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伟 王 琳
(1.新宁县崀山镇动物防疫站,湖南邵阳 422700;2.新宁县黄龙镇动物防疫站,湖南邵阳 422700)
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 伟1王 琳2
(1.新宁县崀山镇动物防疫站,湖南邵阳422700;2.新宁县黄龙镇动物防疫站,湖南邵阳422700)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养殖规模化发展,给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带了一定挑战。基层畜牧防疫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的基层畜牧防疫工作取得的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本文就目前基层畜牧业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应对措施。
基层;畜牧业防疫;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经济迅速发展,畜牧业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我国畜牧业以猪、牛、羊、鸡等常见的禽畜饲养为主,高品质的禽畜逐渐增多,养殖规模也在扩大,朝着集约化发展。动物疫情是制约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畜牧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持续不断爆发的动物疫情表明我国的畜牧防疫工作还有很多缺陷,尤其是防疫薄弱点的农村。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是畜牧产业稳定发展的提前条件,也是保障人类健康和保护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就目前基层畜牧防疫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和同行共勉。
1.1缺乏完善的防疫体系
大部分农村的畜牧的防疫体系建设均不完善,和养殖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差距较大。在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扑灭方面等缺乏有效的措施;在动物饲养、销售、运输、屠宰及禽畜产品加工方面,缺乏有效监控和防范措施;基层畜牧防疫站诊断设备陈旧及疫病检测能力有限,检疫水平较差[1]。
1.2防疫站工作不到位
基层防疫从业人员较少,工作人员流动性高,组织松散和工作热情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导致其防疫意识不足。基层畜牧防疫站承担了正常的动物防疫工作之外,还需承担良品繁育、品种改良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日常工作量大,使得防疫站工作无法全面开展执行。近年频发的动物疫情进一步揭示了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不足,防疫工作质量差的现状。在基层免疫工作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在其他时间动物疾病防控力度减弱,导致新补栏的动物缺乏有效的监控和防疫,遗留的防疫死角,增加疫情发生的风险。现阶段畜牧防疫工作人员逐渐趋向老年化、文化水平低,这一现象非常不利于基层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禽畜规模化养殖少、饲养分散、养殖数量动态变化大、流动性强,加上防疫从业人员少,增加了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困难,使得防疫工作不能很好落实。
1.3政府缺乏重视
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开展需大量的经费支持,现阶段乡镇的畜牧防疫工作经费主要靠政府补贴,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基层防疫工作投入资金,但相对其他领域来说仍然不足。政府投入经费少,导致工作人员薪资低,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往往敷衍了事,在疫情监测和通报系统中经常出现漏洞。同时,因为经费紧张,防疫站的基层设施建设不完善,诊断设备陈旧,缺乏先进的疫病诊断和化验设备,疫病检测水平较低。
1.4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
目前农村的养殖户防疫意识普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准,对防疫工作的认识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养殖户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应的动物疫病知识,对疫病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可能发生疫情,对动物疫情传播及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缺乏动物防疫意识。许多养殖户认为给动物打预防针花费大,处于节省成本角度考虑,没有对动物进行相应疾病的疫苗接种,增加感染疫病风险。同时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随意扔病死的动物、销售、食用等情况在农村养殖户中很普遍,这样增加了防疫的难度。有的养殖户在疫病发生时,刻意隐瞒疫情,最终导致疫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致使疫情扩散,增加的防控的工作难度。
2.1加强畜牧防疫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畜牧防疫站兽医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能力,给畜牧业的健康安全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政府应重视对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县财政应划拨一项专项经费用于兽防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使基层兽防人员掌握兽医诊断、畜牧养殖、疫病监测、动物检疫、产生统计、计算机操作等业务技术知识和技能;鼓励职工通过自学考试,提升自己学历,对取得文凭的职工可采取适当的奖励,激励职工的学习兴趣,丰富专业知识和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兽医防疫队伍发展。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院校进修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养殖户引进专业的畜牧技术员。通过多方面的整改努力,提高畜牧兽医队伍整体水平,为畜牧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2.2加大经费投入
防疫工作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要将各级防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建立有效的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增加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薪资,解决当前基层畜牧防疫机构无场地、无职工住房、无办公设备的现状,保持畜牧兽医队伍稳定。及时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如扩建检验室、计算机网络建设等,满足广大养殖户了解畜牧产品的供需信息、疫情动态、技术要求和政策法规要求,推动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防控信息化、现代化;切实加强检验室建设,及时更新诊断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疫病诊断水平,从而做到动物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控;提高重大畜牧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水平,保证畜牧防疫工作高效、全面落实[2];严格执行防疫死亡动物补偿制度,减少养殖户的损伤,缓解养殖户的激动情绪,有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
2.3创新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兽防人员的聘用、调动、评职称及资产管理等制度,既要解“无人问没人管”的问题,同时也要防止多头指挥无所适从的情况发生。建立细化的考评机制,制定具体的考核目标和考核办法。建立有活力和激励的队伍,实施县、乡、村畜牧防疫工作人员联系大养殖户的制度,县、乡防疫人员之间合理流动,有序交流。根据村畜牧业的养殖数量合理确定村级防疫人员的薪资,激发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
2.4加强县、乡、村畜牧防疫人员的交流
村级兽医人员可以直接将本地的畜禽产品流通信息及动物疫情及时向村、乡、县畜牧防疫部门反馈,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做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疫病不出村,减少疫病散播范围。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将产品供需信息及周边地区的疫情信息反馈给养殖户,共同做出销售策略和预防措施。
2.5加强基层防疫工作重要性宣传
地方政府需履行畜牧防疫职责,采取基层畜牧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畜牧防疫知识宣传,让散户充分认识到畜牧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畜牧防疫不仅可以降低他们的经济损失,还可以有效降低畜禽疫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他们的经济效益。
基层防疫是我国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畜牧防疫工作的难点。目前基层畜牧防疫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经费投入少、防疫建设不足、整体队伍综合素质差、工作量大、防疫难度高等,因此加快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升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能力是我们的面临的紧迫任务,各级领导应充分重视,认识到只有提高畜牧兽医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才能推动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动物卫生和其他产品安全性。
[1]罗旭东.浅析农村畜牧防疫作的现状与发展[J].世界华商经年鉴·城乡建设,2012,(8):270.
[2]卢宏年.农村畜牧卫生防疫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