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常常纠结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很多教师怕一开始过于亲切,学生容易“恃宠而骄”,以后班级难以管理;又担心过于威严,容易走到学生的对立面,也不是理想的局面。
这样的担心绝非多余。有很多学识和能力都很强的年轻教师,往往因为这个问题而身心俱疲。有的教师,常常在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之间顾此失彼,甚至怀疑自己对职业的选择是否正确。
我始终认为,教师要以专业的形象站立在孩子们面前。简言之,教师面对学生的态度始终要温和而坚定,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不让学生生活在恐惧中
作为一个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成年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真心爱护儿童的人。所以,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缺点、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批评、指正,并要求学生为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千万不能让学生整天生活在恐惧中。
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在语文课上写数学作业,语文老师质问:“你在做什么作业?”这个本来就不温顺的孩子不仅不掩饰,还当场回答:“数学作业!”语文老师更生气,说:“那你就不要上语文课了,找数学老师去!”而这个孩子也倔,站起来就往外走。当我在走廊里遇见这个孩子的时候,他正满脸愤怒。可是我才开口询问,他就热泪滚滚,他的愤怒立刻被深深的恐惧替代。显而易见,他害怕自己错上加错的行为不被原谅,害怕自己留给语文老师一个不可逆转的坏印象。
我能理解语文老师的情绪,因为这个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的确过分。但我觉得在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疑问句与反问句。还原那个场景,如果教师当时不用疑问句,孩子就没有机会顶撞教师。教师完全可以说:“现在在上语文课,请把数学作业收起来,下课再做。”直截了当地提出明确要求,不仅可以避免师生矛盾,还可以避免孩子犯错之后产生恐惧。
有时候,教师用疑问句或者反问句给孩子制造了无礼的机会,一旦觉得自己被冒犯,又会过分捍卫自己的面子及威严。在这种状态下,对学生的批评和责罚容易过火,孩子就容易对教师和学校心生恐惧。
二、要让学生保持对教师的敬畏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如果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显而易见的错误都不批评、不惩罚,甚至在家事上都爱“请示”孩子(比如晚饭吃什么菜,去哪个餐厅吃),这样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反而有可能对“好说话”的父母更容易叛逆。甚至在成年后,会对步入晚年的父母缺乏必要的赡养、照顾之心。其原因就在于,对孩子要求过于宽松的父母,没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成长范本,自然导致孩子对父母缺乏必要的尊重与敬畏。与之相反,孩子对要求严格的父母会心存敬畏,不怎么敢表露不靠谱的想法。
对于孩子,父母应该用爱心去照顾与陪伴,并尊重孩子的个人喜好。但是,一个对孩子的错误不批评、不惩罚的父母,一个总爱迁就孩子的父母,在让自己不像父母的同时,也必然导致孩子不像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可以指使、操控父母。这种心理暗示会贯穿他的一生,很多“逆子”就是这么养成的。
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教室。这节课该完成什么作业,英语单词抄几遍,语文默写错几个字以下可以不用重默,数学口算题错几个要重做,作业本是交给组长还是从后面传过来……这些事是教师慎重考虑过的,不需要与学生商量,学生必须按照要求来做。
教师必须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引导者——无论是在前方指引,还是在边上陪伴,或者在后面推动。这个引导者,在人格上与孩子平等,但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不该是同步的朋友。一旦让学生感觉教师与他们完全平等,他们必然会失去对教师的敬畏。也许表面看着师生成为朋友十分美妙,但事实上会让孩子找不到成长的方向。
教师理当关心孩子,最好保持童心,留有天真的一面。但同时,教师要担负起引导孩子成长的职责。对于孩子的违纪行为、不合适言行,要及时指出并处理。教师要帮助孩子向善求真,帮助孩子了解并遵守教室以及其他场合的行为准则。
三、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
我喜欢“严格”这个词语,它特别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即高要求;格,即不逾矩。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对他们严要求,这能让孩子明确发展的方向。但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善意。当学生明确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善意后,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向善之心。
这个学年初,我新接一个班级,纪律比较乱,听课习惯、作业态度以及学习能力有问题的孩子非常多。三年级的孩子,英语课默写8个单词,错4个以上的有十几个。这十几个孩子中,有上课不认真听的,有回家不复习的,还有怎么都记不准单词拼写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开始我就在每节课上严厉批评,或者让孩子每天放学后留下来反复默写,必然会导致孩子产生挫败感,甚至害怕英语学习。如果我不予重视,那么孩子会更加轻慢英语学习,他们的个人成绩以及班级成绩将非常不理想。
有时候,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不一定需要具体的行动,而是要将教师的善意持续不断、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孩子心头。
对听课习惯不好的孩子,我总是用心捕捉他们偶有的好的表现加以表扬,并寄予期望。比如说:“你今天的听力题全对了,证明你专注倾听了。你很聪明,但平时专注倾听的能力还不够好。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你的英语成绩很快就能提高。”
对作业态度差的孩子,我会反复跟家长沟通。比如针对回家不默写的孩子,我会告诉家长:“孩子在家默写的意义是发现他哪几个单词掌握还不到位,然后强化对这几个单词的记忆。如果他在家里没有完成这一步,第二天他到学校里来默写不理想,他得花时间订正,这样必然会加重他的负担,甚至影响他下一节课、下一单元的学习。”
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我总是心存怜惜。比如班上的霖(化名),家庭作业本上的默写每天会错2/3以上,可是本子上总是有家长认真检查的痕迹和孩子认真订正的痕迹。但第二天到学校里的默写,他依然错2/3以上。而每次拿到作业本,他都是不声不响地快速完成订正。对于霖这样的孩子,我常常要安慰:“没事的,你已经能够正确地听、说、读这几个单词了,你只是拼写还不够好而已。我们还有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呢。慢慢地你一定会记住这几个单词的。”
教师持续不断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孩子必然会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努力。在不加重孩子负担的情况下,在不让孩子感受到恐惧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明显提高。
我越来越明确要“温和而坚定地站立在孩子们面前”这个原则。“坚定”意味着我对学生的要求明确而不动摇;“温和”则意味着尊重孩子,并一如既往传递我的善意。
教师面对孩子时始终温和而坚定,孩子必然有向上、向善的意愿与动力。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