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玲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畜牧工作总站,吉林松原 138000)
猪瘟的流行和诊治
杨艳玲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畜牧工作总站,吉林松原138000)
猪瘟又称之为猪烂肠瘟或猪霍乱,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猪瘟病毒,是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以纤维性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猪瘟;病原;诊断
猪瘟病毒(HCV)在生物分类学上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与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BVD-MDV)之间,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关系密切,存在交叉反应。
国际上通常将猪瘟病毒分成3个基因群共10个基因亚群。根据报道,当前我国流行2个基因群共4个基因亚群,即基因1群中的1.1亚群和基因2群中的2.1、2.2、2.3亚群。据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确认我国猪瘟流行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欧洲;国内HCV流行病毒已由基因型Ⅰ转为型Ⅱ,向远离疫苗毒的方向变化,可解释疫苗免疫力不高的内在原因。
猪瘟病毒存在于猪的全身组织、器官和分泌物、排泄物中,尤以脾、淋巴结、血液含量最高。猪瘟病毒不同毒株间存在显著抗原差异,但抗原性是很稳定的。目前认为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我国最近流行的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其病原为温和型猪瘟病毒,仍属同一血清型。猪瘟病毒按毒力强弱可分为强毒、中间毒和弱毒三种。若强毒感染,无猪的性别、年龄及抗逆性大小,可导致多数猪只死亡;若中间毒感染,按猪只自身抗逆性大小,可康复或死亡;弱毒株感染,仅少数抵抗力弱的猪、小猪或胎儿易发病或死亡。机体的免疫器官是HCV侵害的靶器官,首先侵害淋巴组织,然后是微血管内皮细胞,所以猪感染后发生免疫抑制,体内常在的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常借机繁殖致病,使猪瘟病情复杂化,增加了死亡率。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
①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敏感性高,已建立的猪瘟单抗ELSA,可区分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而产生的抗体。本法不能直观表现抗体效价,结果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不利基层使用。②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一般认为1:16以上为免疫合格,用于免疫抗体的检测,利于基层使用;正向间接血凝价的抗体水平在1:32以上者能抵抗强毒攻击。③兔体交叉免疫试验:将病料经过抗生素处理后接种家兔,7d后再用猪瘟兔化弱毒静注,24h后每6h测温一次,连续进行3d,若发生定型热反应,则病料中所含的病毒不是猪瘟病毒。同时设3只健康兔不接种病料作为对照组。或接种易感猪和免疫猪以及猪源细胞上分离病毒,再用荧光或酶标抗体证实。④琼脂扩散试验:检查猪血清,操作简便,成本低,适用于基层。⑤化学呈色反应:取洗净的肾脏捣碎,加入90%乙醇100ml,浸泡20min钟,取滤液放入小平瓷盘内,置于38℃恒温箱中,待干燥后从盘边缘加入浓硝酸数滴,立即观察,出现淡紫红色,可判为猪瘟。另应做出血清学诊断。⑥细菌学检查十分必要,看有无混合感染。取脾、肾组织作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另取牌、肾涂布于血琼脂平板和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24h,取培养物镜检并观察平板上培养情况。⑦实际工作中采用ELSA试验查HCV抗原和间接血凝法检测猪瘟抗体。
预防:A、免疫接种。B、开展免疫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等方法开展免疫抗体监测。C、及时淘汰隐性感染带毒种猪。D、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E、做好猪场、猪舍的隔离、卫生、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猪瘟病毒的侵入。猪瘟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传染病,常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损失。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
4.1中药方剂
野芋、火炭母、鱼腥草、六月雪、过江芦笛、石青各100g,水煎灌服;桉树叶150g,虎杖100g,金银花、黄栀子各50g,白矾20g,水煎灌服;皂荚12g,麝香、苍术各8g,共研末,吹入鼻中,涕出即好;牙皂11g,川椒10g,雄黄、胆矾各6g,共研细未,吹入鼻内,公猪吹左鼻、母猪吹右鼻。
4.2中西兽药处方
(1)红霉素60万国际单位,用注射用水10ml混合溶解后与5~10%葡萄糖注射液150ml,1次静注(40kg重以上猪),每日2次。配合中草药处方:玄参、枳壳各14g,连翘13g,车前子、麦冬、桔梗各16g,薄荷、生地、荆芥各7g,知母、生石膏各30g,银花子、蒲公英各25g,甘草10g,共研细末,白米粥为引冲灌,每日1剂,分2次服。此方对早期温和型猪瘟有一定疗效。
(2)取红霉素25万~75万国际单位、25%葡萄糖注射液20~80ml混合,耳静脉缓注,同时取30%安乃近10~20ml肌注,每日1次。配合中草药处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救阴、促进食欲为治则。知母、生地、板蓝根各30g,生石膏、芒硝各100g,桔梗、黄芩、栀子、玄参、丹皮、二花、红花、桃仁、鲜竹叶、甘草各20g,黄连、赤芍各15g,大黄40g,水煎2次,取汁候温灌服。粪稀减大黄、芒硝,渴甚者加花粉、麦冬各20g(50kg猪用量)。此法对早期温和型猪瘟有一定效果。
[1]龚秀香,王爱欣.猪瘟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5):21.
杨艳玲(1974—),女,本科,高级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