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体病的预防和治疗

2016-04-06 05:37:44叶万章
兽医导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乙胺弓形排泄物

叶万章

(重庆市铜梁区虎峰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560)

猪弓形体病的预防和治疗

叶万章

(重庆市铜梁区虎峰畜牧兽医站,重庆402560)

弓形体病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虫体可经口鼻、呼吸道、皮肤、肠道等侵入到猪体。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气喘、高热、皮肤红紫等等。不同日龄阶段的猪,对此病均有易感性,不分品种、日龄和性别。而以3~6月龄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高,大猪感染后多数为隐性经过,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被忽视。调查此病流行病学,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注意:搞好猪舍环境卫生,严格消毒管理,改善日常饲养管理,注意清洁周边环境卫生,集中清理处理舍内排泄物,避免污染饲草、饮水等等,注意加强猪群防疫监管,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所有排泄物集中处理,深埋或焚烧,避免污染周边环境。而此病流行季节,尝试用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提前药物预控效果更好些。目前,此病的治疗,磺胺类药物效果不错,多用于临床施治治疗,相关技术要点文章将详细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弓形体;流行;防治

1 前言

弓形体病因弓形虫寄生感染,而诱发的养猪常见寄生虫病。此病弓形虫可经口鼻、呼吸道、皮肤等侵入到猪体,而表现出高热、呼吸、高热、繁殖障碍等临床症状,根据病程缓急,有最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三种,严重直接致死,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被忽视。在农村散养猪中,此病一旦爆发将导致整个猪场发病率高达60%以上,目前国内各养猪场均有发生,应提高此病防控重视程度。

2 流行病学

虫体终宿主为猫或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有哺乳动物和禽类,猪为重要的中间宿主之一。调查证实:不同日龄阶段的猪,对此病均有易感性,不分品种、日龄和性别。而以3~6月龄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高,大猪感染后多数为隐性经过。而妊娠母猪感染的话,多数伴有流产症,死胎率增加,仔猪出生后成活率低。

就流行季节而言,此病常见夏秋季节。因为,气候温暖、潮湿时,正是吸血昆虫繁殖的高峰期,为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得力条件。就传染途径而言,多数经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被污染的含卵囊的食物和饮水被误食后易诱发感染。急性发病病例,可经皮肤和黏膜感染,同样有经胎盘感染胎儿垂直感染的病例报道,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 临床症状

猪感染弓形虫(侵袭性卵囊后)潜伏期为3~7d。病初只表现为厌食或少食。精神不振,眼结膜充血潮红。3~4d后表现高热。体温升至40.5~42.0℃,呈稽留热,食欲减少至废绝,喜卧。钻草堆或水坑,眼结膜苍白、黄染。后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气喘、咳嗽、流鼻涕、粪便先干后稀或交替出现,呈灰绿色或煤焦油状。随着病程发展,耳尖、阴户、包皮尖端、腹底的皮肤上出现出血性紫斑或间有出血点,体表淋巴结肿大,尤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耐过猪一般2周后恢复,但往往遗留下咳嗽、呼吸困难、后躯麻痹、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若怀孕母猪发生急性弓形体病,先是高热废食昏睡,数天后流产或产死胎、弱仔,母猪常在分娩后自愈。

4 剖检变化

多数病例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外观呈淡红色,切面呈酱红色花斑状。肺体积稍肿大,肺小叶间质增宽,切面流出泡沫样液样。肾、肝体积肿大,表面有小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点,肝小叶界限明显。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肠系膜淋巴结呈绳索状。盲肠、结肠有散在的小米或高粱米大的中心凹陷溃疡,其表面附有灰黄色伪膜。

5 预防措施

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定期清灭鼠源,严格消毒管理,控制生猪与野生肉食动物的接触。改善日常饲养管理,确保消毒管理日常化,注意清洁周边环境卫生。集中清理处理舍内排泄物,加强排泄物管理,避免污染饲草、饮水等等。注意加强猪群防疫监管,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所有排泄物集中处理,深埋或焚烧,避免污染周边环境。

此病流行季节,用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拌料混饲预控效果不错。用量:每吨饲料用磺胺嘧啶,500g/次;乙胺嘧啶,25g/次,能有效预控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6 治疗措施

对弓形体病的治疗,磺胺类药物效果不错。而抗生素类药物,多数用药无效。

急性感染病例,用磺胺嘧啶,用70mg/kg;或,用甲氧氨苄嘧啶,用14mg/kg,口服用,每天2次,连续用3~4d。临床施治期间,磺胺嘧啶的溶解度较低,服用后易在尿检中发现结晶。由此,内服时,配用等量的碳酸氢钠,增加饮水量,能避免此问题的出现。

患病初期,用磺胺-6-甲氧嘧啶,20~25mg/kg,每天1~2次,肌肉注射,或口服治疗,早期用于施治,病情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除此之外的药物:

磺胺嘧啶,每次60mg;乙胺嘧啶,每次1mg,组合用药,口服,4~6次效果不错。

磺胺嘧啶70mg/kg;十二甲氧氨苄嘧啶14mg/kg,每天2次,连续用2~3d,效果不错。

长效磺胺60mg/kg。配制,10%注射液,肌肉注射,连续用1周,治愈效果较好。

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猪场,弓形体病频有发生。而且,仅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尚且有特效。在用药期间,几项原则应值得注意:第一,首次剂量加倍,剂量要用足;第二,注意用药量,维持药物作用时间,按时用药;第三,不能过早停药。通常情况下,此病的治疗,需要5~7d。但是,多数在用药后的第五天,此时病畜体温下降,食欲逐渐恢复。但是,切忌不能停药,应继续用药1~2d,否则极易复发,复发后治愈难度更大。

[1]崔平,方素芳,袁亚丽,等.中西药结合对猪弓形虫病的疗效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98-9499.

[2]刘雁,李坚,袁明龙.上海青浦地区犬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与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7):201-202.

[3]马文莉,马利青.青海省海西地区改良绒山羊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9,(3):122-124.

猜你喜欢
乙胺弓形排泄物
亚洲象浮膜性肠炎排泄物的病理学诊断
泛硫乙胺的合成
云南化工(2021年2期)2021-05-06 01:06:20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防爆电机(2020年4期)2020-12-14 03:11:16
一次由“弓形回波”所引发的冰雹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分析
便于清洁的兔笼
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乙胺碘呋酮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钠与酚磺乙胺混合后变色的原因分析
中国药房(2011年17期)2011-01-24 02: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