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04-07 15:08王礼圣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6年10期
关键词:风景区水利景区

王礼圣

(黄山长江徽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 黄山 245011)



生态文明视阈下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礼圣

(黄山长江徽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 黄山 245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水利风景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论证了水利风景区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对水利风景区在下一步管理体制、制度建设、规划引导、多元投入机制、景区品牌打造、基础理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明;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新的价值诉求。近年来,水利部围绕科学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和严格保护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致力于打造“美丽河湖”,以建设水利风景区作为发展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的重要抓手,使水利工程逐渐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碧水蓝天的重要场所,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 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

1.1 取得成绩

2000年以来,水利部已审定批准16批共788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各地涌现了千余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形成了涵盖全国主要江河湖库、重点灌区、水土流失治理区的水利风景区格局,在提升水利工程形象和品质、改善工程区域水生态环境、提供亲水近水平台、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改进水管单位对外形象及增加职工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水利风景区工作符合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水工程安全,以实现人水和谐相处为目标,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拓宽投融资建设平台、出台政策标准规范文件、提升宣传平台、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统筹兼顾的组织管理体系,取得了全面进步。

1.2 存在问题

水利风景区是十多年来刚开展的一项工作,基础还较为薄弱,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顶层制度设计方面还有一些亟待完善的环节,致使部分景区存在着持续发展乏力,后劲不足,品牌质量不高等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畅。 一些景区存在着管理权、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管理太死导致机制僵化、效益不高的问题。有些景区还存在着多头管理、部门利益难以协调、权属关系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导致了个别景区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盲目搞旅游,追求经济利益,对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珍贵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规划不科学,影响景区长远发展。 一些景区单位对景区规划重视不够,未能按有关要求编制景区总体或详细规划,缺乏战略部署,尤其对水利风景资源、水利文化资源缺乏科学的开发利用规划,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或者无序开展,还有些景区挂多个牌子,既是水利风景区,又是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名胜风景区或者自然保护区等,涉及不同部门的管辖范围,各规划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政出多头,这都严重影响了景区可持续发展。

(3)缺乏引导性资金支持。 目前制约水利风景区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就是国家投入渠道尚不顺畅,缺乏政策性资金支持。由于还没有建立专项中央财政投入渠道,很多景区多是依靠自身或者当地政府的投资建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公益性的高效发挥。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对于水利风景区建设有热情、有想法,但是囿于缺乏引导性资金扶持,导致工作止步不前,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4)景区品牌不响,经营水平不高,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有些景区仅限于现有资源的初级开发,尤其对水利工程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挖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千山一面”“万水一景”的景观同质化现象。新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大多为依托现有的水利工程景观进行的传统观光旅游,主题形象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核心竞争力。

(5)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不能很好诠释水利风景区的生态价值。 目前很多关于水利风景区的意义、生态功能及价值的描述多是定性语言表示,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尤其对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缺乏量化的硬性指标,这就让水利风景区的效益定论缺乏有力支撑。

2 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几点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1]。

2.1 解放思想,建立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

基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国情实际,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考虑,应建立地方政府为主体、水利部门牵头的管理机构。根据水利风景区禀赋条件及资源战略定位,实行分类管理,属于重要水源保护地的,应该加强保护,严格市场准入;非水源保护地的,明确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经营权由专门公司行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管理机构负责行政管理;成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各部门为成员、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监督委员会,加强对破坏水环境、水生态等违法活动的监督。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一定要避免陷入“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怪圈。

2.2 科学编制规划,科学谋划水利风景区发展蓝图

只有加强调研,才能准确掌握辖区内水利风景资源分布状况,系统分析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科学编制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并要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在保证满足符合水功能区划、水生态环境安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找准发展定位,挖掘景区特色,控制开发强度,注重与景区所在地城建、旅游、交通、生态、环保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结合各行业基本建设项目,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2.3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水利风景区是水利行业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水利风景区建设投入机制。一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水利风景资源开发、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公共财政投入重点领域。二是加强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风景区信贷资金,拓宽信贷、保险、直接融资、租赁及利用外资等多种筹资渠道。三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水利部门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风景区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外来资本与民营资本进入水利风景区建设领域。

2.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精品水利风景区

(1)生态保护理念要贯穿景区建设的各个环节。 景区建设要以人为本,突出人水和谐理念,强调生态保护的理念要贯穿到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各个环节。规划设计阶段,在不破坏周边动植物生存栖息条件的基础上,规划设计水利风景区;施工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并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建设完工运营阶段,应建立水利风景区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2)弘扬水利文化,传承水利精神。 要根据水工程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尤其要突出彰显水利风景区的水利文化传承功能,很多水利风景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水文化遗产资源,不少景区甚至依托的主体就是具有重要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的水利遗产。在5A级水利风景区都要建立中国水利文化博物馆,展示历史与现实的画卷,通过科技手段,把历代水利工程像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用模型、图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在享受现代水利、优美环境景观、陶冶情操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感受了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认识水利、热爱水利、宣传水利的目的,提高全民族的水利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意识,使水利风景区成为水利宣传教育的示范基地。

2.5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全面准确诠释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

目前关于水利风景区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支撑力量尚须提高,结合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尤其加强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对拉动社会经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指标的定量化研究,用科学准确的量化指标更加直接清晰地展示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

3 创新思路做好几方面的结合工作

3.1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

水利风景区工作把水资源的保护和水利工程的保护放在首位,这也是水利风景区不同于其他风景区的独特地方。“水资源越来越紧张,水利工程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如何保护也是重大问题。”水利风景区遵循的原则是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生态旅游的特点是“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两者都符合十八大倡导的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水利风景区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

3.2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当前,水利部正在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创建工作,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水生态文明城市脱胎于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是水利风景区更高的发展形态,代表更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从全国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经验来看,都是先创建水利风景区,后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所以说,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水利风景区工作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水利风景区工作纳入水利部核心业务创造条件。

3.3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水利风景区不仅要“进城”(水生态文明城市),而且还要“下乡”(新农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水利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工程、资源、环境优势,在满足基本水利防洪、排涝、灌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给老百姓提供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场所,提供亲水、近水的平台,必将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增加砝码,为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贡献力量。

3.4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与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相结合

国家公园体制是一种对自然与文化区域进行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的高度优化的管理体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强化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根本出发点[3]。实践证明,水利风景区的理念和内涵与国家公园的要求是一致的,水利风景区应顺应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新要求,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水利风景区梳理总结工作,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4 结 语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水利风景区工作是主动适应水利改革、穷则思变的一种开创,努力改变了水利工程过去那种功能单一、造型单调的局限性,按照“以人为本、水清为要、景美为形、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理念建设打造一处处水利风景区,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促进水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文化景观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今时代,水利风景区已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将会有力推动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绿色水利和科技水利的跨越,愈发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1]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水综合[2013]455号)[R].北京:水利部,2013.

[2] 詹卫华.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3] 兰思仁.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2015)[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王礼圣(196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黄山长江徽杭高速公路工作。

TU984.18

A

2096-0506(2016)10-0057-03

猜你喜欢
风景区水利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