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岗雷鹏宇
(1.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定边 718699;2.陕西省定边县张崾先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定边 718699)
哺乳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范建岗1雷鹏宇2
(1.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定边718699;2.陕西省定边县张崾先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定边718699)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以病猪出现食欲下降、呕吐、腹泻和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尤以哺乳仔猪最易发病,有极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养猪业的良性发展。基于此,笔者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阅。
PED;PEDV;临床症状;预防;治疗
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易感染,其中以哺乳仔猪的易感性较强;病猪和病后耐过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随粪便排出体外的病毒污染饲具、饮水和饲料后造成直接感染;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也能够经其污染的饲料、运输病猪的车辆和工作人员的鞋靴以及老鼠、蚊蝇等间接传播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寒冷冬季和初春时节,呈地方性流行。
3日龄内的仔猪出现水样腹泻,呈灰白色或黄色,稀粪具有腥臭味,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最急性病例是出生后24h即发生腹泻,发病率极高。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被毛粗乱、消瘦脱水,眼窝下陷,部分病例出现呕吐症状,严重病例终因脱水而死亡。
对病死的哺乳仔猪进行剖检,可见其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小肠膨胀,肠壁变薄使得外观明亮,肠内积有气体或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出血呈树枝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组织学检查能够发现小肠绒毛细胞脱落和形成空泡,肠绒毛变短萎缩;部分病死例的胃内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其他器官无显著的眼观病变。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脱水消瘦、水样腹泻、呕吐)及病理变化能够做出初步诊断。具体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PCR、荧光抗体法、ELISA、微量血清中和试验等,其中荧光抗体法快速可靠,较为敏感,被广泛应用于本病的确诊。①采取病猪腹泻48h内的小肠制成小肠粘膜涂片或冷冻切片,风干后固定,并加相应的荧光抗体染色后镜检,如果在小肠各段内检查出发荧光的阳性感染细胞则能够确诊;②将病猪小肠及其内容物制成悬液,每毫升加链霉素2000μg、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在室温作用1h,然后经口接种试验仔猪,倘若试验仔猪发病,再取小肠进行荧光抗体检查,如呈阳性则能够确诊。
此外,本病在临床上同猪传染性胃肠炎极易混淆,需要在实验室对两种病原进行检查,加以鉴别。同时,还要做好本病同猪痢疾、仔猪红痢、白痢、黄痢以及猪轮状病毒等鉴别诊断工作。
5.1治疗措施
(1)使用沙星类和磺胺类抗菌抑菌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没有显著疗效,临床上最好采用疫苗疗法进行治疗,易言之,将灭活的猪瘟细胞苗作为干扰素诱导剂,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对体内病毒的复制进行干扰,进而达到治疗仔猪腹泻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将细胞源猪瘟弱毒苗置于沸水中煮约10min灭活,经生理盐水稀释后于后海穴注射给发病仔猪,72h后重复注射一次。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可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给予病猪辅助治疗,连用3d。
(2)采用消毒药对产床进行消毒,及时清理保温箱内的仔猪粪便,同时可喷洒密斯陀(MISTRAL),旨在实现干燥、清洁和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对于脱水严重的仔猪,应及时采用5%碳酸氢钠5mL+5%葡萄糖生理盐水5mL,腹腔注射,以补充发病仔猪体内水分,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5.2预防措施
采用灭活猪瘟细胞苗作为干扰素诱导剂,刺激猪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治疗仔猪流行性腹泻效果良好,且价格实惠,成本低廉,容易被养殖户(场)所接受,但是,该种疫苗疗法还未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治疗方案,处于探索阶段,为此,还需要做好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工作。
5.2.1加强环境控制,注重饲料和饮水品质。产房要做到注意保温和降低空气湿度,初产仔猪最好使用保温箱,且保持仔猪保温箱内环境清洁,通风良好,避免大量有害气体(氨气)的聚集;饲料原料霉变是诱发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霉菌毒素中毒可造成哺乳母猪泌乳量减少或无乳,且能够通过乳汁排出霉菌毒素,致使哺乳仔猪慢性中毒,免疫力降低,极易感染流行性腹泻。为此,预防本病需要避免饲料原料霉变,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同时给猪群供给洁净的饮水。
5.2.2加强疫苗免疫预防。鉴于哺乳仔猪免疫功能尚不完善,需经吃足初乳获取免疫力,为此,预防哺乳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则应加强母猪的防疫。在每年入冬前,对母猪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按4ml/头于后海穴注射,免疫两次,两次间隔20d,对预防本病效果显著。或采用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妊娠母猪产前20~30d,按3ml/头于后海穴注射,10kg内的猪按0.5ml/头注射,10~25kg按1ml/头注射,25~50 kg按2ml/头注射,50 kg以上的猪按3ml/头注射,免疫产生期为2周,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此外,还要按照免疫程序做好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5.2.3加强饲养管理,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在本病高发的冬春时节,应杜绝从疫区引种,确需引种应隔离饲养2周以上,确认无病后方可混养;猪舍要协调好通风和防寒保暖,适当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保持饲料营养全价,饲料中可添加土霉素、大蒜素等药物进行保健预防。同时,加强消毒,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采用百毒杀、烧碱等消毒液对圈舍进行消毒,发病仔猪的产床可使用带有消毒药的拖布将污粪清除,再喷洒密斯陀(MISTRAL)吸潮消毒。
[1]董树仁.哺乳仔猪腹泻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4,(18):24-25.
[2]卫秀余.哺乳仔猪腹泻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J].养猪,201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