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一统 付金元 肖正璐 张晓霞
(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庆阳 745000)
黄秋葵的营养成分及应用价值
秦一统 付金元 肖正璐 张晓霞
(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庆阳 745000)
黄秋葵是一种常用食用、药用植物,本文通过对黄秋葵营养成分及应用价值的分析汇总,论述了黄秋葵在食用、药用、饲用及商品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为黄秋葵产品的加工开发提供指导。
黄秋葵 营养成分 应用
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其嫩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VC、VA、VE和磷、铁、钾、钙、锌、锰等矿质元素及由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黏性物质[1],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保健蔬菜,被美、英、法、日等国列入新世纪最佳绿色食品名录[2]。其具有抗疲劳、健胃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3]。在我国南北各地也均有黄秋葵的分布与栽培,种植较多的有北京、广东、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海南、云南、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市,特别是台湾,种植尤多[4]。近年来,在黄秋葵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展,黄秋葵作为保健食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其黄秋葵产业的发展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干的黄秋葵嫩果中含蛋白质22.98%,总糖19.92%,多糖2.00%,脂肪9.40%,黄酮2.56%; 老果中含有蛋白质15.78%,总糖9.48%,多糖1.1%,脂肪14.36%,黄酮1.48%。蛋白质、多糖、总糖和黄酮的含量随着果实的老化而变少,而脂肪的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增加[5]。
100g黄秋葵嫩果中含有维生素A 1.25mg,维生素C 16mg,维生素B10.13mg,维生素B2 0.1mg,胡萝卜素0.34mg,尼克酸0.8mg,钙95mg,磷60mg,铁0.6mg,锌2.37mg,锰13.7mg[6]。
2.1 黄秋葵的食用价值
黄秋葵以食用嫩荚果为主。新鲜的嫩荚果可直接食用,肉质黏软,味道香甜,还可通过炒食、煮汤、凉拌、酱渍、醋渍、制泡菜等多种方法烹调食用,既可以单独烹饪,也可以和其他食物一起烹调。如素炒黄秋葵、秋葵炒肉片、茄汁秋葵等,还常被用来熬制浓汤或者炖肉。黄秋葵嫩果还可以干制研粉作为调味料,这种调味料可以提供风味、增加黏度和色泽,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能量和矿物质等。
2.2 黄秋葵的药用价值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黄秋葵已有记载。黄秋葵根、茎、花、种子等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寒滑, 入心、肺、肾、胃、肝及膀胱, 可治脾虚乏力、肠燥便秘及恶疮、痈疖等病症。其根利水消肿, 治淋病、乳汁不通; 散瘀解毒, 治痈疮、腮腺炎、疳疔痔疮; 清肺止咳, 治肺热咳嗽。黄秋葵嫩果中由果胶、黏性糖蛋白等组成的黏性液体,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7-8]。黄秋葵富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VC 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免疫力;黄酮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样作用、抗氧化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对内分泌系统影响等多种生物学功能[9]。经常食用黄秋葵对胃炎、胃溃疡、肝脏、肾虚、肥胖等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2.3 黄秋葵的饲用价值
黄秋葵生物产量高,茎叶粉生产成本低且含有粗蛋白17.47%,粗灰分13.48%,粗纤维10.9%,粗脂肪7.08%,无氮浸出物51.07%。其中叶黄素含量高达2370mg/kg,可用作天然着色剂来调节食品和饮料的色泽,也可用于饲料着色剂的生产[10]。
2.4 黄秋葵的商品价值
黄秋葵嫩荚果营养丰富,通过系列速冻工艺对新鲜的荚果进行保鲜冷藏,9个月后依然口感新鲜,有香味,只是纤维多些[11],也可加工制作成罐头,罐藏后的黄秋葵脆嫩、汤汁清亮。黄秋葵种子不仅含有较多的铁、钾、钙、锰等矿物质元素,而且可提供油脂和蛋白质, 其含油率高达20%,可收取成熟种子榨油[12]。将成熟的种子炒熟磨成粉,可做咖啡的添加剂或代替咖啡饮用[13]。另外核黄秋葵茎秆内丰富的纤维也有较高利用价值,可以用于造纸[14]。伴随着黄秋葵营养成分的研究以及提取加工工艺的不断研发,黄秋葵的价值将不断地提升,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这将有力的推动黄秋葵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1]高振茂,高冠亚,杜丽红.天然佳蔬黄秋葵的营养与食用方法[J].上海蔬菜,2005,2:76-77.
[2]詹忠根,李煜键,张宇.黄秋葵种子主要营养成分测定[J].营养学报,2012,34(2),191-192.
[3]董彩文,梁少华.黄秋葵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 5) : 180 - 182.
[4]刘东祥,叶花兰,刘国道.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18-3720,3725.
[5]黄阿根,陈学好,高云中,等.黄秋葵的成分测定与分析[J].食品科学,2008,27( 10): 451-455.
[6]陈思远,赵文若,李银范,等.三个黄秋葵品种开花结果生物学性状的调查[J].吉林蔬菜,2005,4:40-42.
[7] 孙元琳,汤坚.果胶类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04,20(6):60- 63.
[8] 董彩文,刘长虹.黄秋葵食用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学,2008, 36(13): 5687- 5688.
[9]皮雄娥,费笛波,王龙英,等.大豆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5,26(4):11-14.
[10]薛志忠,刘思雨.杨雅华.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3,13(2):58-60.
[11]黄绍力,邓红生,叶世豪.黄秋葵速冻保鲜研究[J].保鲜与加工,2002(1) :13-15.
[12]卢隆杰,苏浓,岳森.菜药花兼用型植物-黄秋葵[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8):34.
[13]茅国夫. 黄秋葵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 2004(6):353.
[14] 曹华.黄秋葵的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