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摘要: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财政部门的重点管理对象,为了提升行政效率,目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现行的管理方法尽管有利于财务的集中核算管理,但同时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薄弱关节,弱化了政府部门针对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工作力度。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着手,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导向,提出构建我国政府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以期进一步的完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为规范化、科学化、完整化的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固定资产核算 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利用效率低下,固定资产重复、无效的购置,核算体系和标准不合理、内部控制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信息的披露不及时、不充分。这些问题无不暴露出我国行政机关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的混乱性。本文寄希望于通过问题导向为研究思路,探寻切实可行的行政机关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以有效、科学的服务于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促进我国政府部门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的价值,避免资产的无故浪费、闲置。
一、固定资产的管理理论基础
(一)内部控制理论
组织内部实行内部开工至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资产的利用的高效、完整、可靠。一般而言,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五个环节,也就是授权许可、签发、校对、执行和记录。内部控制本质上是对这五个环节进行控制,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来组织,使每个环节都能得到相互的牵制。因此内部控制可以看成一种制衡机制,这样的一种制衡机制有助于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并将资产管理的责权进行明确的划分,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
固定资产的管理本质上也属于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控制、固定资产的限制接近控制、固定资产的盘点控制。
(二)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的本质是基于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委托人通过契约来激励代理人,以更好的服务于委托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实质上,政府的固定资产中,公民在信息了解上存在着天然的不平衡,人民委托政府,而政府则委托行政机关单位来管理固定资产。因此在这样的关系中,人民、人民政府、行政单位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如何设计最优的激励机制来合理的管理固定资产,将会越来越多的在企事业单位中得到推广运用。
(三)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是决策的基本单位、个人的理性具有选择性、个人努力是一个不确定的量、个人存在着惰性、个人选择努力程度大小地出发点是个人的私有利益。这些因素是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效率理论可以为我国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如何规避个人因素,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对于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的发挥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科学发展理论
一直以来我国都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发展。事实上,目前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各种浪费现象人员重复购置、会计核算忽视实物管理都是缺乏科学发展思想的指导。因此本文将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探索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五)信息披露理论
资本市场没有信息就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一直以来信息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合理的信息公开,让相关的参与者尽可能地充分知情,参与监督,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的高效、准确管理。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表现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缺失
这里的意识的主体包括了部门的领导、固定资产的使用人、相关的负责人。几乎所有的公务人员对待固定资产都缺乏应用的态度,总认为固定资产属于国家,其好坏与管理和自身没什么影响,这样的意识往往就是固定资产流失、闲置、浪费的根源。
(二)缺乏内部控制、执行效率低下
大部分的国有单位仍然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些尽管制定了相关规定,但是落实的效果比较差,没有将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落实到日常管理中。这就使得许多固定资产被挪为他用,或是大量的固定资产浪费、闲置,并且多次重复采购。
(三)固定资产核算不科学
目前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中,并没有计入固定资产的折旧,并且盘点缺乏时效性,导致了账面价值与现实背离。一方面,固定资产从入账到报废销账止这一过程主公,其账面价值始终是固定的,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账面情况偏离,无法及时的做出购买决策。另外许多部门甚至都不盘点固定资产,导致很多资产遗漏、闲置,同样也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决策管理。
(四)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
固定资产的处理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审批手续,上报国资委报废,还要等待审核,其中还涉及到了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另外报废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利益相关,使得固定资产的处理问题比较滞后。导致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库房中堆满了固定资产。
(五)固定资产管理不科学,不系统
目前,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管理中也是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多多。
三、对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思考
(一)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第一,固定资产购置原则。一是要立足现实,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采购规范和资金限制条件采购固定资产,严格控制超标准采购。二是要立足质量,严格控制成本,尽可能地采取招标的方式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三是科学合理的编制资产配置计划,建立稳定的固定资产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固定资产增量配置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存量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使用效益。
第二,固定资产购置审批。行政单位要根据资产的实际需求,对采购的迫切性、可行性、预算编制等情况来制定评估报告,由上级部门审批、论证。
第三,固定资产购置方式。本着效率理论的要求,及时收集相关市场信息,择优选择。多部门的同时采购需求,可以一次招标,部门集中采购的方式,灵活掌握所需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
第四,固定资产购置的会计核算。财会部门只设置固定资产的总分类账,由使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出入库控制并设置明细账,同时进行卡片登记,并计提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辅助核算信息。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评价
第一,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固定资产管理评价本着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原则、统一性、可比性原则、综合分析、整体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第二,评价内容要包括以下方面:是否有健全的固定资产采购保管制度、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及处理是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是否责任到人、是否严格执行了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核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准确、及时。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一,行政单位信息披露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充分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公平披露原则、有用性原则。
第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披露内容。主要包含: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存量情况、固定资产的价值形态、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固定资产需求的披露、披露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的形成方式和披露方式。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
由库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管理工作,并及时将折旧额及相关情况登记整理为信息披露及决策提供信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第一,保持与现行折旧管理的衔接,折旧情况不在账务上处理,只是登记备案,保证了现有政策的延续性。
第二,把折旧情况登记备案形成信息报告,这样顺应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保持了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与实时性,解决了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矛盾,给出了管理决策的依据。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机关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探讨目前我国政府单位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推动国有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万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
[2]郭霞.谈做好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中国工会财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