人一户”后,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券商间开户,不用注销之前的账户,与此同时议价能力也有所提高。一场争夺客户的大战已经正在各券商之间拉开。海通证券、国金证券等券商将佣金降低到“万分之三”“万分之二点五”、甚至“万分之二”受到低佣金的吸引,不少股民选择重新开户。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价格战不会长久。业内人士指出,“一人一户”放开后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区域性券商,例如山西证券、西部证券、东北证券、太平洋证券等其他区域型证券依靠区域性垄断优势将不复存在。
三、券商的应对措施
政策放开以后,最大的利好是投资者。投资者会选择服务更好更赚钱的公司,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证券公司,同时得到更专一的服务,以前证券公司的服务是面向大众的,而不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这就易引起客户的不满。而现在借助互联网平台,证券公司将信息发布到官网上,投资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这些信息,而券商的服务却是滞后的,投资者的要求必然会倒逼证券公司改革。具体应该怎么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降低证券机构成本
“一人一户”解禁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利好的同时,必然将冲击券商的业务模式,佣金大战不可避免。现在券商的佣金率一般都在万分之八左右,在当前股市处于牛市的时候,转手比较快,业务比较频繁,也就是说,万分之八的佣金还有下降的空间。而对投资者来说,最终选择哪家证券机构,最直观的选择就是佣金低的公司。降低佣金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如何在现有水平下降低佣金呢?证券机构可以根据投资者的入股的资金额度及目的两个方面来考虑。券商可以结合本机构自身大小、规模、业务量等方面来考虑,给不同投资者的入股数目设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佣金费率是不同的,随着入股的资金额度的增加,佣金费率也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可以吸引投资者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尽可能地多投资金。另外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也是券商必须要关注的一个方面。按照投资时间的长短,证券机构可以设置不同的佣金费率。A和B两位投资者前来开户,如果A先生要做的是短期投资,那么他对佣金肯定会比较在意,而此时B先生打算做长远投资可能不会对佣金费率的高低那么在意。这样就可以给A的佣金费率略低于B,这种阶梯式的管理有利于证券机构更好地为不同的投资者提供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
在今年的两会中,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随即成为热议的焦点。横空出世的“互联网+”到底是什么?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加上各种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数学上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的渗透融合,在此基础上,创造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对证券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对传统的经纪业务以及对理财和产品销售带来冲击。券商应转变态度注重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加大覆盖面,同时注重提高适应能力。从客户群的角度,券商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寻找潜在的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对于大型客户而言,线下工作比较完善,客户存量也较多,未来应把重点放在中高客户群身上,侧重提高客户的附加值。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对传统渠道的业务进行改良,辅助线下服务存量客户,特别是以难以低成本覆盖的众多客户。对于中小型券商而言,存量少、营业网点少的部分券商未来转型以大众客户为重点,在线上进一步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而对于有一定存量客户但基础比较薄弱的中高端的券商来说,未来除了覆盖大众客户以外,重点突破富裕客户和部分的高净值客户。在与互联网结合的同时,互联网都有“放大”的功能——无论是好处还是坏处,这就要求监管要同时跟进。在鼓励的同时也必须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互联网业务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做好财富管理
券商财富管理并非新话题。概念的大部分都非常清晰,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还包括税收的规划、财产的继承等方面。自从2012年证券公司财富管理创新之后,才使之成为了可能。在这之中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是权益类的投资,现在无风险利率逐渐下降,同业拆借市场资金宽裕,货币资金的收益率也随之下行,这部分闲置的资金也许会转移到权益市场中去。这一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对券商来说是个潜在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理财产品,这时就需要券商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以收取手续费的方式,增加证券机构收入的来源,而不单单只是靠佣金这种传统方式。第二大类是与新三板相关的,包括主办券商的股权支付,期权支付等新型模式等业务。对于券商来说以前并没有与挂牌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导致券商的兴趣不浓。现在股权期权等业务放开以后,意味着券商在推荐企业挂牌时就可以拥有其股权,如果挂牌的企业发展好的话,无论以后是转到其他板,还是留在新三板,券商都会获得巨大的收益。券商未来要注重发展企业潜力,券商也可以在分公司进行改革,不满足于只是经纪业务的执行者,而转变成主要业务的执行者。甚至可以全面纳入新三板业务进行管理,更加顺理成章地从事推荐业务,从而获取额外收益。
[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