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和全国一样,正处在发展进程转段、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遭遇了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这种压力在全国、全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转段转换期,经济下行是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现,但关键是要尽快缩短这个转换期。首先,缩短转换期要明确当前发展阶段的三个要素:一是发展的阶段性,我们进入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二是新阶段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三是实现新理念要有新的战略举措,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的优化改革。在这三个方面要有重大作为,都离不开教育的有效支撑,只有教育提供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文化,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要解决新时期发展的问题,教育的使命的确任重道远。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是相对于我们过去利用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强扩需求促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言的。过去的发展进程中,要想抑制经济下行或者加速提升几个百分点,只要百亿、千亿、万亿资金投下,顿时就会产生巨大需求。在这个巨大需求环境里,企业即便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没有迫切提出高水平的要求。在后发优势逐渐消失,强扩需求、经济刺激手段受到限制后,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常态的竞争水平支撑,新常态的竞争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空前的高要求。
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难以适应常态的要求,而根本的症结在于科教不能有效支撑当前创新竞争的需求。而科技本不独立,是教育孕育派生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实施教育改革,大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服务创新发展的水平,最大限度缩短转换期。
二、实现发展新理念教育必须引领先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其中的创新、绿色、开放都需要教育提供更优异的创新人才、知识、文化,而协调和共享就更集中地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协调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城乡区域的协调等,要实现协调发展,首先是教育的协调。无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源头之策、根本举措。共享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政府要最大限度地提供共享的服务产品。教育是政府向人民提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深刻影响人生发展的、附加值最高的公共服务产品,要实现共享发展的理念,就要向人民提供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育公平和质量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教育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性工程
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实现发展先进的理念要有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的优化改革,供给侧改革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切实解决强扩需求历史发展阶段积聚的供给侧的突出问题,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但即便完成了“三去一降一补”,如果供方缺乏创新竞争力,经济也难以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因此,供给侧要优化改革。二是要大力提升创新竞争力,这个创新竞争力来自人才、创新技术成果、创新型文化,这都需要教育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为此,教育要深化改革,提升效能,向供给侧提供高水平的知识人才和人才产品,提升供给侧的竞争力,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的竞争发展。从长远看,实施当前供给侧的优化改革战略措施不仅要调结构,更重要的是要从教育的优化改革做起。
此外,几十年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机构也经历了多轮改革。1982年政府机构从100家改掉了36家,1993年从86家改到了59家,1998年从49家改到了29家,最近的大部制改革改到了25家。在漫长的改革进程中,众多的部门消失了,许多部门职能转换了,这些改革主要是围绕经济,也就是围绕政企分开进行的改革,但政事分开,特别是政校分开就进展缓慢,因此教育系统改革十分滞后,在思想和行为上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影响着教育系统运行的效能。特别是进入新常态后,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核心是转变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宏观上,该管的要管到位,要制定好政策,确立好制度,把握好方向,落实好政府购买学校服务的精神。在微观层面,特别是学校的事务、业务上,该放的要放下去,充分释放学校自身的动力、活力和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教育系统整体的运行效能。长期以来,教育部门习惯于聚焦微观层面的业务,影响了宏观方面应尽的职责。教育部门从宏观上该统的要统起来,教育涉及大量的综合建设工程,正在大力推进的“全面改薄”重大工程和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充计划,涉及发改、财政、国土、住建等多个部门,但毕竟教育是牵头部门,这些重大工程出现问题,首要的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所以教育部门要习惯于管大事,统筹推动重大综合性工程。
二是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政校适度分开后,学校首先要切实承接好教育及相关部门放下来的职能,要建设好、完善好自我规范运行的体系,要尽到学校的职责。学校要适应政府购买学校服务的效率精神和效率机制,必须向社会向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否则学校就要承受由于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财政资源的损失。学校应当自觉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要更加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全面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功能。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主流,要切实抓好和完善这项工作。
三是深化招考制度改革
要积极稳妥跟进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步伐,改革的大方向是改进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改进考试制度遴选人才的效能,更要注重平时成绩,缩减考试门数,强化综合考试,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遴选人才。要借助《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入刑的历史性机遇,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强化依法治考,确保考试长治久安。
(本文是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在全省“全面改薄”工作推进会暨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部分内容,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