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早期童话的代表作,也许王尔德闻名于世的主要是其诗作,但其童话作品也十分精辟!该作品中渗透着美学、爱情、生命观等多种思想,本文将浅析其作品中蕴含的女性择偶观,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王尔德;《夜莺与玫瑰》;女性择偶观
作者简介:覃金晶(1992-),女,土家族,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1
进化心理学是一种综合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是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其中对女性的长期择偶策略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理论背景、偏好内容与实际择偶行为等方面进行阐述。《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第一本童话集《快乐王子》中的一篇小故事,其内容虽短,却语言精练,意义匪浅,值得深读!
一、心之死——教授之女拒爱
“在进化过程中,雌性对雄性的资源的偏好也许是动物界雌性择偶最古老、最普遍的偏好了。”关于对经济资源的偏好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展无遗,王尔德的童话中也体现了这一偏好。教授的女儿无意承诺只要青年学生拥有一朵红玫瑰便会与他共舞,而在其有了更好的选择之后,便轻易背弃了自己的诺言。教授的女儿认为宫廷大臣的儿子更能给自己带来富贵荣华,而青年学生则是“三无”人员:无工作、无背景、无地位。面对这样的爱情选择,她的选择与社会大部分女性的选择一样:选择经济条件好的那一方。在青年学生将艰辛获得的玫瑰献给她时,她却担忧与其衣服颜色不搭配,其实这也是一种委婉的拒绝,并直接表达宫廷大臣的侄儿已经赠送她一些上等的珠宝,此处王尔德强调“上等的”表现宫廷大臣侄儿经济条件十分优厚,而青年学生却不具备这种条件,此外,教授的女儿直白珠宝比鲜花更加昂贵,因此拒绝了青年学生纯真的爱情。爱情是童话故事永恒的主题,此篇小故事中也无一例外体现了爱情的主题。
被心上人拒绝之后,青年学生心灰意冷,无比心痛,恨意涌上心头,将来之不易的红玫瑰扔到了大街上,“玫瑰落入阴沟边,一辆马车从它身上碾了过去”,此句的描写多么细致啊,体现了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玻璃心在遭受打击之后彻底破碎,犹如被马车碾过的玫瑰一样,破败不堪。
二、血玫瑰——夜莺的错爱
在得知青年急需一朵红玫瑰来拯救他的爱情时,夜莺颇为吃惊并被其诚意所感动,是怎样的真情打动了夜莺啊!青年哭着诉说着自己对寻找玫瑰的无能,认为自己枉读圣贤书,博学多才的自己的生活即将因为缺少一朵红玫瑰变得不幸,夜莺并不认识这位青年,纯粹为其真情所感,因其真爱所动。夜莺每晚都为他歌唱,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位真诚的恋人,认为自己看到了真爱,看到青年之后,感触更加深刻,“他的头发黑得像盛开的风信子,他的嘴唇就像他想要的玫瑰那样红;但是他的脸却因为担心得不到爱而苍白如象牙,眉宇之间也布满了忧伤。”如此情景怎能让人不为之动容,所以愿助他一臂之力,四处打听玫瑰的下落,白色的玫瑰树告诉她花是白得就像大海的浪花沫,白得超过山顶上的积雪。黄色的玫瑰树告诉她花黄的就像坐在琥珀宝座上的美人鱼的头发,黄得超过拿着镰刀的割草人来之前在草地上盛开的水仙花。红色的玫瑰树告诉她花像鸽子的脚那样红,比在海洋洞穴中飘动的珊瑚大扇更红,却因为霜雪与风暴而无法开花。夜莺不知所措,好心的红玫瑰树告诉了她一个不得已的办法:借助月光用音乐培育它,用鲜血来染红它。用胸膛抵在树刺上为它唱歌。也就是说用死亡来换一朵玫瑰,多么大的代价啊!可是为了爱夜莺却愿意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爱是世界的最高主题,任何人都无法离开爱而生存,夜莺的选择,是自身的向往,也是青年的不追求!
女性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适应性问题是,不仅要选择一个拥有生活必需资源的男性,还要选择一个愿意为她及其子女作出资源承诺的男性。由此看来,夜莺为青年的情意所感动也是情理之中。在青年被教授之女拒绝后,随手丢弃了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红玫瑰,玫瑰落入阴沟边,被马车碾过,表明夜莺用生命换来的成果付诸东流。王尔德在故事中描绘了当时社会流行的多种爱情观,而他极力赞扬的却是夜莺这种敢于为爱牺牲生命的纯美爱情。
三、珠宝——经济条件佳者“上位”
故事中宫廷大臣的侄儿有能力送给教授之女上等的珠宝,这暗含其经济条件优厚,而在女性择偶过程中,当代女性比男性更看重经济资源,1939年的研究表明女性对经济条件的重视程度是男性的两倍,后面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女性对于经济资源的重视程度都得到了证实。教授之女由最初想要一朵红玫瑰发展成欲得到金银珠宝的过程,也是心智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女性择偶对经济条件的重视。此外,她藐视青年学生,认为他不会像宫廷大臣侄儿那样鞋上钉有银扣子,这个细节表明在其所处的年代,鞋上钉有银扣子是显贵身份的象征,是上层社会区别于下层社会的标志,将其与青年学生进行对比可发现经济条件的天壤之别,因此,更看重经济资源的教授之女选择了宫廷大臣的侄儿。另外,这也给了我们一个窥探西方社会的视角。因此,在无形的异性选择中,宫廷大臣侄儿经济条件优厚得以“上位”!
参考文献:
[1]奥斯卡·王尔德著,蔡荣寿译.快乐王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5.
[2]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美)巴斯著;熊哲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3]秦水译.英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4]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