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护理总结

2016-04-06 09:05徐红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肢端坏疽水泡

徐红艳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临床护理

糖尿病足护理总结

徐红艳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足的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和经久不愈的感染。2000年以来,我们收治糖尿病足5例,治愈4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年龄64~89岁,平均76.5岁;糖尿病史10~25年,平均17.5年;周围神经病变4例,缺血性溃疡4例,坏疽1例。治愈4例,因感染灶扩散、败血症死亡1例。

2 护理方法

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平衡。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食,原则上是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3餐食量分配各1/3,应避免饱餐,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遵医嘱耳穴贴压,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饥点等穴位。耳穴贴压保留3~7d,每天按压两次,每次每穴位按压30s,注意保持干燥。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皮肤色泽及温度,如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发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红甚至紫黑色,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容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屏障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每天用清热燥湿洗剂(苦参、苍术、黄柏、白花蛇草、连翘等)煎汤泡脚20min,水温37℃~40℃,皮肤瘙痒或脚癣切勿用力搔抓。足部按摩,取涌泉穴、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等,按摩宜动作轻柔,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鞋袜应宽松。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但忌用热水袋保暖、热敷,以防烫伤起泡。

皮肤水泡病护理。糖尿病性皮肤水泡病是诱发肢端坏疽的危险因素,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部位,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处理不当易合并感染。如有水泡和继发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脚每日3次,不超过1周。保持局部清洁,对紧张性大的水泡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对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消毒无菌包扎,微循环改善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多形成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创面处理。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可根据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呋喃旦啶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液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30~50cm,每日2次,每次15~30min)。并用湖南中医药大学研制的象皮生肌膏涂于创面,促进干燥、生肌、活血化瘀。

健康教育。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治疗的顺从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社会全方位护理,对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3 体 会

糖尿病足的发生是内因(局部缺血,神经病变)和外因(创伤、感染)反复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糖尿病足均有局部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缺血。糖尿病患者全身及局部防御机能减退,极易发生感染。烫伤、擦伤、挤压伤甚至足本身的重力作用都可能引起局部皮肤损伤,造成感染。因此,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

R473.5

B

1004-2814(2016)08-0839-02

2016-03-14

猜你喜欢
肢端坏疽水泡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肢端肥大症与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抽掉梯子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