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金属有机骨架分子筛膜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在金属有机骨架(MOFs)分子筛膜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笼占据”来调变MOFs材料的笼径,即将空间位阻显著的离子液体限域负载到一种笼中,使分子截留关口由常规孔窗转变为空间受阻孔笼,从而实现对该材料分子筛分性能的精确调变。大连化物所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理论模拟了材料的笼径变化以及离子液体与主体材料的相互作用。据称,该研究突破了聚合物膜的分离性能上限,不仅在天然气纯化和二氧化碳捕获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有望拓展到其它基于MOFs材料的选择性吸附和膜分离研究中。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MOFs催化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将憎水的全氟烷烃修饰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MOFs化合物NU-1000的介孔孔道中,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Pd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其孔道中。与未修饰的MOFs材料相比,所获得的材料在水相中催化吲哚C—H活化反应活性大大提高,并具有高的C2选择性。全氟链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孔道的憎水性,有利于反应物进入孔道中的活性中心,达到了提高活性的目的。
另外,MOFs在负载纳米颗粒进行催化时一般仅仅是作为载体保护纳米颗粒不团聚,而且大多数MOFs化合物是微孔材料,这限制了反应原料和产物进入孔道中的活性中心而导致活性较低。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多级微介孔MOFs化合物MM-MIL-53(Al)成功地将PtPd合金纳米晶分散在其孔道中。令人惊奇的是,MM-MIL-53(Al)上的路易斯酸碱活性中心与PtPd合金纳米晶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双功能催化剂,能高效地在无氧条件下协同催化仲醇脱氢转化为酮。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