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宁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3)
城市水资源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刍议
孙 宁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3)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污染与环境问题日趋加重。尤其是工业废水带来的水体污染与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有效治理我国城市的水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针对当前国内城市水资源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现状,提出了水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对水资源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营思路提出一些浅见,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与治理;现状;治理策略;运营思路
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使城市的水资源与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城市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已迫在眉睫。健全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科学治理城市水污染是创造城市优越生存环境的前提,因此,政府部门针对当前城市水资源污染现状,积极采取了相关的治理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为有效保护和优化水资源环境,应当进一步吸取并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地区实际采取有效策略与途径,促进水资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
1.1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矛盾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经济不可避免的会滋生出一些资源消耗带来的问题,而水资源污染首当其冲。近年来,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也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但城市水污染问题涉及许多领域,情况复杂,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蔓延趋势。
1.2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率低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在基础建设较薄弱的一些城市,这些废水部分得不到相应的过滤与处理,污水不达标排放事件时有发生。
2015年以来,国家环保部派驻环保督导组对全国多个城市污染与环保问题进行了突击检查,个别地区水污染与环境问题仍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其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是目前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
1.3城市民众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由此带来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民众环保意识不强,城市生活垃圾乱丢、塑料废物露天焚烧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城市水体污染呈加重的趋势。另外,社会上对于水资源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城市水资源污染与环境保护防治难度加大。
我国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着手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三步走规划战略,到2025年工业化建设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工业化发展与污染治理必定在一个时期内并存,城市水污染形势还是十分的严峻。
2.1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的排放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对于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现状制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应按当地标准执行。经城市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的废水,应遵照城市污水处理厂入水的标准执行。执行排放标准时应综合考虑水的可生化性、生物毒性等方面的因素,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可能造成的影响。
2.2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力度
城市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对排水系统的规划,应按污水排放标准进行分流制设计,同时加强现有的排水系统与沟道系统的维修与管理,充分发挥排水系统的作用。排水系统建设要与市政建设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建造相应的污水处理厂,通过配置污水管网使各类污水通过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
2.3加强对污染源污水的处理
对于排放一类污染物的污染源而言,一定要选取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全过程管控策略,生产车间排水口的排放浓度应达到标准;在化工、造纸、医药、制革等行业所排放的污水中,要采取与之相符的治理策略,对一些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确保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达到标准;对于食品加工和制造、饮料等行业而言,其排放的废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控制可适当放宽,采取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策略。
2.4提倡污水循环利用
依据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进程得到加快,可以有效预防水质下降,增加可用水量的供给。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近八成供水量已排入污水管网中,收集处理后可再回生中水七成左右,即占到一半以上的城市供水量,可再生水可返用于城市用户。
城市与工业用水已占近1200亿m3,拥有约650亿m3的废水排放量。对这些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实现资源化,不但能够解决城市缺水难题,而且能有效治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通过处理污水不断提高水的类别,从而达成资源化,将原来只能排放的污水,变成达标水回用于城市绿化、生活非饮用水中,从而使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幅提高。
2.5改变产业结构,推广清洁生产
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不同种类与结构的清洁新产品,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及能源,淘汰掉有害有毒的原材料,并在所有排放物与废物离开前,尽量减少其排放量与毒性,从而减少对人类及环境产生的影响。
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力度,使其逐渐替代传统的清洁产品。同时积极改进生产程序与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废水污染,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此实现清洁与绿色生产。
3.1发布水资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具体项目
《水法》明文规定,国家的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并有政府行使所有权。但我国目前普遍存在“多头治水”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产权与管理方向模糊,管理责任又未能充分得到有效落实。如果从源头上解决该实际问题,就一定要改革产权制度,对水资源产权体系进行创新,明确每条江河的归属权。
通过建立水资源国有资产企业,对产权所有者的责任与职能有所明确,把水资源的污染治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首先要进行实时监控江河水质的变化,防止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发生;然后对已出现污染问题的江河水资源进行积极治理,通过市场公平竞争的方式,公开进行招标水环境整治及保护项目。
3.2规范水资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运行过程
就目前国内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现状看,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全社会缺乏热情参与也是导致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国家一定要加大对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而引导社会上更多群众力量的参与;在国内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显得至关重要,实现社会化运营已迫在眉睫。
其一,国家要给予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支持。其二,全面革新水资源的运营体制,以此造就更多更好的运营发展空间,使专业化管理水准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3.3强化水资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以此,一定要重视水资源污染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水法》中,已提出通过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两者结合的手段,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创新,奠定流域管理专业机构的法律保护地位,并且行使权力于辖区范围内,使监督职能得以落实。
通过这种创新体制的约束,各个流域及行政区域应依据水法规定,做到相互支持及配合,对流域水资源进行联合管理。
但按目前的实际状况看,首先各区域政府的统一管控仍然不到位,管理机构的责、权、利未能全面得到落实,各方关系依然存在矛盾之处;再者,对水资源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责权出现涣散,执法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对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进行有效整合,各司其职,进而能够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水资源监管体系。由水监会亲自领导,建立水资源监督管理局,同时设立水资源监督管理处,从而使监督和管理的权威性得到有效提高。
水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城市水污染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危及人们的健康,进而使人类社会失去稳定。
我国目前存在的城市水污染问题形势非常严峻,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水污染问题的研究力度,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找到切实可行的水污染治理策略,保护水生态的平衡,让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得以实现,从而有效保障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秉春.宁夏固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1(06).
[2]邓碧云.浅谈水环境污染治理机制措施的完善[J].科技与生活,2010(12).
[3]王彦平.浅谈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技与生活,2010(15).
[4]李长春.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环境,2009(02).
[5]车艳涛,刘伟波.浅谈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治理[J].科技与生活,2011(10).
[6]郑晓郁,姜东旭.论述我国水资源紧缺及治理措施[J].价值工程,2010(21).
[7]杨丽丽,谢新民,苟新诗,李其峰,赵全升.青岛市城市水资源配置工程网规划[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03).
[8]赵旭.齐齐哈尔市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J].东北水利水电,1993(08).
[9]张迎珍.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02).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305(2016)01-0045-02
DOI:10.3969 /j.issn.1008-1305.2016.01.015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孙 宁(1980年—),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